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印度特派記者 任彥
本報記者 段聰聰
在印度,大多數茶葉是以產地命名的,比如大吉嶺茶、阿薩姆茶,真正有品牌的茶葉不是很多。
大吉嶺位于印度東部的西孟加拉邦北部。根據印度茶葉管理局的規定,只有大吉嶺地區種植、采集、生產、加工和處理的茶葉才叫大吉嶺茶。大吉嶺地區共有86個茶園,基本上都有上百年的歷史。大吉嶺茶之所以在歐洲和美洲市場上受到推崇,首先是因為茶的質量好。據說為保證茶葉質量,只選取最上層的兩片茶葉和嫩芽做大吉嶺茶。另外,大吉嶺的茶園不會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而隨便擴大生產,每年茶葉的產量不超過1000萬公斤。茶園主們看來最懂得“物以稀為貴”的道理。走在大吉嶺小鎮的街上,隨處可見賣茶的小店。由于大吉嶺地區生產的茶良莠不齊。如何區分高中低檔茶的任務就交給了產茶地區如大吉嶺的茶葉商店,這些商店會把不同的茶葉按不同的茶園、加工工序、茶葉部位、價格等區分開來。這些散裝茶包裝好后,盒子上都印著商店的名稱。一些商店的名字反而成了人們購買茶葉所看重的商標了。雖然大吉嶺茶聲名遠揚,但在印度當地,老百姓最經常買的卻不是這種茶。因為大吉嶺、阿薩姆茶通常出口到歐美地區,在印度人心目中是高檔茶的代表。相比較來說,印度人買得較多的是一種大眾品牌泰姬瑪哈。該品牌屬于印度著名的塔塔集團旗下的公司,也是印度為數不多的茶葉品牌之一。
有分析認為,印度之所以形成重產地輕品牌的現象,一是因為,印度市場經濟進入比較晚,對商標、知識產權重視不夠。另外,印度的茶企業很多是個體小作坊,他們把茶葉簡單包裝就推向市場,獨自銷售各自為戰,自然就行不成品牌了。現在,印度對瑜伽已經開始有意識地進行商標、品牌保護,但對茶葉品牌的重視還不夠。▲
環球時報2009-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