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運英
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的進一步加大,老年物質、文化市場越來越顯現出巨大的商機,很多適合中國國情,又符合傳統孝道的“金點子”,成為了涉足老年文化市場的先行者。本欄刊發的這兩篇文章無疑會給人們許多啟示……
曹麗蕓原在廣州市荔灣區一家社區老人服務中心做服務員。一次,她和同事去參加了附近小區的章奶奶的婚禮。婚禮是老人兒女特意給老兩口補辦的。酒席上,章奶奶和老伴胸戴大紅花,高興得合不攏嘴。人們紛紛夸贊老人的兒女有孝心。
此后,曹麗蕓多次聽到中心的老人們談論章奶奶的那場婚禮,流露出羨慕的神情。曹麗蕓覺得章奶奶的婚禮不夠“專業”,想著想著,她突發靈感:我能不能專門做這件事:幫城里老人補辦婚禮呢?
沒多久,在她的倡議下,老人服務中心就成立了“補辦婚禮”業務部,由曹麗蕓任業務經理。并特意印制了一批宣傳單。
一天,梅州的馬先生收到了曹麗蕓的宣傳單。馬先生是一家公司的老板,父母種田養豬供他上完了大學,前幾年他才把父母接到身邊。他仔細看了看宣傳單后,決定為自己的父母補辦一次婚禮。
為了辦好這場婚禮,曹麗蕓詳細地了解了馬先生父母的喜好和老家的風俗習慣,還特地請來了一個粵劇班子助興。當曹麗蕓為馬先生的父母操辦的婚禮在廣州東山一家酒樓隆重而熱烈地舉行時,兩位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場面的鄉下老人,激動得在婚禮現場流下了幸福的眼淚……
第一次成功的經歷,讓曹麗蕓信心大增。于是,她與人共同出資成立了婚慶禮儀服務公司。
2007年9月,曹麗蕓接到了一個“大單”。有位段先生找到她,要求為他60多歲的父母完成三大心愿—舉辦婚禮、拍婚紗照和省內2日游。10月1日,在廣州市某酒店,曹麗蕓為段先生的父母補辦了一場婚禮。晚上8點整,曹麗蕓作為婚禮司儀,落落大方地上臺致詞。曹麗蕓剛說完,臺下鑼鼓響起,空中紛紛揚揚地飄下玫瑰花瓣,只見兩位老人緩緩地從幕后走來,“新娘”身上穿著時髦的婚紗,卻又蓋著古老的紅蓋頭,“新郎”則穿著一套很紳士的禮服。“新郎”和“新娘”完成拜天地、夫妻對拜的程序后,“新郎”從口袋里掏出一個紅寶盒,然后慢慢打開,取出一個漂亮的紅寶石戒指,戴在“新娘”的手指上,接著夫妻緊緊地相擁。頓時,掌聲雷動,全場沸騰,兩位老人的兒孫們在臺下歡呼雀躍!
第二天,曹麗蕓帶著兩位老人到一家攝影中心拍婚紗照。10月3日和4日,她又安排工作人員陪伴兩位老人及其親屬代表,一起到珠海游玩了兩天……
曹麗蕓給中老年人補辦的婚禮,多以中式婚禮為主。與年輕人“高檔酒席、鮮花名車、歐式布置”的婚禮相比,要簡樸許多。她幫顧主辦一場婚禮,利潤并不高,但曹麗蕓還是很開心,因為她覺得做這份與眾不同的事業,不僅自己能夠天天生活在喜慶里,而且幫助眾多的中老年人趕了一回“時尚”,也為天下兒女們提供了一種盡孝的特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