劉莉娜
相親,是中國傳統婚俗禮節之一,亦稱相門戶、對看。相親禮儀:即在議婚階段換過庚帖后,由媒人聯系安排,雙方長親見面議親。歷代相親儀式大同小異。舊時男女當事人并不相見,而由父母長親包辦。
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一“禮節”似乎成了封建陋習漸漸被淘汰,在開放、自主的新文化的沖擊下,“自由戀愛”之風吹遍大江南北,相親曾一度在大中型城市面臨消失;可是風水就是這么輪流轉的,潮流就是這么讓你看不懂的,眼下,時代更進步了,思想更開放了,在上海這個全中國數一數二“洋氣”和“先鋒”的大都市里,相親運動卻更流行起來了。而相親的對象,從剛畢業的新鮮準白領,到久經職場的全能女魔頭,甚至連自由國度里洗過腦的大“海歸”小“海待”都熱烈烈急切切加入了相親的隊伍。相親,再也不是古老國度的古陋習俗,相親的人也再也不是傳統意義上條件差、年紀大的困難戶。某種意義上來說,需要相親的人依然還是在感情上存在一定困難的,只是他們并不是因為自己差,而是因為緊張的事業,無窮的加班,狹窄的人際圈等一系列大都市生活才有的新問題,而不得不選擇這最直接最有效的互助互利的交際方式。
所以,雖然春寒料峭里我們還沒感受到春的氣息,雖然說起“相親”大家都還是有一點點難言的小尷尬和暗藏的小急切,但是看一看這幾個為了幸福而發動的相親行動吧,也許你會得到一點開心果,也許你會收獲幾個小竅門,也許,你只是動了動一直退縮的心思,那樣就足夠了。其實相親,看起來是多么被動的一件事,卻是我們在主動為了幸福而出擊啊:被看,被評估,被裁決的同時,我們不是也在看別人,評估別人,裁決別人嗎?這一次次的“看與被看”,又何嘗不是一種主動的追尋呢,追尋一個良人,追尋一段佳緣,追尋一份也許不浪漫傳奇、但十足默契適宜的感情。而這一切又不都是為了自己心里那個始終不愿放棄的堅守與信仰嗎?愛是一種信仰,幸福是一種信仰,然而愛還是不愛,幸福還是不幸福,有時候只是你動念這一瞬間的玄機。
在這里祝愿所有看這段文字的單身人士,在早春里發動愛的渴望,在炎夏里經歷愛的洗禮,在秋天里,收獲愛的果實。
古往今來話“相親”
文/水木秋寒

通過媒人往來傳話,男女雙方約定日子見面,俗稱“相人”、“相女婿”、“相媳婦”等,一般都是男到女家,也有女到男家的。見面這天相親的男女都特別注意個人的形象,力爭給對方留下良好印象。如果男去女家相親,一定要梳洗整容,衣帽一新,遲鈍的男娃們,父母或家長還要教他到女家后怎樣敬煙敬酒,怎樣說話稱呼,怎樣端飯待人等,然后在媒人和父母或家長的帶領下前往女家,其舉止大都是拘謹呆板有余,瀟灑大方不足。
相親這天女家也非常重視,要徹底打掃衛生,弄個窗明幾凈,內外整潔,女孩也要打扮一番,同時邀來姐夫舅子、七姑八姨作陪,讓他(她)們評頭論足,作為能否定親的參考。同時,備客飯熱情款待。即使相親,男女雙方也無緣直接交談,只是各人留神,互相偷看幾眼而已。飯畢臨行,由雙方父母或家長給男女雙方贈錢或禮物,一般當場收下。雙方是否同意結親,后由媒人傳話,互通意愿。
男女相親相中之后,女方父母或家長在媒人陪同下,帶著女兒(或不帶女兒)去男方家“看過活”或叫“看家當”,全面接觸男方家庭成員,了解男方家中地有幾畝、房有幾間、窯有幾孔、畜有幾頭、院落布局、室內擺設,斟酌女兒過了門是否有好日子過。過去有些家徒四壁、室如懸罄的貧寒之家,為了給兒子成就親事,在女方“看過活”這天只得向親鄰借用家具、擺設、被褥以充體面,蒙混過關,討得對方歡心。“過活”看上了,即可順利成親。
