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四清
[摘要]影響黨政干部自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觀因素主要表現(xiàn)在政治觀念薄弱、價值觀念偏斜、意志力薄弱、道德素質低下等方面。客觀因素主要表現(xiàn)在制度建設落后,監(jiān)督制度力不強,受社會環(huán)境的負面影響。因此,應采取深改革,進一步完善干部管理措施、加強日常監(jiān)督、凈化用人環(huán)境等幾個方面來解決這些問題。
[關鍵詞]黨政干部;自律;對策
[中圈分類號]D2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2234(2009)01—0043—03
中共十六大以來,檢察機關清除了包括陳良宇等在內的16名省部級貪官,據權威部門提供的數字顯示,2003年,各級紀檢監(jiān)察機關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7萬多人。2005年,11萬多名黨員受到不同程度處分,約占黨員總數1.6‰,1萬多名黨員因貪污賄賂受到開除黨籍處分。2n06年,9萬多人受到黨紀處分,占黨員總數1.4‰。2006年,共查處商業(yè)賄賂案件10883件,涉案總金額37.66億元。最高人民檢察院反貪污賄賂總局副局長王利民說,2003年以來,全國檢察機關共立案偵查貪污賄賂犯罪案件13.6萬多件,其中大案82162件,涉及縣處級以上干部11557人。盡管近幾年我國反腐敗斗爭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但這從另一方面說明當前我國黨政干部腐敗問題還是比較嚴重的,根據對這些腐敗案件的分析和思考,筆者發(fā)現(xiàn)導致腐敗現(xiàn)象如此猖獗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黨政干部的自律意識的缺乏。
一、問題的提出
自律最早由德國哲學家康德提出,他認為,自律指的是個體不受外界的約束和情感的支配,根據自己善良的意志,按照自己頒布的道德規(guī)律而行事的道德愿則,與“他律”相對(馮契,1991)。
在心理學中,自律被認為是一種人格品質,韋氏(1913年版)詞典中將它定義為:自律指的是個體為了提高而對其本能欲望的修正和控制。張舂興認為,自律指的是個體主動對自己行為的約束;在達成目標的行為活動中,克制自己的沖動,約束自己的欲念,在不違反社會規(guī)范的原則下獲得動機的滿足。有時義同“自我控制”(張春興,1991)。從定義我們可以看出,自律實質上是人的一種“自我控制”、“自我約束”,是自我意識在意志行動上的表現(xiàn)。它是個人依據對自己和環(huán)境的認識,將外界環(huán)境的要求內化為自身的行為準則,并據此準則主動地提出自己的努力目標,時刻控制自己的心理和行為,為實現(xiàn)目標而不斷努力的過程。自律是人類的自我調節(jié)和控制系統(tǒng),是人適應社會、在社會中生存的主觀能動性的集中表現(xiàn),它使個體的行為具有內在目的性和自我調節(jié)性。
黨政干部的自律指的就是黨政干部的律己意識和行為,具體來說,就是黨政干部在工作和生活當中能時刻牢記作為“人民公仆”應該承擔的義務和責任,把黨和國家、人民的利益居于個人利益之上,能夠自覺約束自己的不良思想和行為,堅持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在我國社會轉型時期,要想實現(xiàn)“以德治國、廉政建設”,官員的道德自律、行為自律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以“三講”和“三個代表”教育為動力,認真解決領導干部主觀因素固然重要,但能否在體制、機制、制度等諸方面優(yōu)化有利于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的客觀環(huán)境,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方面。
二、黨政干部的自律的必要性和意義
作為一個政黨,腐敗不除,難以立本;作為一個國家,腐敗不除,難以立國;作為一個政府,腐敗不除,難以取信于民。“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可見人心向背對于政權存亡的極端重要性,它決定著社會發(fā)展的方向和歷史的最終結局。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反腐敗,順民心,得民頌;搞腐敗,失民心,遭民怨。如果脫離了群眾,政權存在的合法基礎就會失去,人心就會浮動起來,社會動蕩將隨之而來。所以要保持穩(wěn)定,最需要傲的是消除人民群眾最痛恨的腐敗現(xiàn)象。正如李鵬同志講:廉政才能穩(wěn)定,勤政才有希望。
