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英鋒
[摘要]目前在我國職業教育課程中普遍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該教學法用于數控專業的教學,鮮有報告。就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數控專業教學中的應用做初步的實踐,對形式和內涵也做初步的探索,認為在數控專業教學中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相對于傳統教學而言,優勢是明顯的。
[關鍵詞]數控專業教學任務驅動教學法數控編程建構主義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210141-01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的,有別于傳統教學的新型教學方法。“任務驅動”教學方法提倡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建構既是對新知識意義的建構,同時又包含對原有經驗的改造和重組。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主要特點是“任務驅動,注重實踐”。它很適合數控加工類專業課程的教學,因為該類課程大多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求學生既要學好理論知識,又要掌握實際操作技能。同時由于這些課程知識內容更新很快,要求學生必須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與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才能適應高速發展的加工技術與學科知識發展的特點。
一、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于數控專業教學,在“任務”的設置上要適當
提出明確而適度的任務是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前提。目標任務的明確對于今后的學習與任務的最終完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謂適當的“任務”,是建立在對學生的了解之上的,讓學生通過適當的努力能較好地完成,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在數控加工專業教學中,數控加工程序設計及確定加工工藝相對較難,對學生的思維訓練也是多方面的,相對于其他學科也有其獨特之處。如果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簡單地按照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的順序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學生處在被動的學習狀態中,容易感到厭倦。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綜合素質。
在數控專業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盡可能引入一些,學生感興趣的零件來進行實例加工教學。由其對于剛剛接觸數控專業的學生,他們對于通過數控機床實際加工出產品是非常感興趣的,但同時我們也應注意到學生的基礎太差,對于這樣一個新領域,還顯得很束手無策,這時就要求教師進行必要的教學。由“任務”引出教學重點、難點,把所需的知識點教給學生后,鼓勵、引導學生自主完成“任務”。
二、合理分解“任務”是任務驅動教學法的關鍵
分解“任務”是將一個大的“任務”分成若干個子“任務”,再將子任務往下分,直到每個子任務可操作或執行為止。在這些子任務中,有很多是以前沒學過的知識或技能技巧,即隱含了新的知識點,這時就需要引發學生的積極性和探究問題(任務)的欲望,教師就得使用各種信息技術手段,創設任務情景,通過講解、示范等多種教學方法,盡量不讓學生對任務產生太大的畏難以致抵觸情緒。教師要做到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在“任務”的分解過程中獲取知識,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
實際上,在數控專業教學中,每一個要掌握的零件圖都是一個“任務”,就數控加工程度編制過程,我們先把復雜圖形,按其組成的基本圖形進行分解,也就是把一個“大任務”,分解為若干個“小任務”,讓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當第一個任務提出時,學生都覺得很簡單,完成后都會吸引學生繼續深入學習,去完成后面的“任務”,當學生把我們分解的每個“小任務”都能出色完成時,最終再引入要完成的“總任務”。
三、通過自主學習與協作學習實現任務是任務驅動教學的重點
問題提出并設計好了執行的過程后,學生就需要通過各種途徑、各種方法、各種手段去完成任務。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知識是個體主動建構的,無法通過教師的講解直接傳輸給學生,因此,學生必須主動地參與到整個學習過程中,通過自主學習與協作學習來建構新知識的意義,完成一個個的任務。
自主學習是以自學為中心,由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獨立完成任務。它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主動性,利用多種機會在不同的情景下去應用他們所學的知識,根據自身行動的反饋信息來形成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四、學習效果評價是任務驅動教學法的重要階段
學習效果評價指學生反思問題的解決過程,相互評價或自我評價,教師適當做出點評,并幫助學生作歸納與總結。學習效果評價既是總結與提高的重要階段,又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的絕好時機。當學生以個人成果(如一段程序或是一個工件)的形式完成某項任務時,已經建立了自己的認知結構,但還不完善,這時教師需要通過對其學習成果進行展示、交流、討論、分析、評點,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反饋和評價。另外,學生每獨立完成一項任務,都會獲得一定的成就感,這時教師的及時表揚與鼓勵,可以刺激學習熱情與學習興趣,增強自信,使其在不斷地建構與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的同時,也提高自我認識與對自身的評價,讓學生在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下不斷學習、進步。
當學生完成了“大任務”后,我挑選出幾個同學的作品(尤其注意那些采用與教學實例不同的思路和方式制作的成果),對他們的加工成果進行展示,以鼓勵創新。首先,由大家一起來評論其優點,并由作者本人來說明實現過程。然后,其他學生可進行質疑,或提出改進措施,還可展示自己的作品。這個階段是學生最興奮也最體現學生智慧與學習成效的時期,他們往往會提出一大堆的問題和解決方案,使大家豁然開朗。當然,有時像一個坐標點的計算問題也要爭論到底,這就需要老師進行實時控制,將討論導入主要矛盾方面,使課堂在有序的軌道上進行。最后,由教師總評,著重闡明可學習和借鑒之處,附帶點出需要完善的地方供大家參考。這樣的分析與評價,既肯定了學生的成績與可圈可點之處,也指出了一些缺陷與有待改進的方面,在刺激學生積極性與增強信心的同時,也讓學生懂得學無止境的道理,學會謙虛謹慎,使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的提升。
總之,在任務驅動式教學法下,提出明確具體的任務是前提,分析任務以形成一個個解決方案是關鍵,在自主學習與協作學習中完成任務是重點,最后進行學習效果評價、形成反饋信息是總結提高階段。每一個環節都必須統籌安排,合理兼顧。
當然,每一種教學方法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任務驅動教學法”也是一樣,也有其適用范圍了領域,對于數控專業理論教學和實習教學都很適用,但在其他學科引入“任務驅動教學法”時要注意其適用性,同時我們也看出,“任務驅動教學法”要想真正推廣應用于教學,還需要有相應的教材、教具等環節進行配套,現在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已經在有些學科上引入了“任務驅動教學法”,勞動部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等幾個教材出版機構,已經有部分以“任務驅動”為教法的教材面市。但是,使用中我們發現,少數教材的編寫還有生拉硬套“任務驅動教學法”的現象,希望隨著“任務驅動教學法”被越來越多的人們認可、使用,同時也會有更多高質量的配套教材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