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結合大班語言教育的目標和我班幼兒發展的水平,近期,我班舉行了“故事大王”的評選活動,給幼兒創造了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幼兒與教師、同伴講述,發展了幼兒的語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案例描述:
在故事講述比賽中,我請王悅小朋友來為大家講故事,剛講了一會兒,武靖程就開始抗議起來:“這是她自己編的故事,不是書上的。”頓時,也有幾個小朋友開始附和起來:“就是,我也從來沒聽過。”“編的也可以,……”正講得眉飛色舞的王悅突然臉紅了起來,聲音也越來越小,并不時地用膽怯的目光看看我,眼睛里充滿了無助。
我趕緊蹲下來抱住她并安慰起來:“沒關系,老師相信你。”于是,我問道:“你們知道安徒生爺爺的故事是怎么來的嗎?”孩子們搖搖頭都充滿好奇地看著我。
“其實,這些好聽的故事是安徒生爺爺經過動腦筋勤思考編出來的。”聽了我的話孩子們都安靜了下來,我趕緊趁熱打鐵:“那你們覺得什么樣的故事才是好聽的故事呢?”
“聲音要洪亮”、“表情要好看”、“動作要優美”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地開始議論起來……
“那你現在能知道王悅小朋友的故事好不好聽?”孩子們搖搖頭。“那讓我們來聽聽吧!”王悅小朋友馬上又恢復了剛才的精神勁,一本正經地編起了故事,還不時地加上了自己的動作……而下面的小聽眾呢,也因為從來沒聽過這樣的故事,此刻卻充滿了焦急與等待,聽得更安靜了。
案例分析:
因為這是一次故事比賽,孩子們對這個活動都很感興趣,也很重視。同時,大班孩子對故事的評價也有了自己認可和支持的標準,所以當發現王悅小朋友在自己編故事時,便忍不住抗議起來。王悅小朋友思維比較活躍,平時非常樂于發表自己的意見與主張,并且能用自己的已有經驗編講故事,所以,能有大膽編講故事的想法,也有編講故事的能力。
《綱要》中指出:“要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自己長處和獲得成功的機會,增強其自信心。”所以,我先對王悅小朋友編講故事的行為和想法給予了肯定與鼓勵,讓其保持足夠的信心來參與這個活動,然后,通過與幼兒討論、集體決議;為王悅小朋友創設了一個寬松、自由的環境,使她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在整個過程中,小朋友轉變了自己對“故事大王”的評價標準,提高了幼兒對故事的鑒賞能力,也促進了幼兒的語言發展能力。
當然,也由于教師急切地想保護幼兒的自尊,支持幼兒的想法和舉動,所以,當聽到王悅小朋友的聲音越來越小時,忍不住當起了“法官”調節幼兒的抗議,沒有及時地發現并生成幼兒自我解決問題的契機,沒有進一步激發幼兒去獨自解決突發問題,也就失去了一次在各自原有水平上進行建構的機會。
案例反思:
一、全面貫徹理解《綱要》精神,促進幼兒語言發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流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所以,就應該為幼兒創設一個支持性的語言環境。
組織好滲透性語言活動,促使幼兒在真實而豐富的情境中,在環境的刺激和強化作用下,動嘴、動腦,有話可說,有話愿說、有話敢說、有話會說,成為積極參與語言的加工與創作者,從而發展語言能力。幼兒的語言發展有著共同的規律,也有著個別差異,仔細研讀新《綱要》,我們可以發現新《綱要》中指出:“幼兒語言學戲劇有個別化的特點,教師與幼兒的個別交流,幼兒間的自由交流,對幼兒語言發展具有特殊意義。”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就要從滿足幼兒個別需要的情況出發,創設支持性環境,教師要通過觀察、記錄、傾聽等方式,發現某幾個與其他孩子群體有差別的孩子,及時調整自己啟發幼兒的指導語,讓他們獲得更適合的學習機會、學習空間。
二、創設支持性語言環境,激發幼兒對語言活動的興趣。
(一)教師首先要做個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和傾聽幼兒的談話,對和幼兒語言發展的相關信息進行敏感的捕捉,這不僅是創設良好的支持性環境的基礎,也是幼兒教育更合適的語言學習的條件和保證。
(二)為幼兒提供多層次、趣味性和多樣性的材料,創設豐富的區角吸引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激發他們的活動興趣。每天讓幼兒有自由的時間、空間去選擇喜歡的區域,使他們在自主、自由的氛圍中,成為主動的學習者和建構者。如:閱讀角、故事創編角、故事表演區、新聞小天地等,使幼兒在看、聽、想、講中積累語言經驗。
三、努力整合各方面的教育力量,提高幼兒語言發展水平。
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等各方面能力的發展密切相關,因此,我們要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擴展幼兒的經驗,提供促進幼兒語言發展的條件。
(一)幼兒園以外的生活同樣豐富多彩,能為幼兒提供了發展言語能力的良好資源。如果能使幼兒在幼兒園所學的交往經驗,在家庭生活中得到鞏固和強化并恰當地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則能更好地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如;在可能的情況下,多帶孩子到朋友家串串門,經常帶孩子外出郊游,讓孩子學著招待來訪的客人,讓孩子嘗試購買日用品等,通過這些方式,使幼兒不僅會用語言與不同的群體交往,而且樂于與人交往,與人溝通,這才是我們發展幼兒言語的真正目的。
(二)充分發掘社區資源,整合社區教育的力量。
社區是現代孩子生活的大環境,是促進幼兒語言發展的又一資源。我們要有意識地充分利用社區教育資源,讓幼兒融入到社區這個大環境中,與社區中的人和物充分接觸,了解成人的勞動。社區的分工與合作,增進了幼兒對自身、他人、社會的理解,獲得了生活經驗和社會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