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 言
一、香港的“順德女”和“上海阿媽”
保姆,上海老話稱“娘姨”,一直是中國城市生活中很特殊的群體,可以講是中國近百年城市人口一個新興的階層。保姆不同中國傳統的丫環,丫環是沒有人身自由也沒有工資的,且一般是家養的,即為主人家從小買入,沒有任何行動自由,包括婚姻自由,且可以如禮物樣由東家隨便送人。從《紅樓夢》到《家》《春》《秋》等小說中,我們都已讀到這樣的情節。保姆又稱傭工,是有人身自由且每月有工資的,有權辭工且有隱私權。隨著近代城市職業婦女人數的增長,保姆已越來越成為城市人生活中不可缺的依靠。一般講,保姆都是由不發達地區流向富裕地區,比如意大利、法國等地的保姆大多來自阿爾巴尼亞和俄羅斯及其他東歐國家,上海的保姆從前多來自長三角洲一帶,皆因上海居民以長三角洲人為主,一般用同鄉做保姆,既有相同生活習慣,且知根知底,比較可靠。其中南潯保姆為最高檔的保姆,因為南潯比較富饒,南潯農家女都炒得一手好菜,且又心靈手巧,會翻絲棉做針線,一般只有上海富有人家才用得起南潯保姆。漸漸地,長三角洲一帶經濟發達了,老百姓生活富裕了,來上海做保姆的幾已絕跡,取而代之的是安徽保姆。
廣東順德為魚米之鄉,順德姑娘,也是心靈手巧且心氣很高,獨立意識很強。舊社會華南一帶大男子主義十分盛行,當年順德農家女不堪夫權淫威,紛紛去廣州香港等大城市做保姆以謀生計,并相約終生不嫁。如是吃住包在東家,省吃儉用將工薪儲起,到老時再集資買一間屋大家姊妹們一起住以互相照顧。這種屋通常稱“姑婆屋”。漢語中只有未嫁才能稱為“姑”,“姑婆”就是老姑娘。這些順德保姆通常一身漿燙得雪白的唐裝和黑闊腳褲,腦后拖根大辮子,直到頭發花白了也拖著條大辮子不會挽髻,因為她們始終是“姑娘”,故而又稱為“自梳女”——中國傳統出嫁女都要由喜娘梳髻的。廣東和香港的保姆,可以講99%都是來自順德,故而廣東話中沒有“保姆”這個詞,一律稱為“順德女”,順德成為向南中國及東南亞華人家庭輸送保姆的定向地區。順德菜也因這些聰明的順德女精心掌勺調味而成為廣東菜中的皇牌菜式。
然1949年后,內地去香港不那么容易了,順德不得不停止向香港輸送順德女,原來在香港的順德女隨著歲月的流逝漸漸地老了,而香港的上海人家,主要是指1949年前南遷的,因為語言生活習慣總總因素,都還是聘的上海籍保姆,她們的丈夫往往是南下香港的有錢上海人的司機或大司務等,但不少香港上海人家的上海保姆都是從上海帶去的,她們都是與上海老東家不離不棄的。這些上海娘姨來到香港也是一副曾經滄海難為水的百般委屈,一般都不會做粗活,而是負責調配這些廣東阿媽。香港上海人家的上海保姆都是終生制,由東家養老送終,如筆者祖父母家中的上海阿媽1949年隨我們南下香港,60年代自愿告老還鄉回上海替祖父母看房子。我們仍按期付她工資直到她80年代在老家湖州壽終正寢。在香港,家中有上海保姆是身份的象征。上海保姆隨著年月推進也已漸在香港絕跡,現今的新上海移民來香港,怎么也不會愿意做保姆的。
雖然1949年后珠江三角洲仍有不少人被批準赴港定居,但她們通常都不具備“順德女”的專業保姆素質,故而香港家庭不大愿意聘她們做保姆。香港的保姆荒成為十分尖銳的社會問題。
二、三十年前向海外輸入菲律賓籍保姆
有聰明的香港人看準了這個時機,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不斷有菲律賓籍保姆中介公司在香港出現。菲律賓保姆其實大多是國內受過高等教育,文化程度遠高過順德女且都講得一口流利英語,手腳麻利勤奮,很快就取代了順德女,成為香港家庭的保姆。
她們拿的工資遠比在菲律賓高,且兩年可由雇主免費送張來回機票回去探親兩個禮拜,回去大包小包的也算衣錦還鄉吧。漸漸地,泰國印尼也開始向香港輸送保姆,而香港因著生活程度高,越來越需要夫婦兩人一起養家,對保姆的需求也不斷上升。
據香港入境處資料顯示,截至2007年3月全港大約有23萬名外籍保姆,她們主要來自菲律賓、斯里蘭卡、印尼泰國及尼泊爾,占香港人口的3%,約10個香港家庭必有一個聘請外籍保姆。聽起來或許不覺得什么,但你只要在周日節假日的中環匯豐總行及維多利亞遮打花園看看,那席地而坐人頭攢動的場面。她們一面吃著自己家鄉食物一面玩撲克或唱歌,講著聽不懂的“外國話”……這樣大規模的異鄉人集中的壯觀場面,絕對是香港城市特色,其他城市是看不到的。難得的是,在她們撤離現場時,不留下一片紙屑果皮,一切都是干干凈凈。
