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雪
中國傳統燈具的造型不但能夠體現我們民族的文化氛圍、觀念形態,也能反映出生產力水平的高低和人文素質。
一、中國傳統燈具造型在現代燈具設計應用中存在的不足
傳統燈具的造型元素單一。傳統燈具的造型往往受傳統經驗的束縛,造型局限于簡單的方形、圓形等基本造型。在豐富多變、追求個性的現代社會,單一的造型無法使中國傳統燈具得以傳承。傳統燈具在造型上多以彩繪的形式出現,對于傳統手工藝的制作單位而言,中國傳統燈具的造型往往加大了燈具制作的成本,對制作過程的要求比較高,很難在市場上得到普及,不便于市場的推廣和廣泛的使用。制作相對簡單的燈具形式又不能比較精致的表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這是現在燈具市場中國傳統燈具難于進一步推廣的重要原因。
傳統燈具的功能單一。傳統燈具僅限于部分實用的功能,以吊燈的形式為主,其他的功能形式則很少出現。現代的燈具實用功能更齊備,更追求裝飾功能。傳統燈具的形式不能只停留在原有的基礎之上,需要與人們生活的需求相適應。在中國傳統燈具的功能改進上除了應當考慮燈具的照明功能,也應該和燈具在空間的裝飾功能相協調。在中式的室內裝飾設計以及有特殊性質的中國傳統風格比較濃郁的場所,燈具的裝飾作用能夠起到烘托的效果。適當增加燈具在使用過程中的功能需要,有利于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推廣和傳播。
傳統燈具使用材料單一。由于傳統燈具使用燭光作為照明的基本手段,使得傳統燈具造型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足以體現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含蓄和視覺上的美感。外觀材料一般都以紙、布、絲綢等材料制作,以薄、輕、透為特點進行設計。使用周期受到限制,并且材料自身的特點使其清理成為難以處理的問題;現代新型的材料如PPR、金屬、塑料材質等廣泛使用可以在保持傳統風格的基礎之上,更有效地解決燈具使用的實際問題。同時現代材料的使用能降低燈具在制作中的成本,便于維護和保養,在制作工程中,創造新穎的光影效果。
傳統燈具設計單一。傳統燈具的圖案僅限于龍或鳳等吉祥圖案,而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征符號,形式多樣化、抽象化,在現代燈具設計應將加強傳統元素設計和應用,不是對傳統表現形式的單純模擬,而是經過對形式提煉后的系統性的總結和發揮,將能夠表現中國傳統元素的內容和新的元素加以融合來進行中國傳統燈具的設計。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積淀的重要作用,引入國學,著名典故等比較新穎的形式進行燈具設計的改造和強化。
傳統燈具的制作手段落后。制造傳統燈具的竹子、木條等需要制造者具有一定的手工基礎,對手工工藝的要求也比較嚴格,現代加工技術不夠。在保持傳統風格的前提下適度簡化加工技術難度,使其更好地與市場相結合。傳統燈具的制作成本高:傳統燈具的材料、手段、制作產量限制,從而其制作成本高。傳統燈具在制作過程中對材料的加工和處理需要特殊的方法,適于精品的生產,對于一般性質的產品的使用和推廣應采用先進的加工技術來進行。
二、中國傳統燈具造型要素與現代燈具相結合
與現代的使用需求相結合。就現在燈具市場的需求而言,燈具除了照明和裝飾的功能以外,也是體現空間體量、展示文化氛圍的重要手段。適度開發新的造型形式,符合時代感的傳統燈具造型,在公共空間、展示空間、居住空間和大規模的娛樂、餐飲空間中都能夠得到比較廣泛的推廣。
與現代生產技術相結合。生產技術決定著中國傳統燈具在市場的占有程度。以往復雜的制作工藝和相對要求較高的制作工藝,嚴重的制約著傳統燈具的發展。中國傳統燈具的造型改造與現代技術的結合可以突破傳統燈具結構上的需求和應用。傳統的以木材和竹條進行編制的結構骨架,在現代技術中可以通過其他的處理方式進行解決。如采用PP-R、PVC等新型材質,即經濟又能便于造型的塑造。現代生產技術的流程步驟性強,制作過程相對簡便,新型中國傳統燈具的造型在材料的改造上必然帶來施工技術上的革新。
與視覺審美的時代性相結合。傳統燈具的造型能力主要體現在外形上的視覺效果,點綴的作用比較強,特別是采用精細的制作手法制造而成的宮燈、花燈,都直接通過自身的裝飾效果來烘托氣氛。而現代的燈具造型表達光感的形式比較多樣,不僅僅局限于燈具的直接效果,光暈以及光的二次折射效果更加受到裝飾裝修過程中的重視。傳統燈具的造型如果要在市場的機制下得以發展,就需要在視覺的審美上具有時代性。
與精神需求的一致性。中國的傳統燈具具有祭祀、指引、宗教信仰等多重含義。現代精神需要體現的形式,在傳統燈具造型的表達上會有所不同。需要在其原來功能的基礎上,加上時代性比較強的造型元素來進行塑造。燈具在造型上的表達與精神的需求的表達在形式上一致。
中國現代燈具設計針對現代人的思維方式,通過對傳統燈具設計之內涵作深入而系統的研究,以傳統燈具設計中突出的文化精神特征為根基,借助現代材料和制作工藝,既講究燈具的裝飾性美感又注重制作的便利,從而創造出了許多極具民族特色、民族神韻的新形式。中國傳統燈具的造型設計能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力量,豐富市場的燈具內涵,讓企業在展示自身形象的同時,更好地進行燈具造型的開發和產品促銷活動,滿足消費者對中國傳統文化任職的需要和使用的需求。
(作者單位: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