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頤武
山寨現象凸顯了當下文化的活力,通過“山寨”文化的展開,一種新的文化潮流已經成形,它會改變我們文化的形態。
最近,“山寨”成了一個流行的詞匯,也成為一種新的文化風潮,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吧秸钡恼f法有許多不完全相同的解釋,但它其實已經約定俗成,其所指大體清楚。它一開始指的是模仿品牌手機等電子產品的產品,它們以其外形和功能的類似和價格低廉而大行其道,“山寨”產品并不是盜版和抄襲,而是反而在模仿和照搬中刻意地凸顯它和它所模仿的對象的差異性。一般來說,“山寨”產品并不是對于品牌的盜版,也不是試圖魚目混珠,造成如假包換的氣氛,而是一種別出心裁的模仿,一種讓人忍俊不禁的趣味。“山寨”產品是一種對于品牌的刻意的“戲仿”:既有對于原產品牌的產品的強烈的興趣,但又是對于它的反諷;既是一種對于品牌的迷戀的結果,又有某種戲謔和幽默的情致。“山寨”產品一面制造混淆和相似,一面卻也表現差異和區別。而“山寨“這個詞本身也具有某種刻意彰顯和展示的趣味,它在顯示自己的民間性和草根性的特質。
這一概念已經由手機等電子產品的領域進入了相當廣闊的文化領域,現在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文化風潮?,F在“山寨”文化從各個方面都展現了自己的活力。如“山寨”明星,就是長得和明星相似卻并不是明星的人,現在也獲得了某種商業的價值。而“山寨”百家講壇,“山寨”春晚等等都大行其道,變成了新的文化潮流?!吧秸碑斚略谖幕I域中其實一方面是和原有的文化品牌有對應的關系,而且這種關系也受到了刻意的張揚;另一方面卻和網絡文化有互相依存的關系,是依賴網絡這種新媒體廣泛傳播和流行的。它“戲仿”著名的品牌,卻自成一格,另辟蹊徑,在互聯網中獲得自己的追捧者?!吧秸逼鋵崒⒃瓉碓诰W絡文化中已經具有影響的事物加以收編。如“山寨”文化其實有網絡“惡搞”的歷史淵源,但卻將“惡搞”的尖酸刻薄的一面溫和化;“山寨”也有模仿秀等文化潮流的影子,但它并不期望惟妙惟肖地變成被模仿的對象,而是一種刻意的“像但不完全是”的姿態和風格。
因此,“山寨”的說法其實有一種“你占朝廷我占山”的自信,也有一種“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的自嘲和幽默。它不是過去的平民化的通俗文化,而是和網絡文化緊密結合的“草根”文化的獨特的趣味?!吧秸蔽幕姓J自己的衍生性,但卻也表明了自己的獨特性。它依賴主流的消費文化,寄生于它所創造的形態之上,但卻也自有其創造性和不可替代的價值和意義。對于國際品牌和文化時尚,,它刻意地本土化,對于本地的品牌和文化時尚,它刻意地草根化。”山寨的模仿里有自己的創造,照搬中有新的元素和想象的延伸?!吧秸笔侵髁飨M文化的延伸和模仿的同時又是對它的反叛和嘲笑,
究其根源,“山寨”文化其實是一部分以年輕人為主的社會公眾對于消費主義的潮流和時尚的矛盾心態的體現。這些年輕人并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平民百姓,而是一在網絡上發揮影響的中等收入者下層。他們對于主流的商業性的消費文化其實有一種迷戀,如消費文化所顯示的對于流行風格和時尚潮流的主導,讓他們感受到了其現實的影響力,也為之所吸引。但又對于這種文化的過度的膨脹而產生的品牌的霸權和高高在上的價格產生不滿,而年輕的“草根”的收入和消費能力和這種消費文化所彰顯的消費形態之間也有相當的距離。一面是廣告的無所不在的傳播和巨大的明星效應產生的影響力隨處可見,另一面卻是難以承受這樣的消費。一面是主流的消費文化的沖擊和影響的高度集中或具有某種壟斷性,一面卻是許多年輕人的文化和社會表達的被忽視。他們就以“山寨”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這種復雜的感情和復雜的情緒。而“惡搞”等文化也為山寨文化的出現提供了文化的資源,使得年輕人可以迅速地找到一種“戲仿”的策略,而互聯網上的傳播的非正式的多樣化的特點為“山寨”文化的傳播提供了載體。而今天互聯網已經成為主流媒體的素材的重要的來源
當然,山寨文化的流行也和當下的經濟狀況有相當的聯系。當下經濟所面臨的嚴重的沖擊,使得產能過剩而消費不足,人們對于大品牌產品的消費銳減。而制造業的過剩產能在“山寨”風氣的流行上有推波助瀾的作用,不少制造業的企業不得不依賴“山寨”嘗試在市場上分一杯羹。同時,大批“草根”青少年面臨的生活問題和自我完成不足的狀態,他們在在文化表現上的缺少出口和路徑的現象也讓山寨文化有了發揚光大的土壤。
總之,山寨現象凸顯了當下文化的活力,通過“山寨”文化的展開,一種新的文化潮流已經成形,它會改變我們文化的形態。但“山寨”文化畢竟是一種衍生的文化,它自有其限度和不足,它對于正統的消費文化的依賴和衍生的關系使得它難以走得更遠,也會受到諸多的非議。但研究山寨文化的形態,探討它的轉型和發展的可能性,應該是社會關切的重要方面。
(作者系著名學者、文藝評論家、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