當地民間男女相親,除了在女方或男方家里舉行外,相當一部分是在集上、廟會上男女進行所謂的“會面”。即男女雙方各由媒人或父母帶到集會上,由媒人隔人群遙遙一指,雙方只能一瞥,哪能看得真切。這種辦法叫做“背看”。特別是男女雙方,一方有生理缺陷或其他毛病,有些做父母的便和媒人沆瀣一氣,請來別的男女代替,指鹿為馬,移花接木,俗叫“使頂頭子”,只有結婚后才能真相大白。這樣受騙一方悔之晚矣,難免暗自傷懷,吞聲飲泣,抱恨終生。在“從一而終”的舊社會,既然生米做成了熟飯,只得自認命苦、前世造孽。日子久了,也就隨遇而安,白頭相守。
很多人以為,相親是很落后的戀愛方式,在產生感情之前就不斷衡量對方家庭背景、生活狀況,是種“不人道”、“太勢利”的做法。因此,很多年輕人在父母親友的“撮合”下相親時,總對對方挑三揀四,不愿深交。但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心理學家在最近的《進化與人類行為》雜志上發表論文指出,相親其實很重要。
研究人員是通過一家專業紅娘公司進行這項研究的。他們發現,紅娘公司在安排相親者見面前,通常已經詳細比對了兩人心目中“另一半”的理想狀況和現實情況,認為他們般配后,才會做出安排相親的決定。但無論書面資料有多“般配”,多數人在見面幾秒鐘之后就決定不再交往,并且女性做出決定的時間更短。
主持這一研究的賓夕法尼亞大學助理教授庫爾班分析認為,相親并不是“游戲人間”。在“快速約會”中,人們不是依照書面資料來判斷,而是受到直覺驅使。他們從看到對方第一眼到形成判斷,全程不過3秒左右,還來不及用金錢、權力等“勢利”因素做衡量。所以,千萬不要放棄讓直覺做出判斷的機會。研究人員還給準備相親的人提了點建議,因為他們發現,盡管人們一向認為,男性挑選伴侶時更關注女方的外貌,但實驗結果卻正好相反,在要求參加的測試者對約會對象進行魅力評分時,女性對于外表的要求竟然比男性更苛刻。這就意味著,男性如果想在3秒鐘內獲得女性芳心,除了要準備好精彩的開場白,外表穩重、瀟灑帥氣一些也非常重要。
第一次相親
文/蒼生崇拜
人生總有許多的第一次,而且這些第一次總會令人難忘,我的第一次相親就是我大學生活中一次難忘的經歷。
那時候剛走出枯燥乏味的高中生活,步入了一個嶄新的環境,是我們每個人都向往已久的自由又浪漫的大學生活,所以我剛踏進校園大門時,也是懷有一絲的希冀,要好好珍惜這個機會,譜寫浪漫一曲。我們是6個人一間宿舍,雖然感覺上人是有點多,但是也很是熱鬧。6個人當時就有4個人已經談戀愛了,就剩下我和另一個女生,而且我們都還沒有談過,也不知道初戀是什么樣的感覺。畢竟嘛,我們高中的時候總是埋頭于學習中,哪里會有時間考慮這些。我們可是好孩子,當然更重要的是,壓根就沒有男生注意過我,我當時是一副書呆子模樣,短短的頭發,戴著一副十分沒有個性的眼鏡,人又害羞,是男的都不會注意到我,哎,真是埋沒我這位清水出芙蓉的大美女(呵呵,自戀一下,雖然本人算不上時尚大美女,但是至少還是個耐看的小美女)。那時我給人的感覺也是傻呼呼的,于是我們宿舍的兩個丫頭想改變一下我,畢竟新環境,新面貌,新氣象,所以她們要給我策劃一場相親,讓我嘗試什么是戀愛。
其實當時我也有過拒絕,但是人情難拒啊,再加上我覺得也沒有什么,試試就試試唄,反正也沒有什么損失,說不定還真能遇到白馬王子哦。就這樣我答應了她們的計劃,也就是這樣我的第一次郁悶,丟臉,尷尬的相親開始了……