加強黨政干部的自律,有助于黨政干部自身的成長,有助于全面貫徹“三個代表”和“八榮八恥”的思想,有助于鞏固黨和人民的關系,維護黨和國家的形象,維護國家的團結和穩(wěn)定。因此,加強黨政干部的自律意識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影響黨政干部廉潔自律的因素
影響黨政干部廉潔自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觀,因素,也有客觀因素。
3.1影響黨政干部廉潔自律的主觀因素有以下六個方面:
(1)政治觀念淡薄。一些領導干部在自查自糾問題時,之所以避重就輕,輕描淡寫,主要是對政治理論學習不夠,沒有把廉潔不廉潔的問題,看成是政治問題,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大意義認識不足;對自己所處的地位及黨和人民所賦予的職責,缺乏敬心;對自己要求標準不高,有的甚至混同于一般老百姓。因此,在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有的人對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法律紀律理解不深,是非界限分不清;對中紀委二次全會以來的有關規(guī)定和要求,沒有當回事去遵循。因此,一些領導干部我行我素,不廉潔的行為時有發(fā)生。
(2)價值觀念偏斜。在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改革大潮中,少數黨員干部放松了世界觀的改造,加之受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影響,人生觀、價值觀發(fā)生偏差,導致一手中權力介入市場,運用公共權力為自己謀取私利,使權力帶有銅臭味。主要表現(xiàn)為:一是喪失黨的原則,敗壞黨的作風。政治上以自我為中心,搞“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二是不擇手段地追逐個人利益,在經濟工作中吃回扣,為索取好處不,惜犧牲國家和集體的利益。三是追名務虛成風,少數領導干部工作中為討好上級和突出個人政績,弄虛作假,搞“數字效益”,欺上瞞下,以圖升遷,根本不考慮自身思想建設和精神鍛造,往往出現(xiàn)一些不廉潔行為,甚至走向腐敗。
(3)意志力薄弱。有些意志力不堅定的同志容易受他人影響和利用,為了一時的享受,放縱自己,結果被居心不良的人抓住把柄,受他們要挾做出違背黨和人民利益的事情。還有的是受到不好的“榜樣”的影響,這些“榜樣”讓他們產生僥幸心理或“吃虧”的想法,結果做出腐敗的勾當。
(4)道德素質低下。少數領導干部不講政治,重業(yè)務、輕政治。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不講學習,不講政治,不講法紀,不講理想,長期放松政治學習和思想改造,在金錢、權力面前利令智昏;放棄理想信念,艱苦奮斗、廉潔自律的觀念不斷弱化,而金錢本位的價值觀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可和追求,追求金錢和享樂,表現(xiàn)了個人思想政治素質差,從小錯不斷到私欲膨服、貪得無厭,最終走向了違法犯罪的深淵。
(5)認知風格因素。從黨政干部本身的特點來看,由于黨政干部本身的經驗、生活方式、文化背景、個人需求、性格和心理結構的不同,對同一個社會刺激會發(fā)生不同的認知結果。認知方式為沖動型的干部更容易由于貪念一時財富或舒適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6)人格因素。九型人格Enneagram學說把人格分為
以下九個維度,即完美型;全愛型、助人型;成就型;藝術型,自我型;智慧型,思想型;忠誠型;活躍型,開朗型;領袖型,能力型;和平型,和諧型。成就型的黨政干部傾向把自己看成為頗大、頗重要的,所以有一點點的自戀、自我膨脹。所以他們都會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給友人看,甚至極端時,會在朋友面前撒謊,以求“保持”自己在朋友心目中的形象。因此這種人格的干部取得一點成就,就到處夸耀,生怕別人不知道,最后甚至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不惜鋌而走險。他們往往抱著這種思想:“我為國家賺了多少好處,我就拿這么一點,這是我應該得的”。
