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金
璦琿,是黑龍江省的一個普通的邊疆小鎮,僅僅因為一百多年前《中俄璦琿條約》在這里簽訂,而使其家喻戶曉。這個《條約》實際內容僅有180個字,當時的沙俄政府卻據此不費一槍一彈就掠走我國領土60多萬平方公里。
為了記住這段歷史,當地建成了“璦琿歷史陳列館”。1992年,年逾花甲的退休老人吳定良充滿愛國熱情地自告奮勇當了這個陳列館的館長。之后,全國有近二百萬人到這里受過愛國主義教育,先后有包括中央領導、省部級領導和將軍在內的大批人士前來參觀。面對蜂擁而至的參觀人流,吳定良既高興又憂慮:簡陋的設施,實在無法為參觀者提供一流的服務。
吳定良懷著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獨自來到北京。尋求有關部門的支持。
1997年6月11日,“璦琿歷史陳列館”被中宣部批準為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此后,他得到市有關部門的支持,籌措了2600萬元資金,擴建成占地97000平方米、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的“璦琿歷史陳列館”新館。同年,被評為全國十大精品館。
在常人眼里,此時的吳定良應該是功成名就,理應頤養天年了。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2003年3月,他宣布在“璦琿歷史陳列館”邊上籌建“璦琿衛國英雄園”。他要憑此教育后人,勿忘國恥,振興中華。就在這時,他突然身患急癥,住院月余。病體未愈,他便急于“出征”。親友聞訊,一致反對—建英雄園一無資金、二無場地、三無史料,更為嚴重的是,他患“心梗”,過度操勞,恐怕性命難保。
吳定良動情地對女兒說:若不建園,爸爸會抑郁而死,與其坐以待斃,何不讓我為國捐軀?女兒含淚為爸爸收拾行囊。
短短兩年內,吳定良12次去哈爾濱、4到沈陽、7上北京、8赴上海,不但花光了大半生的積蓄,還用自家及兒女、侄女等親屬8個房證貸款90多萬元,每年的利息,等于他三年工資的總和,至今外債300多萬……
無論是政府要員、資深藝術家,還是企業人士、上海知青,不約而同地向吳定良伸出援助之手。他的人格魅力征服了許多人。同濟大學副教授送來5萬,上海企業家出資2萬……吳定良均一一留下借條。
吳定良感動了無數顆“中國心”,“中國心”也感動了吳定良。
2006年8月6日,璦琿衛國英雄園如期成功開園,萬人慶典。中國人民革命博物館專家組給予高度評價,稱之為教育與觀賞為一體的精品景點、精品館。是筑我長城、強我國防、復興中華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吳定良也榮獲了第三屆中國時代十佳卓越人物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