首先,要去見人家,總要打扮一下,我當時又沒有什么好看的衣服,都是些樸素,甚至有些俗氣的衣服,但那也沒有辦法啊,想穿我們宿舍人的衣服,可惜穿不上,哎,人胖,身材差,沒有辦法啊(當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差,和苗條的比起來是差,但是和胖的比起來我還算得上苗條的,哈哈,這樣想,我心理舒服多了,這叫自我排解壓力,有利于身心健康啊!)衣服問題只能這樣了。然后就是發型和面容問題,我們當時沒有任何的化妝品,所以只能放棄容貌的修飾,其實這樣也挺好的,我覺得,簡簡單單,清淡,多好啊,把最真實的一面展現給人家,這可是對人家的尊重,坦白。因此我們就只能從發型上著手,但是我自己又不會打理,我簡直就什么都不會,本來我就是短發,就更不好裝飾了。所以我自己打扮出來的特像村姑、剛進城的鄉下的傻妞,我當時差點沒有被她們給笑死,她們沒有想到我會笨到這種地步,一個一個只能對我佩服得不能再佩服了!“我的大小姐來,你一邊站著去吧,你還是城里人,怎么這么不會打扮自己啊,我們來吧”。就這樣我把自己就托付給了她們,任憑她們去打扮。就這樣我坐在椅子上,目不轉睛地盯著一雙雙手在我面前揮來揮去,我就像是一只溫順的小綿羊,老老實實地坐著,想想那時的我還真是可愛,好像有種小鳥依人的感覺(嘿嘿,不好意思,再自戀一下)。
大約持續了半個小時了吧,發型終于搞定,只聽到我們宿舍兩個人在那里說,哎呀,你現在太漂亮了,比你剛才洋氣多了,像一個城里人了,你們說是不是啊,瞧瞧現在,簡直就是變了一個人!我當時聽到這話,心里那個美啊,因為聽說自己那么的漂亮,忍不住想照鏡子看看到底有多好看,一照鏡子,我的蒼天大地,我差點沒有被嚇死。出現在我面前的就是一個現代版的哪吒,頭頂兩個牛角,甭提有多怪!我這下可急了,“這是什么啊,難看死了!”“你懂什么,這樣可比你以前好看多了,你問問她們感覺怎么樣?”于是我帶著無奈的表情征求其他人的意見,她們都說好看,于是我一而再再而三地看著鏡子里的我,聽著旁邊“好看”的語句,我越看自己似乎,好像,確實還不錯。(唉,當時真是沒有脊梁骨啊,她們說什么就是什么,那時自己的審美觀確實不怎么樣,但是她們一點也不比我強到那里去!)
就這樣,我以這副模樣,開始我的相親約會。當時下樓的時候我感覺自己特別的怪,好像所有的人都在看我似的,反正就是不舒服,特怪!到了約好的地方,只看到有好幾個男生在那里站著,交涉的任務是由我宿舍的一個人代勞的,我就像個呆子一樣,在一邊傻傻地站著,東看看,西瞅瞅,然后偶爾瞟一眼他們,大約10分鐘的樣子,我宿舍的人走過來,告訴我“我們回去吧”。我當時沒有搞明白怎么回事,不是說要見人的嗎,我還沒有看到,怎么就走了,奇怪。但是我當時只是說了一聲“哦”。我的第一次相親就在這樣沒有頭緒的情況下結束了,我自己還沒有反應過來吶。回到宿舍,我還是像以往那樣繼續我自己的生活,好像這次相親就這么草草了事了,我也沒有問為什么沒有看到人,我一直認為人家可能臨時有事。過了幾天,宿舍里的人一直在笑,我很是納悶,笑什么?于是她們告訴我了實情,那次的相親不是人沒有來,而是被我的樣子給嚇到了,因為他覺得我的打扮太有個性了,但是缺少人性,實在不敢與我交涉!我們當時想想我那個時候的樣子,都不約而同地笑起來,確實,那個樣子——古人不像古人,現代人不像現代人的,誰見了不大吃一驚啊,唉,可以理解,也難為要和我相親的人了,還有他們那些哥們,不知道他們那晚睡得可好?
