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老子說:“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成于細。”細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教育的質量,體現著一個教師的教育理念。幼兒園的保育工作,能像教育工作一樣,做得一絲不茍,精益求精,那也會成為一個園所的風景線。只要做個有心人,你會發現,工作中有很多保育細節值得關注。
一、服藥細節
自帶藥品做張表:有時家長會從家里帶來藥品讓老師給孩子服用。雖然園部規定過家長從家里帶來的藥品都要寫清楚幼兒姓名、服法,但總有家長會忘記寫,甚至還有的家長把藥品往孩子書包里一塞忘了告訴老師,事后還反來責怪老師沒給孩子服藥。為了服藥安全,避免漏服、誤服,我們班給家長自帶藥品做了一張登記表,請家長把幼兒姓名、藥品名稱、服法登記入表,這樣服藥時老師就有據可查了。
服藥環節有講究:每次接收孩子的藥品或給孩子服藥時,我都要看一看藥袋,看看藥袋是否寫有幼兒的名字、服用方法。我發現有的藥品袋很光滑,寫不上字,即使寫上了,一會兒工夫就字跡不清楚了,碰到這樣的藥袋我就在上面貼標簽,把字寫在標簽上就好保存一些。還有服藥時要準備一些喝牛奶的吸管,碰到給幼兒泡沖劑時,拿一根吸管幫孩子攪一下,讓沖劑完全溶解,這樣即保證藥性,又衛生、方便。
二、進餐細節
心理暗示提胃口:有一次,伙房燒了“海帶子排湯”,據我對孩子的了解,這道菜有很多孩子不愛吃,于是,我故意聞了一下菜,深呼吸一下后說:“哇,我最愛吃這個菜了,吃了它,我的脖子就會細細長長像天鵝,要是不吃它,我的肚子會粗得像河馬。我知道你們也很喜歡吃的,多吃一點,讓大家看看誰的最美的天鵝。”真棒,孩子們把海帶都吃掉了。所以,碰到孩子不愛吃的菜,老師要多給孩子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
冬季進餐關門窗:冬天天冷,一會兒工夫幼兒的飯菜就會涼掉。除了督促幼兒趁飯菜熱的時候快吃外,老師要把室內的門窗都關起來,這樣相對飯菜會涼得慢點。
三、安全、健康細節
提醒幼兒挽褲腳:雨過天晴,塑膠地上有點潮濕,我帶孩子去玩。一會兒工夫,有的孩子褲腳濕了一大半。仔細觀察、分析,發現這些褲腳濕掉的孩子褲子都比較長,褲腰拖在地上了,褲腳邊濕了之后水往上滲,就濕得更多了。考慮到孩子的健康,以后碰到地面有點潮濕時,要提醒小朋友,長的褲腳要卷起來。
洗手之后查衣袖:冬天,每次洗手前我們老師都會提醒孩子挽袖子,對能力相對弱的幼兒及比較難挽的衣袖,我們會適當幫助;洗手后,我們老師也會提醒幼兒把衣袖拉下來。不過,我要說的是:雖然孩子自己把衣袖拉下來了,但有的孩子只會拉下外套的衣袖,棉毛衫還是會縮在里面,這樣孩子會不舒服。因此,洗手后老師別忘了檢查一下孩子的內衣衣袖。
幼兒指甲要剪圓:每周幼兒來園,我們都會檢查幼兒的指甲,遇到指甲長的我們就會馬上給孩子剪掉,這樣孩子間一旦發生糾紛打鬧,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抓傷。不過,有一次,還是發生了抓傷的事。我很納悶,指甲剛剪過怎么還會抓得這么歷害,仔細一看,是老師剪的不夠好,可能老師是分兩邊剪的,中間留了尖尖的一點指甲像一根針,這比不剪更危險。因此,給孩子剪指甲的時候一定要把指甲剪圓。
只有我們真正關注了細節,保育工作才能做得扎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