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這種教育手段與其它教育手段有著無法比擬的優點,特別是多媒體集圖、文、聲、象于一體,提供人機交互功能,使靜止的圖文視聽化,復雜的內容簡明化,抽象的思維可視化,知識的發生過程化,從而為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帶來了新的氣象。下面我就幼兒園藝術教學活動方面談談適時應用多媒體的幾點優勢:
一、多媒體技術與音樂教學有機結合,教學更加豐富多彩。
運用多媒體技術手段,讓幼兒在音樂學習時,很方便地對圖像、聲音、色彩等信息進行存儲加工、變換,更好地將各種信息結合在一起。如:大班音樂活動<小鼓手),為幫助幼兒理解并記住歌詞,提高幼兒意義識記的能力。根據歌詞內容設計電腦動畫,當唱到“我是一個小鼓手”時,屏幕上出現一位小朋友,面前放著一面大鼓,手拿鼓槌。唱到“敲起大鼓咚咚咚”,屏幕上的小朋友做敲鼓動作。唱到“太陽聽了微微笑”屏幕上出現一個太陽寶寶面帶微笑。唱到“花兒所了點點頭,小鳥聽了跳起舞,小朋友聽了多高興,”屏幕左下方出現幾朵擬人化的花朵在微笑著點頭。天空中的小鳥在飛來飛去,擺著各種各樣的姿勢,小朋友一邊拍手一邊唱歌。這樣,幼兒一邊看畫面,一邊就很容易回憶歌詞,隨音樂跟唱,進而有效地激發幼兒用動作來表現音樂作品的靈感。又如,狐貍在兒童心中是一個反面角色,在舞蹈教學中,模仿狐貍走時,事先讓幼兒觀看有關狐貍的動畫片,如《狐貍和烏鴉》、《兩只笨狗熊》,讓幼兒對狐貍尖嘴、長尾巴的形態特征和狡猾的內心特征有了明確的認識。在模仿時,幼兒很容易地掌握其特征,將右手五指伸直撮起放在嘴唇前,左臂放在身體后做尾巴,同時突出它狡猾的性格特征,而采用扭曲的弓箭步加擰身和頭的轉動,眼睛的窺視來表現。通過觀摩,獲得對此類舞蹈更全面準確的認識,也是對教師個體動作有局限的一種彌補,而且可以拓展幼兒的視野,使之感受優秀作品的藝術魅力,提高幼兒對舞蹈的創造能力。
二、靈活應用多媒體技術,提高美術教學效果。
用多媒體克服時空限制、進行真實再現,讓幼兒進一步了解那些難以直接接觸和觀察的事物,不斷豐富幼兒的認知經驗,進一步豐富幼兒的創作的內容。如:大班創造性繪畫活動《多彩的海底世界》,幼兒通過錄像、制作的動態“海底世界”,對色彩繽紛的海洋魚類、珊瑚等海底景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因此有了一定的認知經驗,各式各樣的魚在海底游來游去,自由“舞蹈”,千姿百態,同時配上歡快活潑的音樂,孩子們感覺到大海似乎就在他們身邊,使孩子們對深海的魚有了一定的表象,創作欲望劇增,從而創作出一幅完美的圖畫,從而拓展了幼兒創造性繪畫的空間。
三、巧妙應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幼兒積極參與體育游戲。
游戲是幼兒的生命,幼兒游戲,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多方面的增效體育游戲的效果。如在大班游戲《炸碉堡》中,先讓幼兒觀看戰場上解放軍奮勇炸敵堡的錄象,引導幼兒感知體驗,在進場時播放《解放軍進行曲》,孩子們各個精神振奮。游戲過程中,繼續播放解放軍奮勇炸敵堡的轟炸聲,孩子們在這種音樂氛圍中勇往直前,炸“敵堡”時勇敢、投入。像此多媒體手段的應用,不但渲染了氣氛,而且調動了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和濃厚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