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 融
80歲的母親今年與我一起從西雅圖飛到南方過暖冬。西雅圖冰天雪地,這里卻是鳥語花香。母親來自上海,曾經在夏威夷與弟弟一家度冬天,住在我這里,房前有條河,房后是州立公園,天天看自然風景,還是人生第一次。
州立公園已經造了好幾年,今年12月正式開放,4000多英畝的規模,很有氣派。新開張那天,公園有免費的游覽車。公園里有吃有玩,各種攤位介紹當地的野生圈活動。母親卻只要坐車兜風,想看看郁郁蔥蔥的林子里面究竟有些什么東西。我們排隊上車時,已近中午11點。講解員是熱愛自然的退休義工,一路解釋,有多少蝴蝶,多少飛鳥,多少野豬。
母親喜歡自然界,是在這次兜風以后才告訴我的。記得小時候,她給我們的榜樣是,在家做女紅,除了上班,足不出戶。倒是文革下鄉勞動,“享受”到了自然界的恩賜。早上一覺醒來,聽見公雞鳴叫,才知道早上應該是有音樂的。晚上,下工走過田埂,老牛喘著粗氣,從身邊走過,發出特有的聲音,給一天疲勞的生活作了點綴。這番話聽得我十分感動,趕緊在房門前的樹上吊了幾個喂鳥的食器。母親說,鳥兒也會傳遞消息,一旦有吃的,大家都來了。果然,它們都來了。鳥的食器是個塑料長筒,筒上有孔,孔邊插了讓鳥站立的細桿,許多鳥兒可以同時進食。有一次,她說,這只烏鴉真是聰明啊,個子太大,沒法站在細桿上,就把尾巴繞上樹枝,身體倒掛,也能進食。還有,她悄悄告訴我,麻雀打架呢!
有一次,啄木鳥飛過來,紅頂黑白格子的身體,我叫母親趕快看,不料,很快飛走了。麻雀和烏鴉休息時,有一對黃肚子的小鳥過來進食。后來母親學會了用望遠鏡觀鳥,看得更加仔細。有一次,她問我,那些個子大一些的灰鳥為什么躲著麻雀呢?我一看,原來是一對野鴿子,正在吃著麻雀掉在地上的剩食。母親對麻雀有一份歉疚,常提及在國內時參加過的消滅麻雀運動,嘆氣道,那個時候,我們多么傻啊!
母親看鳥,我看母親,大自然賜給我們的無價之寶,給晚年的母親帶來多少快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