這就是我上大學時干的最荒唐的一件事,雖然很傻,但是也很真實,必竟,那時的我們都還單純,孩子氣重。這是我的第一次相親,會永遠銘記在我心里的,不僅僅是這件事,更是因為里面有我們同宿舍間的友情——快樂,簡單,幸福!
給別人一個機會,給自己一個可能
文/索尼克
讓兩個人走到一起的方式很多,相親也是其中一種吧,至少是一個認識別人的機會。相親有一個與自己找最大的不同就是相親雙方已經是報有同樣目的來進行的,而自己找先得確定朋友關系,然后是好朋友,接著是親密朋友,再接著才是戀人,最后才確定是否結婚。這段過程很艱難,而且也很費腦筋。相親嘛,大家坐下來就知道彼此是在抱著戀愛結婚的目的來進行進一步的了解,省了不少事情,不過也得需要很長時間的深入了解和摩擦才能漸漸進入狀態或者是找到感覺。所以寧可試一次也比不試的好,大可不必聽信有人說還是自己找比較好那一說。傳統相親和自己找都有各自的好處與劣勢,我們要以辯證的看法來對待,畢竟相親是知根打底先摸索到側面信息然后自己再研究正面信息的,比較保險,保險系數高一點。而自己找,都是憑自己的閱歷和處事方式來摸索,難免會失策或看錯,而且要是父母不同意很麻煩。不過有個好處就是能夠得到那種自我實現價值的滿足感和成就感,畢竟有一個從陌生慢慢到親密的過程會難以忘懷。而相親就沒有那種蒙朧色彩了,很現實的。不過話說回來,相親后也可以浪漫的,最重要的是能夠找到值得自己一生去愛的人,要是能做到這點的話,無論是自己找還是相親都是可取的。
值得一提的是,既然是認識別人的一個過程,那么往往相親是從相面進入狀態的,假如長得不如自己意思,就很難成功,因為短短幾個小時,很難了解到人的內心,包括他或她的人生觀點,品行,處世方式。所以,如果看著自己不討厭就多給彼此一個機會,一個深入到對方內心的機會。再者,如果覺得不合適也不要傷害對方的自尊,委婉是必要的,本著尊重的交往態度,才能樹立良好的溝通氛圍。最后,也不要過分地看重物質條件,雖說兩個人在一起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但是大家都是年輕人,兩個人在一起共同奮斗也是個彼此了解、加深感情的過程。有了同甘苦的基礎,以后的路才會更順暢,生活才會更甜蜜。女方多考慮下男方的品行和責任感,男方也別只盯著女方的身材和容貌,大家都彼此寬容點就好。這樣,相親的成功幾率會大很多。如果不幸未能開始,也不要過分挑剔對方的缺點,畢竟是個與自己不相干的人,實在沒有這個必要,所謂的“買賣不成仁義在”,互相尊重是人生路上的一大快樂法寶。
相親相來苦與樂
文/市松
哈哈,我作為大齡剩女的代表人物,一代困難戶,終于也步入正軌了。相到了一個好男人,正好好珍惜著,不出意外明年和大家報告喜訊。
還記得第一次相親是舅舅舅媽介紹的。那時候我才24歲,給我介紹一個30歲的,聽說月薪9000元(6年前啊),北外畢業的,唯一缺點是有點禿(這也就是為什么我現在受不了男方頭發少的原因了)。初次見面是在我家的小區外面,舅媽陪著去的。天黑黑的,心慌慌的,也沒咋看清楚,光看見了個帽子……打過招呼后,介紹人就撤了,剩我和他散步聊天。當時挺緊張的,沒啥感覺。第二天他就約我出去了。我們去看的電影,看之前吃了頓便飯,吃飯時候,我看見一陀菜粘在了他的門牙上面,門牙又黑又黃又凹凸不平,我不由一陣難過……當天看電影他又戴了個帽子,其實我很想看看他禿成什么樣,可還是沒有看到。總體感覺,這人面貌不干凈,又存心遮掩頭發,我不喜歡。所以pass了。