目前外籍保姆最低薪酬為3580元,受《雇傭條約》保障,若雇主不依法支付工資屬違法,保姆可向港府控告雇主。雖然如此,外籍保姆被歧視情況仍存在。據亞洲移民中心2006年底調查,26%印籍保姆未能得到法定最低工資,要相差1390元,另外有一半印尼籍保姆工作時間長達13~16個小時,40%達17小時,有14%印尼籍保姆沒有享受過休息日。菲律賓籍保姆在港歷史最長,且她們人數最多,故而占全港外籍保姆一半以上,法律意識也較強,且心齊,她們在香港的待遇和地位是外籍保姆中最高的。菲律賓駐港領館對她們也十分關注,香港的海外女傭協會成員多以菲律賓籍保姆為主,她們會代外籍保姆向香港平等機會委員會投訴。不過,不少外籍保姆為保飯碗,寧可采取息事寧人、委曲求全的態度。對她們來講,言語不通是最大的困難,特別是來自印尼泰國的,英文不及菲律賓保姆流利,廣東話又不懂,她們背井離鄉孤身一人在外,日子實在很艱難。
作為香港外籍保姆中主力的菲律賓保姆,她們有12萬人,其中女性占85%,男傭多為做司機或園丁。近20年來,菲律賓向香港輸入保姆數字已增加了15%~20%。
外籍保姆多數通過中介轉介來香港,首先要付出約1.5萬港元的手續費,對這些來自東南亞貧苦人來說,這是一筆可觀的數目,合菲律賓貨幣8~10萬比索。如果未能付出這筆費用,中介公司會介紹財務公司借錢給她們,然后從她們首幾個月工資中扣回,所以她們首幾個月工資等于是沒有的。
萬一外籍保姆被雇主辭退而又未能在兩周內找到工作,就要面臨非法居港的罪名,她們只能帶著債務回鄉!合約規定,外籍保姆在港只能做保姆,不可在外面企業任職或創業做生意。即便如此,輸入香港的外籍保姆數量仍不斷增長,因她們所在國的薪金太低,失業普遍!
當然,香港也是個充滿機會和不斷創造神話的城市,灰姑娘版本的童話也不時有聽到。比如著名香港作家簡而清高調迎娶自家的菲律賓保姆為妻。菲律賓保姆一旦嫁給港人就成香港居民,此時她們的機會就多了。香港中環有不少由菲律賓人開的各式商店,從外幣兌換店到快餐店電訊器材店……因為節假日這里是菲律賓保姆集中之處,故而生意奇好,這些店老板不少都是做保姆出身。難怪盡管離鄉背井困難重重,香港外籍保姆的人數仍在節節攀升。
香港外籍保姆大都有信仰,其中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蘭教最多。香港的外籍保姆組織大多也是以教會為載體。基于宗教信仰,香港外籍保姆大都誠實盡責,偷盜詐騙綁架之事少有聽聞。倒是雇主虐待保姆(肢體或語言)的案例在報端有時會看到。總體講,因為雇傭雙方大多能恪守游戲規則,且又有明確的條例約束雙方,故而覺得,香港的雇傭關系似沒有上海那樣復雜和尖銳。報章文藝副刊,也常能讀到感謝海外保姆為香港女性分擔家務,令香港女性的獨立與能干在全球占首位的文章。
三、一石激起千層浪——取消外籍保姆稅引起社會強烈反響
隨著香港經濟繁榮和家庭收入的提高,外籍保姆的法定工資已經多次調升。2003年,香港政府向外籍保姆開征稅收,外籍保姆收入相對每月減少400元。不少雇主體恤保姆,寧可自己代她們交稅。有不少人表示,保姆是弱勢群體,不應向她們收稅,但也有相反意見,香港的外籍保姆工資在東南亞和臺灣地區已屬很高,政府的稅收也是用來培訓以改善她們的素質,有利本地勞動力市場。
對于香港外籍保姆在節假日占用中環匯豐大樓皇后廣場聚合,曾有人以有礙觀瞻為由要求她們遷離,但極大多數善良的香港人十分體恤這些離鄉背井的外籍傭工,力爭為她們保留那么一點活動空間。
此次全球金融風暴,考慮到香港雇主和外籍保姆雙方的處境,再加上至2008年8月,香港的再培訓基金已累計達49億元,故香港立法會在討論財政預算案時,要求政府暫停收取外籍保姆稅5年,在經濟嚴冬期間減輕雇傭雙方負擔,此舉一出立時得到社會廣大呼應,可稱是寒冬吹入一股春風。
迄今為止,如同古巴雪茄、法國紅酒,菲律賓保姆因其懂英語,文化程度較高而成一品牌,全球分布最廣。
附表:菲律賓籍保姆輸出全球分布表
地區 百分比%
沙特阿拉伯 29.4
阿聯酋 14.9
中國香港 7.3
卡塔爾 6.9
中國臺灣 4.6
科威特 4.6
意大利 2.2
其他 25.8
資料來源:菲律賓海外就業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