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 忠
聯想投資公司和弘毅投資公司就是柳傳志新業務的“舞臺”。
2001年,柳傳志把聯想集團分拆成為神州數碼和聯想集團,自己出任聯想控股公司總裁。柳傳志認為聯想控股公司只有兩家高科技公司,經營上的風險還是很大。例如聯想集團收購IBM個人計算機事業部的業務上,如果支持就會冒著很大的風險,一但失敗聯想就會全軍覆滅,如果不支持就妨礙收購。在2001年柳傳志再次決定把聯想控股公司變成一家投資公司,其實從現實上看,聯想控股公司本身就是投資公司,它下面的5家公司神州數碼、聯想集團、聯想投資、融科智地、弘毅投資,都是獨立經營管理的,每家公司經營業務也是非常專一的。這次改變只是柳傳志決心在風險投資市場開拓新業務,聯想投資公司和弘毅投資公司就是柳傳志新業務的“舞臺”。
聯想投資公司是是聯想控股旗下專事風險投資業務的子公司,2001年4月成立?,F在已經管理過3期風險投資基金,第1期基金是2001年注入的,共有3500萬美元,全部來自于聯想控股公司。第1期基金柳傳志沒有用外面的錢,他說:“因為不知道自己會不會管理風險投資。怕失敗后毀了人家的錢又損害名聲。” 第1期基金投資成功后他引進第2期基金,2006年又引進第3期基金,資金為1700萬美元,聯想控股公司在1700萬美元中占50%左右,其它的是外面募集來的資金。
幾年來聯想投資公司的業績還是很不錯,全部風險投資共完成57個項目,北京市中關村地區投資25個項目,第1期基金已經全部收回本金,盈利率在50%以上。2、3期基金回報率高于1期。
聯想投資公司給卓越網的風險投資只有200多萬美元,2003年,柳傳志把卓越網賣給美國亞馬遜公司,投資回報率是13倍。
聯想投資公司為中訊軟件集團注入風險投資,中訊是專做日本軟件外包的公司,2004年在香港上市的。這項投資使聯想投資公司得到很高的回報,目前聯想投資公司沒有完全退出中訊軟件集團,是柳傳志不舍得完全退出。
聯想投資公司投資的展訊公司,是做一家做手機芯片的公司,2007年獲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現在已經在美國上市,回報率也非常好。
文思公司也是聯想投資公司注入風險投資的公司,是專門是做歐、美的軟件外包的公司,前景非常看好。
2006年,有關機構評出的中國最具有投資價值的50家企業中,聯想投資公司已經投資其中的9家。2007年又投資其中的6家公司。
弘毅投資是聯想控股旗下專事并購投資管理的子公司,該公司在2003年起步,自有資金為3億元人民幣,資金完全來自聯想控股公司。2007年底,該公司已經有資金5.8億美元。這些資金大部分都是從國外私募來的,投資人都是國外很有風險投資經驗,很有名望的商業人士。
弘毅投資目前投資并購10家企業,其中6家是國有企業,4家是民營企業。10家企業的經營范圍很廣,有建筑材料、醫藥、機械設備、能源等。弘毅投資首期投資并購的回報率是3.87倍。第2期投資并購的回報率是5.54倍,第3期投資并購的回報率目前還沒有計算出來,因為在第3期中雖然有3家企業上市,但是弘毅投資并沒有從這些上市企業中退出,無法計算回報率。
第3期投資并購的林洋公司,是一家制造太陽能新能源的企業。2006年12月上市,估計有2.6倍的回報。
中國玻璃公司也是弘毅投資的投資并購企業,柳傳志花了大的精力,現在投資回報率是4.8倍。弘毅投資的投資并購企業還有先聲藥業,它是一家民營企業。2005年投資,20007年在紐約上市,投資回報率是7.5倍。
弘毅投資在投資并購這些企業時以“事為先、人為重”?!笆聻橄取本褪窍瓤错椖浚叭藶橹亍保涂雌髽I領導班子的情況。柳傳志在這兩方面很有經驗,因為聯想是從小做到大的公司,所以對什么樣的項目和人看的比較準。
弘毅投資在投資并購這些企業的過程中主要做做4件事,“選”、“管或者叫幫”、“募”、 “退出”。也可以稱為“選”、“幫”、“融”、 “退”。
“融”和“退”是指融資,以及該企業上市后, 弘毅投資從企業中退出,拿到應有的回報。
“選”是指對投資企業挑選,這一點對小規模投資來說非常重要,國外在并購企業的過程中,“選”的時候是可以對并購企業采取大動作的,美國PE私募基金經常在“選”的時候采取大動作,弘毅投資沒有這樣做,“選”的時候主要是幫助企業改變機制,如果發現不行就不進行投資。
“幫”有4個內容,第一個是對企業產權機制進行調整。第二個是對企業經營戰略的制定。第三個是提升管理水平。第四個是金融服務。在投資中國玻璃集團時,柳傳志就是采用“幫”的4項內容。
2003年,弘毅投資對中國玻璃集團的前身,江蘇玻璃集團進行投資并購,這家企業成立于20世紀60年代,經營不善長期虧損。2002年企業進行調整,新的領導人是江蘇省宿遷市政府的副秘書長,這個人很有能力在企業推出很多改革措施,弘毅投資對該企業詳細調查后認為有投資價值。投資的第一步是把該企業在銀行的債轉股百分之百收購,然后進一步投資擴大生產量。
江蘇玻璃集團當時只有兩條生產線,日產玻璃900噸,年產值3億元人民幣。弘毅投資把該企業擴大到16條生產線,日產玻璃5530噸,年產值已經是22億元人民幣。在投資的過程中弘毅投資還將該企業部分股份讓給皮爾金頓集團,該集團是全球最大的玻璃公司,皮爾金頓集團的進入不僅帶來了資金,也帶來先進的技術。目前中國玻璃集團已經在香港上市。
柳傳志介紹這項投資“幫”的方法時,他說:“首先在該企業建立規范的董事會,然后再讓管理團隊的持股,讓管理人員有主人的感覺。第二就是開拓海外業務。玻璃行業的年業績有周期性,有時一年高一年低,有時兩年高兩年低。今年建筑業大發展需要玻璃很多,年業績就好。明年建筑業不景氣,年業績就不好。我們幫助江蘇玻璃在海外建立營銷渠道后,使得它的銷售業績平穩不再成波浪型,這樣的財務報表在該企業上市以后,對股民的交代有很大好處。我們引入皮爾金頓后,也使企業擁有新的高檔玻璃生產線,不僅提高企業的價值,也有了再次收購的本錢。不久我們又收購了藍星玻璃,使中國玻璃集團成為中國最大的生產玻璃廠家,超過陜西洛陽的洛陽玻璃集團。再有就是“融”,我們為該企業的打通融資渠道,資金來源于上市融資和私募。”
從柳傳志的談話中可以看到,弘毅投資國有企業是先控股,然后進行企業運行機制改造、激勵管理人員釋放他們的聰明才智。
據聯想控股公司有關人士提供的數據表明,2004年弘毅的風險投資是86億元人民幣,2006年是133元億人民幣。2006年,營業的收入增長率是31.6%,利潤的增長是44.6%。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柳傳志這位在風險投資市場中的“智者”,當年在是否投資還是一家小公司的百度公司,亮起不投資的“紅牌”。這件事讓他十分后悔,不久前在某大型研討會上,柳傳志當著百度公司CEO李顏宏的面再次談起這件事情,并自嘲的說:“今后再也不犯這樣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