2005年初的時候我經歷了人生第一次徹底的戀愛,因此也搞得面無人色,非常傷心。正在失戀的痛苦當兒,一個同事姐姐給我介紹了一個好小伙子。人家是交大的碩士,聽說聰明得不得了,性格也好,唯一一點不符合我條件的,就是比我小了一歲。見面是在港匯門口,同事姐姐帶我去的。介紹人撤退以后,我們從工作談到電影、音樂以及其它興趣,基本上沒有冷場,但也沒有出現熱火朝天的架勢。初次見面以后,介紹人帶來了對方對我的評價,說我人不錯,很大方,就是喜歡打車,一下子從浦東打車打到徐家匯,聽上去有點嚇人。我心想,這有什么可嚇人的呀,我還沒告訴他我從漕寶路打車打到浦東的事呢。我是路盲,我不配做上海人,我只認識家門口一條路的,出門不打車我絕對迷路的呀。
到了周末,小交大果然來約我了。說好了去徐家匯玩,他特地提早出來,趕到浦東的東昌路地鐵口接我,然后一路陪著我再殺到徐家匯去。回顧這一天的安排,幾乎沒有一件事情是不完美的,他的體貼耐心和真誠,真的都給我一種被重視被呵護的感覺。有那么一瞬,我很希望我們能夠發展下去。說對他沒感覺吧,我們在一起還挺愉快的,當然,心跳加速之類的東東我還沒嘗試過;說對他有感覺吧,我始終不能把他和我內心深處的期望劃上等號。但是,他絕對絕對是一個很好很好的男孩子,我現在回想,也許當時我還沒有走出自己失戀的心境,也不想隨便談戀愛拿人家當墊背,所以,后來我給他寫了封信(土吧?),把他回絕了。
他給我回了個短信,說:收到你的信了,雖然很不甘心,但我尊重你的決定,我們還是朋友。我覺得他這人真的非常好,從開始到結束他從頭到尾都表現出一個純真青年的良好教養和熱情,這也給我以后的相親無形中提高了標準。大家知道,現在有很多男的,斤斤計較著他為你花了多少錢,能夠得到多少回報,如果不保證有產出,就絕對不會投入多少。
后來我們陸陸續續聯絡過幾次,再也沒有深交下去。我想他一定能很快找到合適的幸福。因為他是那么好。
由于多次相親未有成效,我媽媽開始擔心女兒的未來了,于是她托了我們小區里一個鄰居給我尋覓尋覓。沒幾天,鄰居推薦了一個30歲的上品給我(現在不太說極品了,容易變成負面詞)。聽說對方上海人,30歲,身高170厘米,在金融行業做的,家里條件也比較好,介紹人和對方家長說了我家情況,人家對我家也非常滿意,期望值蠻高的。于是,約好某天在八佰伴見面。
見面那天我上身穿了一件黑色帶珠子的T恤,下身牛仔褲,就一般吧,那時候我也不太懂得打扮啊什么的,比較幼稚(汗)。去了八佰伴,介紹人打了電話,看到一個男的從門里面出來,感覺一般,不討厭的樣子。介紹人介紹我們認識以后,就撤退了,那男的就帶我去旁邊仙蹤林喝飲料。坐在仙蹤林隨便聊聊,大概聊了半小時的樣子,那男的突然說,那我們就結束吧,我還有點事情。我一愣,說,好的。然后我們就結賬出門,一人一邊走了。這是我歷史上第一次被別人pass,當時因為沒啥感覺,也沒覺得難過啊什么的,就是面子上有點過不去。好在現在經歷太多了,麻木了,被別人pass不pass的基本沒感覺了,一轉頭就忘記了。
后來回家跟介紹人說了情況,感覺這個介紹人也蠻有意思的,說:哈?他還看不中你?他號稱170,我看實際不到170吧,這么矮還挑?不要他,我另外給你找!看來她比我反應還激烈呢。而我的成長是,通過這次相親,更加注意了一點穿衣打扮。
之后又陸續相親了幾次,有錯過的,有被pass的,有pass別人的,也有互相pass的,總之,相親這件事,看起來是被動得很,其實做多了竟也生出些許的看透來:雖然最后愛還是不愛不是我一個人可以說了算的,但去還是不去,這至少是我可以決定的。而我選擇了去,無論結局,我就已經擁有了想往幸福靠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