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大圣
年底時節又逢經濟不景氣,各大品牌打折的消息四處傳送,在上海倒沒有看見什么搶購場面。但超級平價的潮流時裝連鎖店H&M,卻憑借其和時裝大師川久保玲合作的秋冬限量系列,引發了年末最盛況空前的搶購狂潮。其中,H&M上海的銷售成績更是以10分鐘搶購一空的“光速”成為H&M此項全球銷售競賽中的第一名。
“H&M×Comme des Garcons(川久保玲的品牌名,意為“像小男孩一樣”)”這個系列延續了H&M近年來邀請大牌時裝設計師進行合作,推出平價大牌成衣的成功經驗。川久保玲招牌式的波爾卡圓點、不對稱剪裁和拼接手法無一遺漏,都搬演到了這些售價在幾百到一千多人民幣的H&M成衣上,要知道被粉絲們稱為玲姐的川久保玲的成衣動輒近萬元。而作為個性、酷和小眾精英的標簽,川久保玲顯然比之前H&M合作過的Karl Lagerfeld、Robert Cavalli等設計師更能引發自認“真正有品位”的時裝狂熱者的追崇。
早在H&M宣布某一天將在全球指定的200間店鋪開始銷售的幾個月之前,這個消息便在各種論壇和時髦人群中傳播。朋友早就拜托我向內部打聽確切日期,好提前安排時間。論壇上,有人特地撰文分析“搶購秘籍”,教你怎么事先仔細觀賞廣告圖片做足功課,以確保進店后不會在猶豫比較的瞬間被別人先下手為強。豆瓣網上,有人發起了名為“讓我們排隊去搶H&M和川久保玲的私生子”的同城活動,早早地討論大家提前多久去排隊,正大廣場分店和淮海中路分店哪里可能人少些。而在搶購當日,這個小組的留言板上的實時播報更是精彩生動,店鋪開門30分鐘以后,大家紛紛發回現場感言,“搶到了”和“全空了”的雙方都情緒激動,還有人感嘆“早知道今天應該請假去排隊等開門”。
東京原宿青年們為了搶到玲姐的平價衣而通宵排隊一路延伸到表參道,而上海的第一位顧客據說也是凌晨就開始守候在淮海中路的轉角,排在隊伍最前面的8個男孩子儼然早就安排好了搶購策略,他們一人負責一個款式,進門后直接找到目標開始按照不同的尺碼一掃而空,店員告訴我,連塑膠模特身上的衣服都第一時間被直接扒下了。說實話,搶購還真是個體力活。之前,Diesel三十周年推出限量版牛仔褲,好不容易沖進店鋪搶購的人都是隨便抓起一件就趕緊去排付款長龍隊,哪里顧得上尺碼,更甭提試身。這次H&M的限量系列,上海分配到的貨量也并不太多,但是銷售時間第一快的成績應該讓H&M瑞典總部在樂開了花之余,從此考慮把上海納入消費力最強勁的地區之列,在下一個限量版來臨的時候,能讓上海的時髦青年滿載而歸。
有趣的是,當我在一周以后穿著我好不容易搶到的H&M平價版玲姐風衣和女朋友見面時,儼然發現她穿著一件我沒有搶到,在現場連影子都沒有看到的最有玲姐代表性的圓點對襟絨衣。“哦,這是在七浦路買到的,哈哈,在H&M我啥也沒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