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親從小就教育我們:天上不會掉餡餅,這個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早餐。也許是受傳統教育至深的緣故,我對炒股一直存有偏見,總認為炒股如同博彩,不同于種瓜得瓜春種秋收的農民,也不同于朝八晚六揮汗如雨的工人,是一種功利性很強的投機行為。所以面對它,我時常是隔岸觀火,不為所動。
俗話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微風徐徐,首先來自于一位跟我一塊出道的商業朋友。此君曾有千萬身家,過去曾得過我的幫助,但因投資不慎,一夜回到了“解放前”。后來他改行做房地產中介,也僅僅混個溫飽而已。一年多不見,前兩天,這位朋友卻突然衣著光鮮地帶著位漂亮的女秘書來到我的辦公室,見面就說要請我到高檔酒樓吃糖心鮑魚和大鯊翅。還說,要請我牽線,購買我單位旁邊的一所民營大學……
我頓時瞪大了眼睛:你小子搶銀行了?朋友連忙解釋說,是最近炒股賺了大錢。原來,他在做房產中介時,借朋友的十個門面做抵押,貸款三百萬元用于炒短線股票,一年多凈賺好幾千萬。接著,朋友便不停地慫恿和蠱惑我跟他一道“下海”。他說,現在是全民炒股,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撿錢”機會。甚至還說,你手上有一百萬、一千萬,如果不到股市去翻一番,就等于白白失去了成百上千萬,云云。
我感覺到我的心微微跳動了一下。緊接著,我又問:“都說股市風險大,你就保證不會虧?”朋友對我的提問似乎早就胸有成竹。他說,目前有兩只強大的手掌在烘托著股市。一是居民儲蓄、實業、外資、借貸資金大量涌入,給股市不斷“抬轎”;二是股市關乎國計民生,奧運舉辦在即,政策只會合理引導,絕不會強硬打壓。加之宏觀經濟向好,上市公司業績頗佳、人民幣預期升值;物價指數又居高不下、房地產與基礎產業降溫、投資渠道受限、銀行利息少得可憐……如此這般,正是“下海淘金”的絕好時機。
朋友的一席話,似乎有些抽直了我先前一直存于腦海中的疑問號。乃至于,就在朋友跨上新款寶馬車絕塵而去的那一刻,我腦海里重現的卻是他一年多前外出搭乘“摩的”的狼狽相。當然,也有一種愕然、羨慕、想趕、想超等復雜的情感。
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畢竟,我乃凡人一個。當你的身邊許多親戚朋友、同事領導,還有小商小販都均在談股論金,甚至打開當日報章雜志和電視廣播也均是連篇累牘地大談熱議股票、基金行情的時候,置身其中,耳濡目染,不受誘惑也難。
于是,我有些按捺不住,開始了一場與“股票美女”浪漫而又艱辛的約會。就是這時,我的手機飄進來一位股市朋友的短信:“起來,還沒有開戶的人們,把你們的資金全部投入誘人的股市,無產階級到了最發財的時刻,每個人都激情地發出買入的吼聲:快漲快漲快漲!我們萬眾一心,冒著被套的風險,錢進、錢進、錢進進!”
財富的芬芳,股票的誘惑,正有如一位先賢所說,人之趨利如水之走下,四方無擇也。
一
我是2007年4月猶豫再三后才“撲通”一下跳到股海里的。
初涉股市,我如同一頭初生牛犢,按“長線、中線、短線”的“三三制”配置,選了三只股票,一口氣各買了十多萬股。當時,第一個感覺就是痛快,幾百萬資金,網上交易,只敲了三次鍵盤,前后不到10分鐘!
