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防火墻技術的廣泛應用,防火墻路由與專業防火墻技術已相互滲透。就兩者之間在網絡應用上的差別進行具體的分析。以便我們在不同的網絡安全環境下靈活使用這兩種技術與產品。
[關鍵詞]路由器 防火墻 差別分析
中圖分類號:TP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310039-01
用戶的網絡拓撲結構的簡單與復雜、用戶應用程序的難易程度不是決定是否應該使用防火墻的標準,決定用戶是否使用防火墻的一個根本條件是用戶對網絡安全的需求!
一、兩種設備產生和存在的背景不同
(一)兩種設備產生的根源不同。路由器的產生是基于對網絡數據包路由而產生的。路由器需要完成的是將不同網絡的數據包進行有效的路由,至于為什么路由、是否應該路由、路由過后是否有問題等根本不關心,所關心的是:能否將不同的網段的數據包進行路由從而進行通訊。
防火墻是產生于人們對于安全性的需求。數據包是否可以正確的到達、到達的時間、方向等不是防火墻關心的重點,重點是這個(一系列)數據包是否應該通過、通過后是否會對網絡造成危害。
(二)根本目的不同。路由器的根本目的是:保持網絡和數據的“通”。防火墻根本的的目的是:保證任何非允許的數據包“不通”。
二、核心技術的不同
Cisco路由器核心的ACL列表是基于簡單的包過濾,從防火墻技術實現的角度來說,NetEye防火墻是基于狀態包過濾的應用級信息流過濾。
一個最為簡單的應用:企業內網的一臺主機,通過路由器對內網提供服務(假設提供服務的端口為tcp 1455)。為了保證安全性,在路由器上需要配置成:外-》內只允許client訪問server的tcp 1455端口,其他拒絕。
針對現在的配置,存在的安全脆弱性如下:(1)IP地址欺騙(使連接非正常復位);(2)TCP欺騙(會話重放和劫持)。
存在上述隱患的原因是,路由器不能監測TCP的狀態。如果在內網的client和路由器之間放上NetEye防火墻,由于NetEye防火墻能夠檢測TCP的狀態,并且可以重新隨機生成TCP的序列號,則可以徹底消除這樣的脆弱性。同時,NetEye防火墻的一次性口令認證客戶端功能,能夠實現在對應用完全透明的情況下,實現對用戶的訪問控制,其認證支持標準的Radius協議和本地認證數據庫,可以完全與第三方的認證服務器進行互操作,并能夠實現角色的劃分。
雖然,路由器的“Lock-and-Key”功能能夠通過動態訪問控制列表的方式,實現對用戶的認證,但該特性需要路由器提供Telnet服務,用戶在使用使也需要先Telnet到路由器上,使用起來不很方便,同時也不夠安全(開放的端口為黑客創造了機會)。
三、安全策略制定的復雜程度不同
路由器的默認配置對安全性的考慮不夠,需要一些高級配置才能達到一些防范攻擊的作用,安全策略的制定絕大多數都是基于命令行的,其針對安全性的規則的制定相對比較復雜,配置出錯的概率較高。
NetEye防火墻的默認配置既可以防止各種攻擊,達到既用既安全,安全策略的制定是基于全中文的GUI的管理工具,其安全策略的制定人性化,配置簡單、出錯率低。
四、對性能的影響不同
路由器是被設計用來轉發數據包的,而不是專門設計作為全特性防火墻的,所以用于進行包過濾時,需要進行的運算非常大,對路由器的CPU和內存的需要都非常大,而路由器由于其硬件成本比較高,其高性能配置時硬件的成本都比較大。
NetEye防火墻的硬件配置非常高(采用通用的INTEL芯片,性能高且成本低),其軟件也為數據包的過濾進行了專門的優化,其主要模塊運行在操作系統的內核模式下,設計之時特別考慮了安全問題,其進行數據包過濾的性能非常高。
由于路由器是簡單的包過濾,包過濾的規則條數的增加,NAT規則的條數的增加,對路由器性能的影響都相應的增加,而NetEye防火墻采用的是狀態包過濾,規則條數,NAT的規則數對性能的影響接近于零。
五、審計功能的強弱差異巨大
路由器本身沒有日志、事件的存儲介質,只能通過采用外部的日志服務器(如syslog,trap)等來完成對日志、事件的存儲;路由器本身沒有審計分析工具,對日志、事件的描述采用的是不太容易理解的語言;路由器對攻擊等安全事件的相應不完整,對于很多的攻擊、掃描等操作不能夠產生準確及時的事件。審計功能的弱化,使管理員不能夠對安全事件進行及時、準確的響應。NetEye防火墻的日志存儲介質有兩種,包括本身的硬盤存儲,和單獨的日志服務器;針對這兩種存儲,NetEye防火墻都提供了強大的審計分析工具,使管理員可以非常容易分析出各種安全隱患;NetEye防火墻對安全事件的響應的及時性,還體現在他的多種報警方式上,包括蜂鳴、trap、郵件、日志;NetEye防火墻還具有實時監控功能,可以在線監控通過防火墻的連接,同時還可以捕捉數據包進行分析,非分析網絡運行情況,排除網絡故障提供了方便。
六、防范攻擊的能力不同
對于像Cisco這樣的路由器,其普通版本不具有應用層的防范功能,不具有入侵實時檢測等功能,如果需要具有這樣的功能,就需要升級IOS為防火墻特性集,此時不單要承擔軟件的升級費用,同時由于這些功能都需要進行大量的運算,還需要進行硬件配置的升級,進一步增加了成本,而且很多廠家的路由器不具有這樣的高級安全功能。可以得出:具有防火墻特性的路由器成本>防火墻+路由器。具有防火墻特性的路由器功能<防火墻+路由器。具有防火墻特性的路由器可擴展性<防火墻+路由器。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結論:用戶的網絡拓撲結構的簡單與復雜、用戶應用程序的難易程度不是決定是否應該使用防火墻的標準,決定用戶是否使用防火墻的一個根本條件是用戶對網絡安全的需求!
即使用戶的網絡拓撲結構和應用都非常簡單,使用防火墻仍然是必需的和必要的;如果用戶的環境、應用比較復雜,那么防火墻將能夠帶來更多的好處,防火墻將是網絡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于通常的網絡來說,路由器將是保護內部網的第一道關口,而防火墻將是第二道關口,也是最為嚴格的一道關口。
參考文獻:
[1]王勇,防火墻技術[N].人民郵電,2007年.
[2]葉可光,防火墻路由技術的研究[A].全國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研討會,2007論文集.
[3]李濤,專業防火墻安全問題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軟件研究所),2006年.
作者簡介:
王錫文,男,漢族,湖南常德人,碩士研究生,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計算機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