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程
摘 要:全面質量管理(TQM)是一門現代化管理科學,是實驗室質量管理的最高層次,包含了質量控制、質量保證、質量體系。即在貫徹整個實驗室工作中,建立和實施的標準操作和克服質量影響環節的一種體系。ISO8402對全面質量管理的定義為:一個組織以質量為中心,以全員參與為基礎,目的在于通過顧客滿意和本組織所有成員及社會受益而達到長期成功的管理途徑。
關鍵詞:環境監測機構;實驗室;質量管理
縣級環境監測機構肩負著本轄區內環境狀況監測和環境監測數據的統計和上報,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任。為了完成自身的任務,環境監測機構為社會提供的檢測數據必須確保公正、準確、可靠。因此從采樣到出具數據報告的各個環節都應實施全面質量管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實行全過程質量控制
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全過程進行質量控制。具體表現為:現場采樣、樣品受理、實驗室接收和處理樣品、檢測樣品、審核確認結果、簽發報告,要克服以往重分析中質量控制的傾向,充分認識到分析前(現場采樣環節)質量控制的重要性,切實加強現場采樣環節的質量控制,主要對現場環境、現場檢測設備、人員、樣品進行有效控制。其最終目的是收集到合格的樣本,這是保證分析工作順利進行乃至檢驗結果準確的前提和基礎。樣品的受理和接收是實驗室質量管理的重要一環,實驗室應具有接收、登記、識別、傳遞和按期處理樣品的明確規定。實驗室在接收樣品時應對樣品的狀態、數量、是否破損、產地、批號、客戶名稱等重要信息作詳細記錄,并具備符合樣品管理要求的樣品庫,以免樣品在檢測過程或保管過程中發生丟失、變質、損壞。
2 實行全員參與質量控制
做好環境監測機構實驗室全面質量管理,僅靠實驗室人員是無法完成的,還得有管理人員、驗證人員、后勤保障人員、現場采樣人員共同參與。各個崗位人員各司其職,即分工又合作,才能完成實驗室全面質量控制。現場人員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才能采集到合格的樣本。在標本的采集和運送過程中,樹立生物安全防護意識,防治傳染性病原體的傳播和擴散;實驗人員是實驗室產品—檢驗數據的生產者,在整個檢測過程中不斷進步,提高自身素養,具備檢測資格,使用合格的儀器和試劑,并在使用前進行檢定、校準和有效性評價,嚴格按實驗要求控制實驗條件、正規操作及做好持續質量改進(IQC)和室間質量評價(EQA)工作,按規定做好檢測后樣本的保存和銷毀工作,提供可靠的檢測數據;后勤人員參與實驗室的設計改造,設備的安裝維護,實驗耗材的保障和廢品的消毒處理工作,是做好實驗室全面質量管理的重要保障因素;管理人員在實驗室全面管理中的作用不容忽視,高效的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促進工作質量。在全面質量管理體系中,人員涉及管理人員、驗證人員、執行人員,部門涉及到實驗室、質量技術管理科、各業務科室、樣品收發和后勤相關科室,沒有有效的協調和管理工作,不可能完成好實驗室全面質量管理。
3 編制質量體系文件,指導實驗室全面質量管理
質量體系文件通常包括質量手冊、程序文件和作業指導書。質量體系文件是描述質量體系的一整套文件,它能滿足質量體系有效運行的需要。作為開展各項質量活動和檢驗技術運作的依據,機構要按標準并結合實際情況建立質量體系。一般包括:確定質量方針和目標,提出公正性聲明,確定檢測和管理工作流程,分析各個過程及相互關系,分清各要素的責任部門及其權限。內容涵蓋整個實驗過程,包括質量管理組織及成員職責,管理程序及方法要求,各個環節具體作業計劃,缺陷界定及處理記錄等,質量體系文件是我們工作的指南,是實驗室全面質量管理的理論依據,可以指導我們更好地完成實驗室全面質量管理。
4 保障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切實得到貫徹執行
要想為社會出具準確、可靠、公正、可信的檢測數據,得到社會的認可,必須使質量管理體系切實得到貫徹執行。首先從領導到全體員工都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質量管理工作,認識到質量管理是單位生存的基石。各類人員嚴格履行《質量手冊》中規定的職責,避免人浮于事。特別是領導層更不能輕視質量管理工作。比如技術負責人和質量負責人要抓好全面質量管理工作。保障質量管理體系有效運行。其次,嚴格按照《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準則》、《質量手冊》、《程序文件》以及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內部審核、管理評審和質量監督。內部審核是為了確保檢測工作符合質量體系的要求并持續有效運行所進行的內部檢查活動,是自我檢查和自我完善的過程。管理評審是實驗室的管理層根據計劃和程序,為確保質量體系的適宜性、充分性、有效性,以達到規定的質量目標所進行的活動。質量監督是監督員對檢測人員(包括在培人員)進行的監督,以確保其從事的檢測工作的質量,是對實驗室有關狀況進行連續監視和驗證。這三種質量管理活動,雖然方式不同,但都是實驗室為了使質量體系得到充分的貫徹執行,保證檢測工作質量而進行的自我檢查、自我約束、自行規范的行為。
5 在實行實驗室全面質量管理中需重視的問題
編制質量體系文件應是寫我們所做的,做我們所寫的,記錄我們所做的,不是編輯百科全書,更不必花大量的精力去做空洞的文字堆砌,而應該注重文件的實用性及可操作性。編制質量體系文件是為了提高實驗室檢測結果準確可靠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所有更重要的是保證質量體系文件的貫徹和實施,落實執行質量體系文件的監督方案和評價細則,從而真正達到提高檢測質量的目的。
正確處理申訴和投訴。投訴是客戶以書面和口頭形式表達對實驗室提供檢測服務的不滿或抱怨;申訴是客戶對實驗室提供的檢測服務或數據、結果有異議。申訴和投訴從另一側面促使產品質量檢驗機構不斷完善質量管理體系、保證檢測質量。認真對待并處理每一起申訴和投訴,使服務方與客戶都滿意,是提高實驗室信譽、得到社會認可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實行實驗室全面質量管理的重要舉措之一。
建立溝通機制。最高管理者應在實驗室內部建立適合于實驗室運作方式的溝通機制,是做好實驗室全面質量管理的另一重要措施。實驗室全面質量管理需要全員參與,因此確保管理層與員工之間,科室與科室之間就法律法規、顧客要求、實驗室自身要求等管理體系有效性事宜進行溝通。溝通可促進過程輸出的實現,進而提高過程輸出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只有實行全程控制,人人參與,嚴格按照質量體系文件要求操作,加強溝通和交流,才能完成實驗室全面質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