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焱
國際版權交易中心地處中關村科技園區雍和園內核心建筑為雍和大廈西樓,并輻射歌華大廈及周邊。
2009年2月16日,由中國版權保護中心(CPCC)和東城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08CPCC十大中國著作權人頒獎典禮暨國際版權交易中心落成儀式在雍和大廈舉行,中關村科技園區雍和園被國家版權局授予了“國家版權貿易基地”稱號。
儀式上,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副司長許超宣讀了國家版權局的授牌決定,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國家版權局副局長閻曉宏向中關村科技園區雍和園頒發了“國家版權貿易基地”牌匾,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和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共同建設的國際版權交易中心宣告正式落成。
雍和園成為北京市發展版權產業的重要載體
2006年,在《北京市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文件中,北京市人民政府明確提出了建設國際版權交易中心的重大任務。
為大力推進文化創意產業戰略的實施,2007年4月,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與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簽署了戰略合作意向書。2008年4月,中國版權保護中心遷入東城區中關村科技園區雍和園。拉開了共建國際版權交易中心,攜手促進版權產業發展的帷幕。
經過近一年的精心設計、施工和認真籌備,一個體制機制創新、運營模式創新的版權交易服務平臺——國際版權交易中心正式落成。
記者了解到,國際版權交易中心地處中關村科技園區雍和園內,核心建筑為雍和大廈西樓,并輻射歌華大廈及周邊。2009年1月,國家版權局正式授予雍和園“國家版權貿易基地”稱號。
據東城區副區長王佩立介紹,選定中關村科技園區雍和園作為發展版權產業,建設版權交易中心的重要載體,主要基于四點考慮:一是雍和園既是中關村10個分園區之一,也是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認定的“國家網絡游戲動漫產業(北京)發展基地”和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之一,并已成為國家版權局認定的“國家版權貿易基地”,具有較強的政策優勢;二是產業基礎良好,發展潛力較大。園區內入駐了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歌華文化發展集團,諾基亞西門子通信技術有限公司,中國音像協會卡拉OK版權運營中心,中華版權代理總公司,光線傳媒等重點企業和眾多版權服務機構,初步實現了產業集聚,為版權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三是區位優勢明顯,輻射能力強。雍和園地處北京市核心區域,園區周邊分布著包括科學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在內的出版印刷產業群,包括王府井劇場群、東二環劇場群在內的五大劇場群以及眾多的相關產業帶,在雍和園發展版權產業能夠最大程度地帶動東城區乃至整個北京市相關產業的發展:四是配套設施完善,服務能力強。雍和園已經形成了包括東二環沿線現代化商務樓宇群、“胡同里的創意工廠”,周邊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在內的多層次,立體化企業辦公區域,建設了信息服務,交流合作、中小企業創業,工商稅務服務等公共服務平臺,服務設施齊全,服務能力較強。
據了解,東城區政府近期制定了《東城區關于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試行辦法》,并據此設立了每年5000萬元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對入區發展的文化創意企業采用獎勵、匹配、補貼、資助等方式,給予資金扶持。同時,還對版權交易類總部型企業選址建設,重大項目落戶,人才引進等提供支持,以版權為核心的知識產權產業將是東城區重點扶持的對象。
推動實現版權貿易“常態化”
在2008年6月舉辦的BIBF國際版權貿易研討會上,新聞出版總署署長、國家版權局局長柳斌杰提到建立版權交易常態化平臺的問題,他提出要建設一個全年365天、每天24小時面向世界開展版權貿易的平臺。
眾所周知,由于我國開展版權貿易起步較晚,起點不高,版權交易市場還較為稚嫩,存在著諸多問題,如何將版權貿易常態化,是我們亟待需要研究的問題。
僅僅過去半年時間,國際版權交易中心就在北京市東城區正式落成了。
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和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共同建設的國際版權交易中心,正是為了搭建版權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常態化”的版權交易平臺和場所,更加充分地發揮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承擔的各項版權公共服務職能,建設國家級版權登記服務平臺,版權產業合作交流平臺、頂級版權專家的核心智力平臺,版權法律保護公共服務平臺,為入駐單位和全國版權業界提供全面,完善的系列版權服務。
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國家版權局副局長閻曉宏在國際版權交易中心落成儀式上的講話中指出,國際版權交易中心落成是推動版權貿易常態化和實施出版“走出去”戰略的重大進步,將推動我國的版權貿易邁上新的臺階。他希望中國版權保護中心與東城區人民政府以國際版權交易中心為平臺,在促進版權相關產業發展,開拓版權交易國內國際市場等領域齊心協力,優勢互補、敢于創新,積累經驗,為促進版權產業的繁榮與發展做出新的成績和貢獻。
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蔡赴朝在講話中強調,國際版權交易中心的落成有三方面的意義:第一,緊緊抓住了知識產權的產生、流轉的關鍵環節,能夠提綱挈領地促進創意產業的發展,推動科技創新;第二,有利于規范知識產權交易行為,打擊盜版,侵權行為,保護知識產權人的合法權益,進一步優化北京市保護知識產權的環境;第三,有利于中心城區發揮自身優勢,轉變經濟結構,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重點建設六大功能平臺
記者了解到,國際版權交易中心將重點建設國家級著作權登記和認證信息平臺。國際化版權交易綜合服務平臺,全國性版權產業交流合作平臺,頂級版權專家組成的核心智力平臺,國家級版權價值評估和資本運作平臺、版權法律保護公共服務平臺等六大功能平臺,以及版權交易服務體系,版權專業服務體系,版權商務服務體系等三大服務體系。
國際版權交易中心的定位是建設國家級的版權交易所、國家級的版權產業要素市場。經過三年的發展,力爭成為國家級的覆蓋文字,音樂、影視、圖片、動漫、游戲、軟件等版權產業全領域的版權產業要素市場;同時將中關村科技園區雍和園建設成為全國最大最具影響力的版權產業集聚區,集全國性版權資源信息中心,版權綜合交易市場和版權資本運作平臺于一體的版權產業加速器,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版權貿易基地”。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國際版權交易中心主要具有四方面的優勢:
一是專精服務。引進了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的國家級版權公共服務及專業服務、北京產權交易所的產權交易規則及服務體系,中國創意產業協會的版權價值評估體系。
二是創新力強。幾年內綜合性投入將超過5000萬元,聯合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北京產權交易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進行服務模式創新和技術體系創新的研究和實踐。
三是高端合作。在國際版權交易中心的建設過程中,先后和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北京市產權交易所、籌建中的中國創意產業協會、中華版權代理總公司、千龍網和文網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四是整合拉動。東城區通過建設國際版權交易中心,還將在打造版權產業集聚區的產業扶持政策,建設文化創意和版權產業投融資平臺等方面進行整合,安排配套舉措。
國際版權交易中心落成的同日,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版權登記服務大廳作為首家進駐國際版權交易中心的單位舉行了揭牌儀式,另外中華版權代理總公司,創意產業價值評估和交易公共服務平臺、中國動漫作品版權服務平臺,夸克電影正版網絡聯盟,中國創意產業版權價值開發協作聯盟等版權企業和組織也已經正式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