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方忠
從央行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1月份人民幣各項存款增加1.51萬億元,同比多增1.28萬億元。事實表明,積聚在民間的大量財富正苦于“往何處投,投什么”而愈發捂緊了手中的錢袋子。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處于生死攸關關鍵時刻的眾多中小企業正亟需“資金”增強抵抗嚴寒的能力:隨著金融危機的逐步蔓延,受困于市場萎縮,利潤下降等因素的中小企業融資難、資金缺等發展“短板”迅速顯現,導致經營困難重重,雪上加霜,有的企業甚至走上了倒閉這條不歸路。
中小企業如何借助資本力量度過嚴冬,投資無門的民間財富下一桶金從哪里來?在此背景下,通過政策的杠桿引導實現雙方資源的有效對接,再次考量著政商領導化解危機的能力與智慧。
“2009年1月17日中科房山創業投資基金的成立,為政府,企業,資本三者之間變‘危為‘機找到了一條新的途徑。”中科招商創業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單祥雙如是說。
據了解,中科房山創業投資基金是中科招商協同房山區國有企業,民營企業,自然人共同出資5億元設立,是北京市第一支冠以基金名義注冊成立的股權投資基金,也是我市第一個以股權基金形式推動區縣經濟發展而創立的市場化、專業化,規范化的投融資平臺。基金存續期15年,在存續期內可滾動式發展,陸續募集2期、3期基金。基金主要的投資方向是:房山區及北京市優秀的擬上市公司;高新技術及高成長性企業(包括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以及其他符合基金公司投向的項目。
“這是2009年市委市政府在促進首都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構建完善融資服務體系方面的開年力作,是北京市創新金融手段促進區縣經濟發展的新舉措,新辦法。”北京市常務副市長吉林在基金揭牌儀式上作出這樣的表述。
當天,北京市政府有關部門領導和十八區縣主管金融工作的負責人共計120余人出席揭牌儀式和座談會。吉林在會上表示,區縣創投基金是在房山先行先試,2009年北京市政府將構建覆蓋全市十八區縣的創投基金體系,為繁榮首都經濟作出貢獻。
以自然人身份出資1.25億的基金最大股東張文戰表示,區縣創投基金作為北京金融創新的手段之一,本意是政府通過金融杠桿撬動更多的社會投資,作為先行先試的房山創投基金來說,更肩負著為其他區縣提供成功范例的重任,意義更加非凡。
但他繼而談到,創新固然重要,基金選擇投資的項目更重要。“要想創投基金獲得良好的投資回報,關鍵看基金將選擇哪些創業公司進行股權投資,只有投資的項目能夠取得良好的回報,才能讓更多想投資的民間資本看到資產保值增值的希望,撬動民間資本的作用才能得以發揮。”
他認為,金融危機恰恰給基金的運作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現在北京有很多發展前景非常好的中小企業,產業的發展方向很好,但由于金融危機,很多中小企業的資金鏈出了問題,這給了基金很好的“抄底”機會。“這將是我們短時期的一個重要投資方向,給這些企業注入資金與管理,會使我們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獲得立竿見影的投資回報。”
在采訪中,眾多創投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政府引導并出資參與、引進民間創投機構資本和管理,吸收民營資本人股的創投模式正在成為國內創業投資發展的重要方向。通過這種方式,政府引導基金發起設立創投公司,會吸引更多沉淀在民間的資本跟進,實現財政資金的杠杠放大效應,極大地激發某一區域的經濟活力。
實際上,自2005年十部委發布《創業投資企業管理暫行辦法》,明確國家和地方政府可以設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引導民間資金進入創投業以來,政府創投引導基金獲得了快速發展。蘇州工業園區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浦東新區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中關村科技園區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先后啟動。
以中關村科技園區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為例,2007年的統計數據顯示,中關村科技園區共出資1.65億元,引進外部資金3.85億元,與7家民間創投機構進行戰略合作,成立了4家新創投機構,規模達到5.5億元,已成功投資22家科技企業,有力促進了園區內科技企業的成長壯大,政府投入資金的杠杠效應得到明顯發揮。
在北京市冀望820億政府投資拉動3600億民間投資的背景下,該基金的成立無疑為政府投資拉動民間投資開辟了一個新方向。一方面房山區政府1億元的資金投入,帶動了4億元民間資本的參與;另一方面,為散落在區縣的大量民間資本找到了一條新的投資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