氣質類型為多血質的黨政干部注意力轉移的速度比較快,行為外向,興趣多變,情緒不穩(wěn)定,這種干部自律性比較差,不容易嚴格要求自己,在誘惑面前很容易動搖。性格類型為經濟型的干部喜歡斤斤計較,不容自己吃虧。而權力型的干部為了獲得更大的權利,不惜花費大量精力和金錢來討好上級,這些都有前車之鑒。
(7)社會支持系統(tǒng)的影響。眾多案例表明,家屬和親人在導致黨政干部腐化墮落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有些黨政干部并非自己貪財,而是為了滿足家屬和親人無休止的欲望,或者是他們的家屬收受他人的財物,以此來勸說、要挾、強迫他們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長此以往,廉潔的官員也就墜人了腐敗的深淵。黨政干部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功能越強越牢固,對他們的工作越支持,他們也就越有信心和能力同腐敗行為和思想作斗爭。保持自己作為一個人民公仆的本色。
3.2影響黨政干部廉潔自律的客觀因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制度建設落后,監(jiān)督制約不力。目前,我國正處于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軌時期,由于監(jiān)督體制、政策監(jiān)督的法律法規(guī)。監(jiān)督的行為和政策還不完善,腐敗現(xiàn)象的滋生蔓延有其土壤和條件,對權力缺乏有力的制約和監(jiān)督,沒有監(jiān)督制約的權力必然被濫用,不受制約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隨著市場經濟的迅猛發(fā)展,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涌現(xiàn),而法規(guī)制度一時難以健全,致使少數干部腐敗分子有機可乘;貫徹落實法規(guī)制度的隨意性太,合意的就執(zhí)行,不合意的就打折扣,這是導致腐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2)社會環(huán)境的負面影響。一是目前較嚴重的社會不正之風和一些腐敗現(xiàn)象的存在和蔓延,不利于廉潔自律。二是社會經濟活動中,行政審批、官員“拍板”的做法,破壞了市場公平競爭的秩序,扭曲了生產經營中的當事人之間的關系。三是輿論導向、社會導向的偏差,對金錢、消費的過分渲染。
四、提高黨政干部自律的對策
領導于部能否廉潔自律,對黨風好轉和奪取反腐敗斗爭的勝利關系極大。對國家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都是十分重要的。針對上述問題和原因,我認為應采取以下對策:
(1)要深化改革。進一步完善干部管理機制。要以制約濫用權力為核心內容,以實權部門尤其是領導干部為重點,以切實可行、可操作性強、無隙可乘為原則。伴隨著改革的步伐,盡可能與改革同步完善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的法律、法規(guī)和制度。鑒于中央制發(fā)的廉政法規(guī)不可能囊括所有地區(qū)、所有部門和單位的所有情況的實際,各級黨政部門還要從本地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制定出具有本地區(qū)本部門特性的具體規(guī)定和實施細則。以增強其可操作性,避免實施過程中的畸輕畸重。再有,廉潔自律的法規(guī)制度要力求封閉、嚴密,不留缺口,防止被廉政意識不強者鉆法規(guī)、制度的空子,使其欲腐不能。同時,要實行落實廉潔自律制度的領導責任制。強化責任制約,并在領導抓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中突出出來。對班子成員不執(zhí)行廉潔自律制度的,要按照責任制中的罰則追究黨委主要領導的連帶責任,以保證廉潔自律制度的有效落實。
(2)要加強日常監(jiān)督。領導干部的廉潔自律是經常性的工作,必須伴之有日常監(jiān)督。沒有來自外界的監(jiān)督,那些缺乏自律的干部容易一失足成千古恨。另外,只有監(jiān)督落到實處,才能有效發(fā)揮監(jiān)督的作用,也才能挽救那些處于墮落邊緣的黨員干部同志,才能為國家挽回損失。加強黨內監(jiān)督必須切實解決好意識不強、機制不順、畸重畸輕、權威不夠等問題。
