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婧
關于精神病人是否應該被強制住院,爭論已久。在記者采訪多位專家的過程中發現,在精神病學界和法學界,對精神病人的權利問題存在較大的爭議。精神病學界認為,精神病患者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意識,因此強制住院是保護他們的一種手段。而法學界專家認為,強制醫療剝奪了患者的人身自由,應該慎用。
孫東東,北京大學司法鑒定室主任,主要從事精神病學方面的司法鑒定,他每年要給不少死刑犯人做司法精神病的鑒定。
劉白駒,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副研究員,主要從事科研管理和法學研究工作。在精神障礙者犯罪問題研究方面,著有《論精神疾病患者的刑事責任能力》。
有相當多的精神病人,只要不涉及精神癥狀,別的都正常。對那些老上訪專業戶,我負責任地說,不說100%吧,至少99%以上精神有問題——都是偏執型精神障礙
中國新聞周刊:在對精神病人的治療中,強制醫療適用于哪些精神病人?適用面有多大?
孫東東:精神病人的非自愿住院,廣義的講都可稱為強制醫療。嚴格地講,強制住院僅限于他實施危害行為,經過法定鑒定程序,認定他不負刑事責任。對這一部分人應該要進行監護醫療?,F在的精神病人基本上都屬于非自愿住院,即使國外法律上寫的是自愿住院,但那實際上也是一句空話。因為精神病人他自己不承認自己有病,不可能自己到醫院看病去。他要是自己能去醫院看病,那就不是重癥精神病了。
中國新聞周刊:近幾年發生了很多起正常人被強制住進精神病院的案例,比如最近鄒宜均的案子又有了新進展,她因為受到刺激,從精神病院出院之后就出家了。對這些案子你持怎樣的態度?
孫東東:鄒宜均這個案子的具體情況我不了解,不好妄加評論。在現實生活中,如果家屬認為自己的親人行為不正常,比較怪異,不能夠正常生活,認為他精神有問題,把他送到精神病院去診治,這有什么不對的呢?這和把一個闌尾炎患者送到醫院做手術有何不同?!如果家屬不送,政府也不送,精神病人就流落街頭了。這是在維護精神病人的權益嗎?
中國新聞周刊:但這些人看上去很正常,包括一些上訪者。他們不像是精神病患者,思維也很清晰。將這些人強制送到精神病院去,合適嗎?
孫東東:這是因為大家對精神病有誤解。大家認為那種瘋打瘋鬧蓬頭垢面的,才是精神病。但實際上有相當多的精神病人,只要不涉及精神癥狀,別的都正常。對那些老上訪專業戶,我負責任地說,不說100%吧,至少99%以上精神有問題——都是偏執型精神障礙。
中國新聞周刊:這部分人需要強制嗎?
孫東東:偏執型精神障礙屬于需要強制的一類。因為它擾亂社會秩序。他就堅持他的某一個觀點,這個觀點就是精神病的妄想癥狀。他們為了實現一個妄想癥狀可以拋家舍業,不惜一切代價上訪。你們可以去調查那些很偏執地上訪的人。他反映的問題實際上都解決了,甚至根本就沒有問題。但是他就沒完沒了地鬧,你怎么和他解釋都不成。于是輿論開始關注這些人的權利是不是得不到保障,這實際上是缺少基本的精神衛生知識。這種情況不僅在中國有,世界上任何國家都有,都是令各國政府頭痛的問題。
比如在陜西發生的一個案例。一個老年婦女,她從上個世紀60年代就開始上訪。因為她丈夫在礦上工作,得肺癌去世。她認定他丈夫是工傷。勞動部門等都鑒定過她丈夫是自然疾病死亡。但她不信,反復上訪反復鬧,一直從上個世紀60年代鬧到這個世紀初。
最后單位和她女兒實在沒辦法,把她送到當地精神衛生中心,診斷為偏執性精神障礙。住了38天院。她在廣東打工的兒子不認可,把她接回來,然后兩個人一起,把醫院、單位、女兒都告上法庭。最后法院判決單位、醫院有過錯。這是典型的法官因缺乏精神病學方面的常識,制造了一起冤案,絕對是冤案。類似這樣的案例在其他省也發生過。并導致了嚴重的后果。
中國新聞周刊:在現實中我們看到,除去公安系統的精神病院收留強制醫療的精神病人以外,民政系統和衛生系統的精神病院也在收留強制醫療的精神病人。
孫東東:公安系統有專門的精神病醫院。嚴格來說,公安系統的精神病院是專門用來收治肇事肇禍的精神病人的,而衛生系統和民政系統的精神病院是不能收強制治療的病人的。
公安機關收治這些精神病人進行強制醫療,只有公安機關能介入,其他機構和組織都不能夠介入,這是《刑法》授權的行為。
但如果當地沒有公安系統的精神病院,衛生系統的就只能接收了。只要政府批準,精神病院收強制醫療的病人,這是沒有問題的,有法律的授權?,F在全國公安機關的精神病院只有23個,公安機關收留需要強制治療的精神病人,但當地公安機關沒有精神病院,那當然就只能送到衛生系統或者民政系統的精神病院去了,因為不能讓這些人流落街頭,制造新的危害。
中國新聞周刊:對這些需要強制醫療的精神病人,他的人權如何保障?
孫東東:把他送到醫院就是最大的保障。他危害社會,對他自己也是危害。我們把他關起來進行治療,促進他精神康復。這就是保障他的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