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清杰 陶春燕
[中圖分類號]G22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2234(2009)01—0170—01
廣播作為當今四大主流媒體之一,是在現代電子特別是在有線電聲技術和無線電通訊技術的基礎上產生的。和其他媒體一樣,廣播既是時代和社會的產物,又是現代科學技術的產物。廣播節目編輯在適應廣播傳播規律和特征的基礎上,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媒體編輯的工作規律和特點。廣播節目編輯只有嫻熟的掌握這些規律和特點,才能贏得工作的主動權。其規律和特點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要適應聲音傳播規律。聲音是廣播難一的傳播符號。廣播利用聲音符號傳遞信息,聽眾通過聽覺通道接收信息,是廣播與電視、報紙區別的重要特征。廣播將平面文字轉化為有聲語言,通過電波傳送給聽眾。廣播節目中來自播音員、主持人的聲音,來自事件現場的各種背景聲混合在一起,成為廣播節日的重要組成部分,共同架構成廣播節目的支柱。
聲音符號傳播既賦予廣播以方便、快捷等優勢,也給它帶來了不容忽視的劣勢。由于廣播中的聲音是經過電波傳遞的,無論是語言還是其他音響,都與自然形態下的聲音明顯木同,只有與具體的新聞背景聯系起來才能準確的理解其含意。比如,體育比賽時臺上的嘈雜聲,假如不在現場,離開導播的背景支持,很難分清是喝彩還是起哄,容易發生歧義。在廣播中,說話人失去了直接反饋的機會,不可能像日常交談那樣隨時改善表達,及時克服和消除交流障礙。
為此,廣播節目編輯要創造性地運用聲音符號傳遞信息,就必須適應電波傳遞條件下的聲音傳播規律,不僅要充分發揮聲音傳播的優勢,而且必須正視和認真克服它的傳播劣勢。
編輯在處理稿件中,要按,照便于說和聽的要求精心選擇、錘煉語言,善于運用聽眾熟悉、一聽就懂的語言表達新聞內容,切忌玩弄辭藻,故弄玄虛。要恰當運用音響,力求音響既富于特點和表現力,又用得恰到好處,同時注意交待音響的背景(如發生的時間、地點和聲源),按照協調一致的原則處理好音響敘述語言的關系。
播發的稿件力求短小精悍,堅決杜絕空話、套話等繁言贅語,以真實、確切、精彩的新聞事實吸引聽眾進人專注收聽狀態。要按照適合聽覺習慣的方式修改和加工稿件。如敘事多用順敘,少用或用倒敘、插敘結構多用單線,少用或不用多線條交叉的結構方式。
其次,要適應線性傳播需要?!皥蠹堃粋€面,廣播一條線”。廣播以節目面向聽眾,按節目時間的自然流程安排稿件,為讀者提供平面的、實體的“讀物”。廣播只能一句一句地傳送新聞內容,聽眾也只能一句一句的按順序收聽,這意味著廣播聽眾并不擁有選擇收聽時間和局部內容的主動權。報紙、期刊則可以利用版面空間和實體、字號、花邊、線條等手段強調特點、引導閱讀,讀者也享有選擇閱讀時間和內容的充分自由。電視雖然也是線性傳播,但它是圖像線與聲音線相互配合的雙線傳播,與廣播的線性傳播也有區別。
廣播這一線性傳播方式,對編輯工作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廣播編輯要按照發稿順序精心選擇頭條,同時要為頭條選擇或撰寫配套稿件,借以發揮頭條帶動整個節目的作用。與此同時,要恰當配置稿件,不僅考慮上下稿件內容的關聯性,而且講究形式多樣性,力求長短相間、繁簡有致、節奏和協、氣氛協調,使節目有既豐富多彩、悅耳動聽,又脈絡清晰、層次分明的整體感。要注意協調口播新聞稿、錄音報道的比例和播出位置。錄音報道再現能力強,但不易精煉,在一次節目中不宜太多、太集中,制作力求精致。
在播出時間較長的節目中,除把最重要、最精彩的節目放在頭條外,適當適用廣播電視常用的“峰谷”編排手法,既把比較重要和富于吸引力的報道適當分散在同一節目的不同時間段里,然后以它們為中心按重要性或吸引力遞減的原則配置相應稿件,形成若干類似高峰、低谷逶違連綿的播出單元。這種編排有利于形成若干個收聽高潮,讓整個節目波瀾跌起,保持對聽眾的持續吸引力。
最后,要適合聽眾接收狀態。廣播聽眾在稍縱即逝、不能局部選擇的條件下收聽,多數人處于被動的半接收狀態。這與電視觀眾基本相同,與報紙、期刊讀者顯然不同。報紙、期刊的讀者可心主動選擇閱讀時間和內容,也可以選擇或謝覽,或細讀,或反復推敲的閱讀方式。如果說媒介的傳播方式決定了受眾的接收方式和接收狀態,那么受眾的接收心理和接收狀態也必然影響包括編輯在內的媒體日常運作。從這個意義上說,適應聽眾的接收狀態,通過對稿件和節目的處理,吸引聽眾進入主動,專注的接收狀態,既是廣播編輯工作的目標,也是其重要的工作特點。
廣播節目編輯要處處為聽眾著想,千方百計為聽眾創造便于收聽、易于收聽、易于理解的條件。編輯所撰寫的新聞提要和串連詞要能夠充分引導收聽,使受眾強化印象和加深對報道內容的理解。編輯要善于按“聽”的要求處理背景材料。包括:力求簡明扼要,防止喧賓奪主。沖淡以至淹沉主要事實,為聽眾理解節目的最佳狀態創造條件;盡可能圍繞有關事實支持背景,防止相互脫節或割裂,廣播編輯要善于處理稿件內部的繁簡關系,既要防止拖泥帶水,節外生棱,又要把重要內容,關鍵性新聞事實交待清楚。
廣播編輯工作的上述特點,既適應聲音傳播規律、適應線性傳播需要、適應聽眾接收狀態,彼此之間相互滲透,是一個遞進式的有機整體。只有全面把握這些特點,才能做好編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