(3)要凈化用人環(huán)境。現(xiàn)在的公務員考試越來越火,甚至成為了中國的“國考”,通過這種考試被吸引到國家行政部門的人數也在逐年遞增,怎樣才能保證人盡其才,而不是任人唯親,這就成為擺在眾多政府部門官員面前的一道急需解決的重要課題。從一開始就要高標準、嚴要求,這樣才能使那些人格方面存在問題的應試者沒有機會進入政府部門的領導層,也使那些心存僥幸的官員無處施展手腳。
(4)嚴肅執(zhí)紀,如大懲處力度。對與那些敢于跨越法律法規(guī)界限的失足干部,要毫不留情的予以懲處,甚至是嚴懲,從而達到以做效尤的目的。要做到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從根本上斷絕一些干部的僥幸心理。要讓他們認識到同人民為敵,做違背國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情是無路可逃的。堅決打擊那些頂風作案的壞典型,凈化執(zhí)政環(huán)境。
(5)加強宣傳教育,糾正黨政干部中存在的認知方面的錯誤。宣傳教育是預防黨政干部違法犯罪的重要途徑,通過經常開展各種形式的黨風廉政建設,來增強黨政干部廉潔自律的意識。同時幫助黨政干部樹立正確的認知方式,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政治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要時常對那些意志薄弱的同志敲一下警鐘,做到防范于未然。最后,要在全社會營造一種廉潔自律的風氣。
(6)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增強各級領導干部查辦案的責任感。責任追究制度雖然主要是針對事后的,但這也在某種程度上對主要領導干部起到了威懾作用,迫使他們在自己的管轄范圍內,盡最大努力去加強廉政建設,杜絕重大案件或事故的發(fā)生。
(7)充分發(fā)動群眾,運用多種形式鼓勵群眾同腐敗分子作斗爭。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也是我們社會主義國家的主人,在同腐敗分子作斗爭的過程中應該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當前各級政府部門要廣開言路,認真聆聽老百姓的聲音,按照“三個代表”的精神和“八榮八恥”的要求確實為人民做好事、辦實事。鼓勵和發(fā)動群眾監(jiān)督黨內的各種活動,為紀檢等部門創(chuàng)造一個辦案的優(yōu)良環(huán)境。
(8)對行政主體進行正當的物質利益補償。雖然,腐敗是由貧而不是由貪引起的,我們也并不贊成“高薪養(yǎng)廉”說,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給予行政主體正當的物質利益補償,將其工資收入提高到社會中等偏高的水平并與通貨膨脹率掛鉤還是應該的。我們要想遏制行政腐敗和行政道德失范現(xiàn)象,使行政主體不以權謀私,就要求行政主體除工資收入和法定獎金外,不能再有其他的收入,而這種‘要求在社會整體經濟發(fā)展水平和生活水平迅速提高、高收入隊伍不斷擴大的情況下,實際上很難做到。即使我們依靠其他手段能維持行政主體的廉潔,但低收入也難以把社會上最優(yōu)秀的人才吸引到行政部門來。而那些雖然廉潔但低素質的行政人員同樣不是我們所希望的,也是不受人民的歡迎。所以,加強對行政主體正當的物質利益補償,也是解決行政腐敗的有效途徑之一。
(9)增強黨政干部社會支持系統(tǒng)的支持力度。宣傳黨風廉政建設不僅要針對黨員干部,也要針對黨員干部的直系親屬,使親屬們意識到他們的親人的工作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從而給他們的工作給予更多的支持和幫助,這樣,黨員干郡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從而加強自律的品格。
總之,只要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各項規(guī)定和措施,矢志不移地走社會主義道路,堅持開展黨風廉政建設,促進黨員干部的再教育和再成長,我黨的風氣和面貌必然會隨之改變,社會主義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法制建設和文化建設也必然能取得輝煌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