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旭
牐牶冷的初春去戶外旅游,人體末梢部位(如手指、腳趾、耳廓、面頰)的皮膚,長時間受冷和潮濕的刺激,可能在皮膚上出現紅斑并伴有異常感覺,嚴重時可發展成水皰、潰瘍。另外,在寒冷環境中逗留時間過長,還可能引發心臟病、腦中風、流感、關節炎、慢性支氣管炎等全身性疾病。但是如果您有出行的計劃,那么我們在這里教您幾招防寒保暖的招術,讓您帶著健康,快樂地去旅行。
用服裝御寒
牐犝是“乍暖還寒”時,天氣變化無常。所以,不管去哪兒,首先要提前了解和掌握當地的氣候和溫度,以便出行時帶好適當的衣服,避免著涼。一般來說,出游時的穿著以輕便暖和為宜,隨身別忘了帶保暖外套、帶把折疊傘。爬山的時候,個人的體力、熱量消耗有所不同,但山上看似很“爽”的春風卻暗藏著“小李飛刀”的殺機,如果不注意隨時增減衣服,很容易受風,甚至遭受全身經絡阻滯的厄運。
牐犠鍆獠鬩路應有防風性,可選呢絨、毛皮或皮革質地的服裝;羽絨衣內可形成相對不流動的空氣層,保暖性好,是春季旅游首選服裝,內衣要柔軟、吸濕、透氣,以利保溫、干燥。
盡量減少皮膚暴露部位
牐牰砸子詵⑸凍瘡的部位,有必要經常活動或按摩。風雪天外游最好戴上手套和耳套。
注意用飲食抗寒。春季旅游者的膳食中,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三大營養以及礦物質、維生素的攝取量都要超過平常,不能像平時過分強調限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瘦肉類、蛋類、鮮魚、豆制品、動物肝臟對補充人體熱量益處多多,可多食用。
要糾正喝酒取暖的錯誤觀念
牐牼憑不能產熱,相反酒精能刺激體表的血管,使體表血循環增加,人感到“發熱”,實際上人體在丟失熱量。患有冠心病、動脈硬化、高血壓、慢性支氣管炎的人,不宜在春季旅游,遇到大風、大霧等惡劣天氣,體弱者更不應外出旅游,免得病情加重。
溫馨提醒>>>>
牐牬禾烊菀鬃躺各種細菌,所以出游的時候要盡量避免喝生水、吃不衛生的食物。如果只是周末到郊外,不妨自帶食物和水,若是出遠門,吃東西的時候要選擇大一點的飯店或餐館,餐前最好吃幾瓣未發芽的生蒜,少吃肉類,多吃青菜,特別是不要吃如蛙、鳥、蛇、山羊、山獐等普遍存在肺吸蟲、滌蟲、旋毛蟲、弓形蟲等寄生蟲的“野生動物特產”。另外,在外面玩,也不要席地而坐,以免受潮生病,記著隨行預備一些治療腹瀉和消炎的常用藥以及創可貼、急救藥之類的,以防不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