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方忠 王媛媛
一項好的政策,要想發揮出真正的作用,關鍵是將好事辦好。通過家電下鄉把農村潛在的家電消費需求變成現實的購買行為,這取決于有關各方的共同努力,把好的政策真正落實到位。
政策宣傳要到位
要想讓這項政策在農村家喻戶曉,并成為實實在在的購買,擴大宣傳是當務之急。
門頭溝百貨公司的總經理高升告訴記者,試銷階段購買下鄉家電的農民,大多數是到商場購買其他產品的時候才知道有這項政策,這說明我們的宣傳力度是遠遠不夠的,“目前我們正在通過媒體和農村廣播等形式擴大這一政策的宣傳力度。”
在采訪中,市商務局楊珊向記者表示,為了讓京郊農民及時了解到家電下鄉的具體內容,市商務局已經首批印刷了7萬份“北京市家電下鄉明白書”,通過區縣零售企業銷售點、送書上門等多種方式,免費送到農民手上,為農民購買下鄉家電提供參考。
據了解,為了防止生產廠家將滯銷商品向農村轉移,商務部,財政部,工信部等部門制定的家電下鄉產品的標準中,對產品的節能、安全、耐用等指標作出明確要求。生產企業針對農村實際對產品作出了優化,如產品都采用了寬電壓、冰箱增加防鼠板等,都是為農村消費者“量身定做”。
“根據北京農村特點,我們選擇了因地致宜的家電產品下鄉,如電腦,北京的限價是3500元,微波爐限價是1000元,空調限價2500元,熱水器根據性能不同限價為2000-4000元,這些都是我們對北京市場充分調研之后做出的決定,另外對產品型號、限價的招標也會隨著需求的變化和市場的反饋及時調整,可能會在一年之內進行二次,三次招標,像這些信息也需要政府和商家及時地宣傳出去,讓京郊農戶能夠及時了解變化情況。”楊珊說
任榮則建議,對不同的消費群體一定要有針對性的個性化宣傳,如占北京農村60%的中高收入農戶,他們已經進入了生活消費向精神消費轉化的時期,通過宣傳可以使他們的潛在需求成為剛性需求,而只有這樣,13%的財政補貼才能撬動87%的農村消費。“比如微波爐,中高收入的農民大多在家附近打工,都有中午回家吃飯的習慣,使用微波爐可以提高時間效率,節省用餐時間,如果找好宣傳的切入點,一定會成為他們生活的必需品。還有電腦,至今還沒有看到農民與電腦結合到底有什么好處的宣傳,但現階段的京郊農民確實有通過電腦,電話等現代化通訊設備獲取信息的強烈愿望。”
據記者了解,生產廠家與經銷商正在醞釀更大的“大蓬車下鄉”宣傳活動,合作雙方將直接把家電下鄉產品拉到京郊農村,現場講解下鄉政策和產品性能,并接受農民預訂,讓農民朋友更方便更實惠地購買家電。
現有的宣傳攻勢已經發揮出了應有的效用,記者從市商務局得到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月8日,13個試銷網點銷售額已達到122萬元,也就是說正式啟動后的7天內,銷售額增加了近百萬元,相比試銷階段的8天,銷售額已經增長了4倍。
服務不能打折扣
北京的家電下鄉,眾多的銷售企業表現出了極高的積極性。其實,銷售企業參與家電下鄉是用以平衡競爭對手的市場策略,當身邊的競爭對手都已經“下鄉”了,就意味著自己的市場份額有可能因此將被別人搶去,精明的經銷商自然不會輕易將龐大的農村消費市場拱手讓人。
“要想借家電下鄉的惠農政策,培育和開發農村市場,需要耐心和理性。農戶拿出上千元購買產品,占他們的收入比重是非常大的,此次政府下決心拿出財政補貼鼓勵農民消費,更要求我們在服務層面上做到位,讓農民享受打折的產品但享受不打折的服務。”深諳北京農村市場的江波表示。
