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科研人員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中年時期飲用咖啡可以降低晚年患早老性癡呆的風險。這一研究的受試人員均在1972、1977、1982或1987年選定,他們具有共同的特點。經過平均21年的跟蹤調查,有1409名年齡在65~79歲者再次接受了檢查,有61人被確定為癡呆,其中48人患有早老性癡呆。
科研人員著重研究中年時期飲用茶和咖啡與晚年患早老性癡呆間的關系,但咖啡對中樞神經的影響尚不清楚。在對中年期受試對象進行神經系統檢查時,科研人員用以前法定的半定量的食物攝入頻率調查問卷進行了評價。飲用咖啡者被分為3組:低飲量者為每天0~2杯,中飲量者為每天3~5杯,高飲量者為每天多于5杯。科研人員還進一步了解了飲用茶的問題,將其分成不飲用茶(即每天0杯)和飲用茶(即每天飲用1杯)兩組。
研究發現,中飲量咖啡者與低飲量者相比,前者晚年患癡呆或早老性癡呆的風險要低。風險最低的人群為每天適度飲用3~5杯咖啡的人群,在排除了各種影響因素后,結果仍是如此。如果全球的人普遍飲用中量的咖啡,那么,這一結果對預防或延緩早老性癡呆具有重要意義。當然,科研結論還需要其他研究予以證實。這一研究至少告訴人們,飲食干預可以調控患早老性癡呆的風險。(李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