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俄羅斯特約記者 顧小清
俄國防部所屬的軍報《紅星報》3月31日刊登了題為“矛盾的黑海”的署名文章。文章稱,上周美國海軍“克拉格林”號導彈護衛艦訪問烏克蘭塞瓦斯托波爾港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因為這艘軍艦將是美國準備無償贈送給烏克蘭的數艘軍艦之一。根據烏美制定的移交方案,過渡期內這些軍艦仍將配備美海軍人員。目前,沒人知道過渡期將持續多長時間。這就意味著,未來在黑海水域將出現懸掛烏克蘭國旗的美海軍艦艇編隊。
美艦帶導彈射程覆蓋俄腹地
美海軍贈送的“克拉格林”號導彈護衛艦屬于“佩里”級。該級護衛艦是美軍上世紀70年代建造數量最多的護衛艦,共建51艘。艦上裝備有“標準”艦空導彈36枚,“魚叉”艦艦導彈4枚,1座76毫米艦炮,1座密集陣近防系統,兩座三聯裝324毫米反潛魚雷發射裝置;配載有雷達、聲吶、通信、電子對抗、作戰指揮自動化系統等電子設備;還配載有兩架SH-60“海鷹”多用途直升機,具有較強的搜索、攻擊飛機、艦艇或反艦導彈的作戰能力。近年來,已有多艘該級別護衛艦從美海軍退役。
美艦在黑海出沒,引起俄擔心。俄《紅星報》認為,“黑海出現非黑海國家的裝備有核彈頭的遠程海基巡航導彈的軍艦和潛艇,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要知道美國擁有射程達5000公里的海基巡航導彈,如果這些導彈從黑海水域發射,俄中央地區許多生死攸關的重要設施都在其射程之內”。除美國擁有約3000枚海基巡航導彈外,北約許多成員國也有類似導彈。
俄羅斯輿論注意到,2004年烏克蘭發生“顏色革命”后,烏克蘭領導人一直希望盡早加入北約。近年來,烏克蘭和美國的軍事合作水平不斷提高,烏克蘭多次參加北約組織的軍事演習。2008年10月烏克蘭國防部長葉哈努羅夫訪美時,曾和美國防部長蓋茨討論美向烏轉讓軍艦事宜。為掌握美軍艦艇的相關知識,烏海軍曾多次派軍官到美國學習。今年7月,烏克蘭和美國將在黑海舉行代號為“海風-2009”的聯合軍事演習。有俄媒體分析,這次演習除表示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持外,還有向俄海軍展示實力的用意。
當地居民不滿
塞瓦斯托波爾市居民絕大多數為俄羅斯族,許多家庭和俄海軍黑海艦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近年來,每當美軍艦訪問塞瓦斯托波爾港時,都會受到當地居民的抗議和反對。
3月25日至28日,當“克拉格林”號導彈護衛艦駛入塞瓦斯托波爾軍港時,當地500多名居民前往碼頭抗議。抗議者高舉著“北約,滾回去!”等標語,還在空中升起了寫有“不要北約”的氣球。
抗議活動的組織者之一安德烈·梅爾庫洛夫表示,“我們不能容忍美國侵略者的出現。他們消滅了巴爾干的斯拉夫人,現在他們又想在克里米亞挑起族際糾紛。”
美國為何要攪黑海的“混水”
近年來,隨著俄海軍黑海艦隊實力的削減,黑海水域的地緣政治形勢對俄羅斯越來越不利。根據1997年俄烏兩國簽署的條約,2017年黑海艦隊將撤離塞瓦斯托波爾母港。屆時,俄海軍對黑海局勢的控制能力將進一步下降。
相比之下,美國在黑海水域的影響力正不斷加強。2005年,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兩國和美國簽署協議,允許美國在黑海沿岸建立海軍基地。此外,美軍在羅馬尼亞黑海城市康斯坦察港還部署有美軍東歐作戰指揮部。去年8月俄格軍事沖突后,格魯吉亞領導人曾多次表示希望美海軍在黑海沿岸的波蒂港建立海軍基地。
目前,在黑海沿岸六個國家中,土耳其、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已是北約成員,烏克蘭和格魯吉亞兩國正積極要求加入北約。一旦這兩個國家入約,俄黑海艦隊將面臨來自北約海軍的強大壓力。如果美軍艦再進入黑海,俄羅斯在西南方向的戰略空間將進一步受到北約的擠壓。▲
環球時報2009-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