他認為,服務的本身是一個品牌建設的過程,有時候商家是不計成本都要去做的,服務本身是不賺錢的,肯定是一個支出的概念,但通過贏得消費者的心及對品牌的忠誠和信任,讓農民享受到更快捷、更方便,更周全的服務,才能真正贏得農村消費者的市場和品牌口碑。“對農村消費群體,需要商家在維修、送貨,安裝,退換貨等售后服務上認真對待并加大投入,可以考慮開通類似針對vIP客戶的專門的綠色通道。”
事實上,商務部門在家電下鄉銷售網點的選擇上已經充分體現了對商家提供服務的重視。
記者從市商務局提供的家電下鄉銷售企業承諾書中看到,要想獲得家電下鄉產品銷售資格,企業必須向商務部門作出組織調配貨源、保障商品質量,健全流通網絡、規范市場行為,申請網點備案、統一網點標識,加強經營督導,開具銷售發票、及時登錄信息,積極開展宣傳、提供優質服務、報送工作信息等十二項承諾。“不僅如此,銷售網點在落實家電下鄉銷售政策中,還要接受上游銷售企業和區縣商務主管部門雙重監督。各區縣政府相應部門也公布了投訴電話,一旦發現企業服務不到位或者未執行政府部門公布價格,區縣商務主管部門將令其限期改正,情節嚴重者,視情況取消其銷售資格。”楊珊向記者表示,政府正在制訂推動家電下鄉工作專門針對銷售網點的試行辦法,促使銷售網點提供周到的服務是其中的重要內容。
“在選擇區百貨公司進行試銷的時候,在銷售企業自愿申報的基礎上,商務部門不僅考慮到它的規模,影響,口碑,還向稅務、工商等部門詳細了解了企業的納稅狀況、消費者投訴等指標,是在充分衡量之后才上報給市商務局,市局再通過招標方式進行確定。”門頭溝區商務局現代流通促進科科長楊在榮說。
補貼必須及時發放
家電下鄉的惠民政策,最終能不能惠及于民,關鍵看農民朋友是否能最快捷地得到13%的財政補貼。
“農民從大老遠的農村到商場來買家電,回去之后如果因為申請補貼增加交通成本,肯定會挫傷他們購買下鄉產品的積極性。”盡管銷量在持續增長,房山華冠購物中心的張衛東仍然表達了對這方面的擔心,“據我們對購買客戶的回訪,他們認為目前最關鍵的是申領補貼的手續太過繁鎖,有的甚至跑了幾次鄉鎮財政所,還沒有拿到補貼。”
高升也表示了同樣的擔憂,在他對客戶回訪中,由于鄉鎮財政所對這項政策了解的滯后性,有的客戶已經跑了兩三次鄉鎮財政所,至今仍沒拿到補貼。不過令高升高興的是,門頭溝區領導高度重視家電下鄉工作的實施進展,區政府即將召開針對下鄉過程中遇到問題的專門會議。“近期區長將召集相關部門開會,專門研究下鄉產品宣傳,補貼發放等相關問題,相信補貼很快就會發放到農民手中。”
其實,目前采用的補貼發放形式,是在2007年全國開始家電下鄉試點以來,在實踐中逐步探索出的手續最簡化的補貼方式。“申領補貼只不過是要求農民拿一些相關材料做一個登記。因為全國都采用商務部統一的信息統計系統,北京是在2月1日正式啟動后才開始在系統平臺上登記,由于有些生產企業,銷售企業和銷售網點準備不足,信息錄入和信息上傳周期過長,造成了補貼發放的不及時,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這一問題已經得到了解決,農民在購買下鄉產品之后的15個工作日內,只要符合條件,肯定會拿到財政的補貼。”楊珊指出。
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作為北京市家電下鄉率先啟動的順義,平谷,正是由于準備充分,補貼發放及時,銷售量一直遙遙領先,在截止到2月8日的銷售統計中,順義國泰商場和平谷凱安居兩個銷售網點的銷量已經占到了全市的一半以上,足見及時發放補貼對促進下鄉家電銷售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