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莉
金融危機之下,海淀園的這一組數據顯然來之不易。“自主創新對抵御經濟波動產生了巨大的作用。”傅首清表示。
幾年前的一次展覽中,北京市市委書記劉淇問海淀區副區長于軍你覺得園區的發展模式應該有什么內容?
于軍的回答頗耐人尋味:永遠賦予它新的內涵,永遠加上新的內容,我永遠也說不清的發展模式。
對于自主創新體系不斷提升的海淀園,誰能給它的發展模式下一個準確的定論呢?當金融危機來襲時,企業停產、搬遷、倒閉、收入減少……據記者了解,這些令人刺目的數據在北京各大園區都有出現,尤其是一些以出口為導向,以制造業為主的園區,增長率呈直線下降,一些以超大企業,大企業為增長支柱的園區更是遭遇了整體性傷害。
海淀園的發展總有出乎人們意料之外的地方。接受記者采訪時,海淀區區長助理、海淀園管委會副主任傅首清告訴記者,在中關村1區10園中,海淀園所受的沖擊比較小,這主要是因為海淀園科技服務業占到了80%以上,而其中以中小企業居多。
海淀園管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008年1-11月,園區創新經濟總量為3912.73億元,同比增長20.7%,預計全年實現總收入5000億元,同比增長20%左右;實現工業總產值907.26億元,同比增長3.4%;園區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35.07億元,同比增長14.5%;實現上繳稅費221.05億元,同比增長34.9%;實現出口創匯總額39.52億美元,同比增長70.9%。總體說來,園區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
金融危機之下,海淀園的這一組數據顯然來之不易。“自主創新對抵御經濟波動產生了巨大的作用。”傅首清表示。
不過,他坦言,海淀園的一些高科技企業也的確受到了不小的沖擊。據記者了解,如大唐,聯想為代表的電子信息行業就受到重創。同時他也表示,對于海淀園這樣的科技園區,金融危機既有沖擊,也有難得的機遇。
金融危機沖擊日益顯現
從2008年全年來看,雖然園區整體經濟仍保持增長態勢,但增幅下降趨勢明顯,幾個主要經濟指標均呈下滑趨勢:
總收入增幅明顯回落。已從最高2008年1-5月同比增長28%減緩為1-11月同比增長20.7%。1-11月,園區業總數13629家,比上年同期減少1.2%;實現工業總產值907.26億元,同比僅增長3.4%,比上年同期增幅回落0.5個百分點。
企業利潤空間明顯收縮。2008年1-11月,園區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35.07億元,同比增長僅14.5%,較上年同期回落26.8個百分點。
出口創匯總額增長趨緩。園區出口創匯并沒有大幅下滑。2008年1-11月,園區出口創匯總額39.52億美元,同比增長仍達到70.9%,比上年同期提高55.6個百分點,表現出良好的增長態勢,但是增幅還是比1-8月份回落了9.3個百分點。
傅首清認為這種較高增幅得益于園內一些企業生產能力不斷提高,以前簽訂的一些訂單開始交貨,因此在這樣的低谷期海淀園的出口創匯與2007年相比反而出現了較太的增幅。

電子信息行業受沖擊較大,新能源、文化創意產業逆勢增長
傅首清表示,從產業發展情況看,除了電子信息行業受沖擊較大外,其他行業表現平穩,還有一些行業逆勢上揚,表現出了很好的抗風險能力。比如文化創意,節能環保產業。
數據顯示,電子信息領域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較大,增長明顯放緩。2008年1-11月,海淀園的主導產業電子信息領域總收入2648.11億元,同比增長僅17.3%,較上年同期和2008年1-8月均下降11.7個百分點。其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相關產品等產業增幅下滑明顯,軟件業、集成電路及電子元器件下滑幅度相對較小。隨著金融危機向實體經濟的不斷滲透,對集成電路及電子元器件,計算機及相關產品產業的沖擊將有進一步加大的可能性。
同時,那些逆勢上揚的行業為海淀園2008年的發展增色不少。傅首清提到,新材料,新能源和環境科學領域企業數量保持穩定,實現總收入549.39億元,同比增長達34.6%。其中新能源產業發展最為迅速,受國家節能減排政策的影響,總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51.7%。生物醫藥領域總收入增長19.5%。他特別提到:文化創意產業逆勢走強,尤其是網游等企業,發展勢頭很好。
大中型企業成為園區發展的支柱力量
截至到2008年11月份,海淀園共有企業13629家,比上年同期減少161家。其中,規模10億元以上大企業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4家,1-10億元以上企業增加了50家,500萬-1億元企業增加了145家。同時500萬以下的企業數同比減少370家。
從企業收入來看,除收入規模500萬-1億元企業外,其他規模企業均受到較大影響,與2007年同期相比收入增幅下滑明顯,并且數據顯示自9月份以來增幅繼續呈下滑趨勢。其中,億元以上企業1-11月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4.8個百分點,其中聯想,同方等15家園區支柱性大企業出現負增長現象。500萬以下企業則是自進入2008年以來,收入增幅持續下降,出現了負增長現象,1-11月,總收入比去年同期減少了4.4%,增幅下降高達6.9個百分點,成為園區收入增幅下降最大的一類企業。
對于一些大企業收入出現下滑的現象,傅首清認為主要有三點:一是計算機行業需求萎縮,國內外訂單的減少,對于聯想、方正,同方等公司產生較大影響;二是金融危機直接導致海外市場需求減少,使得部分企業海外訂單減少,出口放緩;三是電力、潤滑油行業的需求下降,導致相關的企業受到一定不利影響。
另外,從不同規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的情況看來:57家10億元以上企業同比增幅為23.3%,對利潤總額增長的貢獻率為78.6%,422家1-10億元企業同比增幅為9.6%,對利潤總額增長貢獻率為36.20%。而1761家1000-5000萬企業同比增幅為47.5%,對利潤總額貢獻率為35.8%,1000萬以下的企業基本是負增長。
