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學根
教師是推動學校發展的根本動力,是一所學校贏得比較優勢、凸顯發展特色、累積綜合實力的關鍵,是核心發展力。隨著社會轉型時期對人才的大量需求和課程改革的縱深推進,教師在學校組織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日益凸現。教師是學校最基本的組織元素之一,是教育改革中新思想、新方法、新措施的最終貫徹者和執行者。所以,建設一支穩定高效優質的教師隊伍不僅能夠為學生和社會提供最優質的服務,推動學校的社會性發展,而且能夠為教師和學生的發展創設巨大的空間,實現人的價值。
十多年來。或許是源于自己木訥的性格,也或許是后知后覺的天性,不管外面各種教育改革思潮如何洶涌,我只是安安靜靜腳踏實地抓好學校管理。十多年的時間和三所學校校長的經歷讓我切身感受到在學校管理中,教師管理尤為關鍵,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講,教師管理是教育改革成功的重要保障。
擔任桃源中學校長對我而言,是一種磨礪。面對一所多鎮學校,出路在哪里?抓手又在哪里?這些問題時常困擾著我。實踐告訴我,教師隊伍中蘊藏著無盡的生命力和創造力。通過幾年的鍛造,一支敬業、樂業的教師隊伍創造了桃源中學這張教育品牌。在蘇州工業園區第一中學擔任校長期間,又遇到了許許多多的新問題新困惑,教師來自五湖四海,每個人都懷揣著教育理想,渴望著成功的體驗。如何將這樣的教師隊伍培養成一支具有戰斗力的團隊,是迫在眉睫的大事。經過不斷探索,我們逐步確立以儒家文化為底色的“仁人合和教育”辦學理念,核心在于尊重個性,發展個性,和諧發展,共同發展,關注師生個體發展,更關注群體和諧與發展。通過不懈努力,一所特色與品牌相映、人文和科學同輝、教師和學生“雙贏”的精神家園——園區一中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和贊同。
不同學校的經歷和創業,讓我逐漸認識到:教師是學校的核心發展力。人本管理思想也要求我們學校管理者高度重視教師的價值、潛能、作用、行為、動機、需求等,關注教師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關注教師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建立充分體現尊重、民主和發展精神的新型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讓每個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充分發揮出來,達到最大化、最優化,讓每個教師既獲得一種被尊重、被理解的感覺,又充滿成就感、價值感和幸福感。這些管理思想和做法在知識經濟和新課程背景下更顯出其時代意義。
關注全體,激勵為主。教師激勵要考慮的,不是調動一兩個教師積極性的問題。而是要在學校組織整體背景之下考慮如何追求一種教師群體激勵的效應。我在教師管理實踐中,根據不同的情況,綜合運用目標激勵、情感激勵、榜樣激勵、物質激勵等各種激勵的策略,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收到了預想的效果。
關注潛力,知人善用。在我的眼中沒有錯的老師,只有錯位的老師,因為我堅信:潛能是一個巨大的寶庫,關鍵在于校長如何為這樣的教師營造成長的氛圍。提供合適的舞臺,激發教師的工作潛能。我將每一位教師安排到合適的崗位,讓他們自主發展。
任何學校管理的核心都是人,尤其是教師,他們有思想,有感情,有獨立的人格,有各種需要,渴望自身價值的實現——這些正是作為生命體的人的主要特性。作為校長應該正視這一特性,在注重管理的科學化、有序化的同時,確立生命意識,關注生命,以教師的發展為本,樹立人本主義的現代教育管理理念,進行民主管理,努力為教師營造和諧的內在環境,主動為教師排憂解難,“真心換來誠心,熱情換來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