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九月,又一批幼兒瞪著懵懂的雙眼,在家長們的不舍與期盼中跨入了幼兒園的大門,勇敢地邁出了他們人生征程中的第一步。筆者在對小班新生家長的調查中發現:許多小班家長對孩子在幼兒園的午睡很不放心,覺得班上幼兒人數多而教師數量少,加上小班幼兒的動手能力不強,普遍認為孩子在園脫衣午睡時容易受涼。的確,小班幼兒的午睡也讓剛接手小班的老師們頗感費心又費力,但是,午睡作為幼兒園一日生活的一個重要環節,這一環節管理的成功與否代表著一個班級。甚至是一個幼兒園的保教質量水平。
要想將小班幼兒的午睡管理做好,筆者覺得必須做好以下三個環節:
一、午睡前的充分準備
1.保證午睡間溫度適合幼兒午睡
午睡間的門窗,上午必須開著通風,讓室內空氣對流。在幼兒散步時,保育老師需提前幾分鐘將門窗關閉,保證室內溫度控制在幼兒感覺舒適的范圍內。到了大冬天或大夏天,提前將室內空調打開調至適宜幼兒午睡的溫度。
2.養成睡前小便的良好生活習慣
教師帶幼兒散步回來時,可采用游戲的情境,如讓幼兒學“小貓”輕輕地走進活動室,用溫柔的聲音提醒幼兒:“小貓寶寶們,快去小便!”這樣,幼兒會在游戲的情境中很主動地去小便。日復一日,幼兒就會養成睡前小便的好習慣。
3.注重幼兒自我服務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現在的幼兒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是全家的“軸心”,家人都圍著他轉,而在幼兒人數較多的幼兒園里,這點是不可能做到的。為了培養幼兒自我服務意識和能力,筆者就在自己所在的小班進行了如下訓練:剛開學小朋友的衣服不太多時,筆者就在“班級博客”和“家長園地”上發出通知——要求家長在家讓孩子學會自己穿脫褲子和鞋子。隨著天氣轉涼穿衣數量的增加,班上幼兒進入午睡間后就會自己主動地將鞋子、褲子脫好,然后坐在被子里等老師幫忙脫套頭的上衣。這樣的措施實施后收效明顯,許多在家里嬌生慣養的孩子也學會了基本的脫衣技能。隨著幼兒年齡的增大,再逐步提出更高層次的要求。一學期下來,班上幼兒的動手能力與自我服務能力明顯增強,家長也普遍反映幼兒在家的表現和進步也同樣讓他們感到驚喜!
4.營造愉悅、輕松的睡前氛圍
在幫助幼兒整理好被褥后,教師可以用輕柔的聲音講2到3個“睡前小故事”或者放些輕音樂以促使幼兒在愉悅、輕松的情緒中不知不覺進入夢鄉。
二、午睡中的及時調整
1.午睡間空氣的及時更新
在幼兒入睡后四十五分鐘至一個小時左右,值班老師應將門或窗稍開(不可形成對流),使混濁的午睡間有新鮮的空氣進入,從而使幼兒的睡眠質量更高。
2.時刻關注每個幼兒的冷暖
由于每名幼兒的教養方式和身體素質是有差異的,所以要求值班老師要密切關注每個孩子的午睡動態。有的幼兒剛入睡時易出汗,這時可給他少蓋點,等到幼兒不流汗時就要及時將被子完全蓋好;有的幼兒翻身時容易將被子蹬掉,這時就需要值班老師及時蓋上被子,以防幼兒著涼。
3.幫助幼兒曬鞋子
若天氣晴朗、干燥,值班老師可在幼兒全部睡熟后,將幼兒的鞋子放到走廊里曬一曬、吹一吹,既可以保證午睡間里沒有鞋臭味,又可讓幼兒起床后穿上干爽、舒適的鞋子(曬鞋子的工作也可在班上幼兒完全適應了幼兒園生活后,請能力強的幼兒在午睡前將鞋子擺放到走廊里。)
4.關心班上的特殊兒童
每個班上難免有極個別的特殊兒童,如幼兒有尿床的壞習慣,老師可在午睡當中提醒其小便,從而保證孩子能夠安心地入睡。
三、午睡后的跟進措施
1.提醒幼兒起床后小便、喝水
經過一個中午的午睡,幼兒肯定會有一次小便,而且需要及時補充水分;所以教師要及時引導、提醒每名幼兒,起床后要先小便后喝水,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2.整理衣物“一個都不能少”
因為幼兒的衣物有些是幼兒自己穿的,且起床后又去小便,所以及時幫助幼兒整理衣物是非常重要的。筆者所在班級的做法是:一名教師和保育老師在午睡室繼續幫幼兒穿衣物,一名教師坐在盥洗室通往活動室的門口,幫幼兒一一整理衣物,保證孩子穿戴整齊地走進活動室進行區域游戲。
3.午睡間的通風、消毒
當所有的幼兒離開午睡間后,及時開窗通風、對流,并按幼兒園的規定將班級消毒機設置好,每天夜間定時對午睡間進行消毒,從而更有效地保證幼兒的身體健康。
幼兒是稚嫩而脆弱的群體,在幼兒園需要得到保教人員的關心和照顧,尤其是小班的幼兒。只要我們幼教工作者多做有心人,將幼兒在園的午睡管理做得更科學、更有效、更精致,使幼兒在園的健康得到保證,這樣就會大大減輕小班家長們的擔心和憂慮,而且無形中也提升了一個幼兒園的整體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