傅首清認為,以上數據說明兩點:第一,說明隨著園區的持續快速發展,園區企業不斷成長壯大,大中型企業成為園區發展的支柱力量。第二,1000萬以下的企業在2007年,2008年兩年連續出現負增長,且500萬以下企業數同比減少370家,說明在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波動中,小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仍比較弱。同時他也認為,對于尚處于成長期的中小型高科技企業,是離不開政府的扶持和引導的。值得關注的是,園區500萬-1億元企業發展穩定,2008年總收入同比增長12.2%,比上年同期增幅提高了0.7個百分點。這部分企業多為自主創新能力比較強的。同時,與2008年1-8月相比,園區中型企業收入增幅也出現了下滑現象,說明宏觀環境對園區的影響逐漸波及到各類型企業。
對于1000-5000萬元企業利潤下降比較大的原因,傅首清認為這些企業大多為中小高科技企業,這樣的企業研發投入比較高,產品,服務產出比較低,金融危機對企業的純利潤有所影響。而據記者從企業了解到,除了金融危機,不久前出臺的高新技術企業認證政策對企業的影響也是比較大的。企業反映,該政策的出臺使企業的賦稅增加,利潤降低,尤其打擊了一些初創期企業的發展信心。對他們來說,這種影響不亞于金融危機的影響。傅首清也提到,2008年園區企業的整體數量較2007年有所減少,這是因為2008年以后就沒有再進行高新技術企業的認證。
機遇蘊含其間
從2008年四季度開始,金融危機對園區的沖擊越來越大,由于海淀園的企業存在高端、優勢、輕型、低耗等特征,因此危機對園區的沖擊是延速的。與此同時,這種沖擊會隨著國家出臺一些利好政策見效而抵消一部分,比如今年4萬億投資會對這種沖擊起到積極的作用。傅首清表示,在危機不斷彌漫的同時,機遇也悄悄來臨。
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傅首清認為,此次金融危機中海淀園的表現再次證明了高端產業、高技術服務型且抗風險能力比較強。“我們要打造的是一種綠色的產業結構。”危機的到來不僅使企業會更加清醒客觀地看待自己的發展道路,使海淀園更加堅定了把危機帶來的壓力變為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的動力,“今后海淀園會一如既往地支持那些高端、優質、輕型,低耗產業和企業的發展。”他談到,今后海淀園將致力于發展以下三種產業:智力密集型的高端服務業,技術密集型的高端制造業,以研發、經濟、決策為依據的總部經濟,不斷優化海淀園的綠色產業結構。
打造“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本次危機中,海淀園高科技企業表現出的抗風險能力使人們對高技術產業戰勝危機有了更新的認識。傅首清認為,科技和知識的力量是戰勝危機的決定因素。這次危機對中國的很多企業沖擊不小,其中科技型企業所受的沖擊最小,這使更多的企業意識到,應該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透視海淀園20年的發展歷史,可以看到海淀園已經形成了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相結合技術創新體系。他認為,目前海淀園應該抓住國家對科技創新的重視和中關村要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機遇,最大限度地利用園區的各種優勢條件,在資源、服務、環境上不斷升級,成為“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在帶動北京經濟調整產業優化升級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鏈接
海淀區關于進一步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決定
近期,海淀區出臺了《關于進一步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決定》,這個決定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第一,把全面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包括:進一步加快中關村特色的自主創新體系建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推進產業高端化發展。每年安排總規模不少于8億元的高新技術產業專項資金,用于系統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第二,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推進產業高端化發展。海淀區將重點扶持智力密集型高端服務業、植術密集型高端制造業和以經營、決策、研發為特征的高新技術總部經濟,積極引進適合區域資源條件和發展方向的高效益、高產出、低能耗、低排放企業,對重大引進項目給予支持。通過完善孵化體系及相關政策,大力扶持中小企業發展。
第三,加快具有中關村特色的自主創新體系建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支持建設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不斷完善并落實促進大學科技園、孵化器發展的政策,鼓勵大學科技園、各類孵化器、專業園區、專業服務機構為技術合作、成果轉化及企業孵化提供優質服務。
第四,整合各類要素資源,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加大對高新技術產品的政府采購力度;建立小額貸款公司,拓寬擔保渠道,支持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等適合高新技術技術企業特點的貸款融資,鼓勵企業通過科技型企業債券、信托發行、典當等方式融資。
第五,創新政府管理服務體制機制,提升政府管理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