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中銘
自從社保基金投資股市開始,由于其特殊的身份,社保基金的一舉一動頗受矚目。某種程度上,社保基金的進出成為了諸多投資者進行投資的風向標。畢竟,社保基金背負著老百姓的“養命錢”,其投資活動容不得絲毫的馬虎。
社?;鹪贏股市場中成功抄底逃頂的事例并不鮮見,除了該基金投資更穩健之外。背后似乎總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支撐著。今年前七個月股指反彈堪稱強勁,市場參與者大都欲借行情向好繼續擴大盈利,但8月份市場卻出現暴跌。然而,8月17日深交所公布的數據卻表明,7月份社?;饛纳钍袃袅鞒?.64億元。社?;鹪俅伟缪萘恕跋戎扔X”的角色,消息一公布,當天上證指數跳空低開,并連破3000點和2900點兩個整數關口,大跌5.79%。
創業板無疑是今年下半年市場的焦點,特別是由于創業板是中國資本市場的新生事物,創業板公司新股發行價格高企,更是吸引了市場的眼球。對于以如此之高市盈率發行的創業板新股,包括證券投資基金、保險資金、社保基金、QFII以及券商等機構投資者是否會參與網下申購,毫無疑問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而首批10家公司的網上網下申購情況則表明,累計達7800多億元的資金參與了申購,而投資者對不同公司的申購熱情差別較大。發行市盈率較高的南方風機網上中簽率1.1771%,超額認購倍數為85倍;較低的安科生物網上中簽率為0.387%,超額認購倍數為258倍。
值得注意的是,10家公司中,社保基金參與網下申購達5家之多,動用資金高達近80億元。其中,社保基金動用31.03億元申購樂普醫療,動用35.21億元申購神州泰岳,對于其網下發行分別只有820萬股、632萬股的數量來說,社?;鸬木W下申購可謂下了“血本”。不僅如此,由于這些新股平均發行市盈率達55倍,遠遠高于中小板,并且由于還存在三個月的鎖定期,而目前市場人氣低迷,投資者缺乏信心,以巨資申購創業板新股,其中的風險顯然不言而喻。因此,對于一向以穩健投資著稱的社保基金也參與創業板“打新”,并且還是巨資“打新”,市場表示出更多的是質疑。
無獨有偶,與社保基金巨資踴躍參與創業板“打新”不同,保險資金卻是“零參與”。社?;鹋c保險資金常常同為市場走向的風向標,卻在對待創業板“打新”問題上,表現得如此的“南轅北轍”,分歧非常大。
事實上,盡管保險資金是“零參與”,但包括QFII、基金等對創業板“打新”均有所涉足,首批10家公司新股發行中,社?;鹋c券商只不過是“打新”的主力罷了。此事實反過來說明,社?;鹪诋敵鯀⑴c詢價問題上,更符合市場的“大眾口味”,而保險資金或許出價過低,也可能是認為創業板風險太高而放棄了“打新”。
顯然,社保基金詢價時出高價已經傳染到證券投資基金身上。證券投資基金由于在首批10家公司詢價過程中出價低,網下申購鮮有斬獲。第二批創業板公司網下詢價結果顯示,證券投資基金取代社?;鸪蔀榫W下“打新”主力,而為了獲得有效申購,其更是不惜給出高價。如對愛爾眼科最高報價達43元/股,超過發行價近一倍,網塑科技、新寧物流、億緯鋰能、鼎漢技術等的最高報價者也均為證券投資基金。
社保基金該不該申購創業板,雖然目前市場的質疑較多,但也必須看到,當初推出中小板時,其發行市盈率不也普遍高于滬深主板嗎?時至今日,深市中小板的發行市盈率、掛牌股票的平均市盈率仍然遠遠高于兩地主板。
無論白貓黑貓,能抓到老鼠就是好貓。投資于證券市場,能夠獲取收益才是硬道理。社?;鹁拶Y“打新”結果到底如何,時間將會給出答案。因此,對于目前市場的質疑,我們不妨以一種平和的心態視之。即使如此,筆者以為,對于普遍高市盈率發行的創業板新股,社?;鹪凇按蛐隆眴栴}上還是應該采取謹慎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