交易結束,體會最深的就是,如果真要讓我背著半麻袋血汗錢,一張張往股海里數,也許絕對不會那么爽快和過癮。賺錢無疑是快樂的,但大把大把地將錢花出去,我感覺也有一種快樂。當然,賺了固然快樂。但虧了,那種痛苦也是刻骨銘心的。將“痛并快樂著”這句話用到炒股中來,也許再也恰當不過了。
然而,興奮還不到一日,第二天,上證指數出現了上下265點的大幅震蕩,單日跌幅達4.52%??蓱z,我日前進去的三只股票,幾小時不到便縮水二十多萬。望著昨日還“紅旗飄飄”,今日卻一片“綠草茵茵”的電腦屏幕,我對“翻手為云,覆手為雨”這句成語有了驚心動魄的認識。
想不到,過去形容別人“背時”,涉及到股票的幾旬經典話語,也有些印證在我的身上。記得這句話有兩個版本。其一:跳舞跳成老公,買房買成房東,炒股炒成股東。其
情人被撬,小金庫被盜,股票被套,生個小孩像領導。
面對“股票美女”的當頭“棒喝”,我唯有靜心等候了。好在“下?!敝熬妥龊昧藘墒譁蕚?,所以在當日股市降到最低點時,我還無知無畏地傾其所有,狠狠地“抄底”了一次。難怪股神巴菲特對繼承者的要求是:能夠獨立思考,情緒穩定,對人類和機構的行為有著敏銳的理解力。由此看來,炒股其實重要一點,就是炒心態。
還有,股市成功的口訣中就有:一看、二捂、三聯想之說。所謂的“捂”,就是在股票被套牢時,要有耐心等待。誰能等待,誰就能賺大錢。股市由2005年的一千多點,發展到今天一度突破了六千點就是最好的例證。但事物的發展總會顯示其兩面性,今天的經驗,也許就是明天的教訓。其中,除了有一部分運氣成分之外,主要的還是考你的心智。
果然,股市僅僅過了一天的震蕩,第二天就開始強勁反彈,讓我收復了大部分失地。然而,與“股票美女”初夜的交合,我竟然感覺恐懼遠大于興奮。當時的情景,我就像一只突然誤人人群的猩猩,欲跑不能,想逃無路,只能聽天由命。股票那么復雜,而我卻僅只學會了簡單的買進和賣出。什么K線圖、成交量、交易均線等通通看不懂。為了在實踐中學習,在風雨中成長,我決意仍按“三三制”進行實踐摸索。具體就是:用三分之一的錢買進一些長線股“捂住”不動;用三分之一的錢買進一些有題材的中線股,間或炒動一下;再用三分之一的錢跟風操作,用錢來買教訓,也許更能刻骨銘心,受益非凡。
失敗乃成功之母。短暫的炒股經歷,卻讓我深深地感到:炒股其實也是一項非常辛苦的創造性勞動,它既考智商還考情商;它須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既考分析能力還考判斷能力……總之,它將調動你所有的智慧和才華,是一個人綜合素質和能力的集中體現。其間,還有等待、有煎熬,有播種、有收獲,有歡笑、更有淚水。股市還是中國乃至世界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它強迫你去觀察、去學習。讓你既恨又愛,不能自己。
開弓沒有回頭箭,我唯有邊交學費邊摸索著向前邁進了。
二
“炒股好,炒股妙,炒股如同在火爐上跳?!边@是我自編的一段有關炒股體會的順口溜,它似乎真實而形象地反映了最近我初涉股市的真實感受。
多年的商場打拼,在完成原始積累后,我便“知足知止”,愈發有些懶散和慵倦了。每日上午睡到自然醒后,基本上是辦公室、球場、家里“三點成一線”。晚上,要么跟朋友喝喝茶、斗斗“地主”、打打“拖拉機”消遣一番,要么靜下心來看看閑書,寫點小說、散文什么的……如此循環往復,雖波瀾不驚,倒也樂得逍遙。朋友們笑我是:“每天睡到自然醒,數錢數到手抽筋?!碑斎皇菙凳?、五元,或一元一張的,如果是數100元一張的,顯然太過夸張。這樣的日子,我足足過了近十年。
但自從開始炒股后,我以前有序的生活就開始亂套,似乎活生生地被股票上了一個發條。早晨我再也不能睡到自然醒了,必須趕在八點鐘左右起床,九點半要準時趕到辦公室打開電腦看盤,一直要持續至下午三點股市收盤為止。不知不覺,成了“九三學社”的成員(股市上午九點多顯盤,下午三點收市)。中間也想強迫自己看看書、翻翻報紙,但看一會兒書,眼睛總會不由自主地往電腦桌面上瞟。看看“自選”的個股是升了還是降了。睡了幾十年的午覺,也須改到下午三點半后,打球也只能相應地往后推。打完球又要接著急趕朋友們的飯局,好在一起“談股論金”,交流“心得體會”。
每晚不管多晚回到家里,都要打開書房的電腦看上一兩個小時的股票,分析大盤當日的走勢,搜集網上的各種股評和財經新聞。節假日則會到書店逛逛,購買和搜尋有關股票操作的書籍。半年多來,我閱讀和瀏覽的專業股票書籍不下幾十本。而且,每星期不管多忙,都要定期給晚報寫兩篇我的“股海沉浮”專欄文章。
一次周末,女兒從住宿學?;丶遥魂J我書房,結果讓她看到了驚奇的一幕:她見我桌上的電腦打開的是股票走勢圖,旁邊的手提電腦也是股票行情,書桌前方的電視節目播放的是中央二臺經濟頻道的“證券時間”專欄,MP3鎖定的是股票訪談頻率,連我正在擺弄的兩部手機也是“掌上證券”條目……結果,女兒悄悄退出書房后,便跟她媽媽耳語,說老爸現在成了十足的“股神”——股票神經。
其中,最為郁悶的是,要打許多電話,找多年不太聯系的朋友和領導了解有關股票上市和操作的信息。其間,還會遭到朋友們一陣善意的調侃:“怎么你也炒股呀?”“你現在的生活狀態不是很好嗎?”“賺那么多錢做什么?”那種欲言又止,顧左右而言它的感覺,還真有些不好受。
至于心態更是浮躁得不行。炒股時,炒多炒少,雖然開始時自己就給自己確定了一條經濟底線,但在實際操作時卻總是想突破“股金防線”,看到所謂的好股,總恨不得傾其所有,炒個痛快??吹綕q一點,似乎永遠沒有滿足,恨不得天天都是漲停板,時時都是“飄紅”一片。遇上跌停,或剛出完“貨”,被賣掉的股票卻一路攀升時,則時常會后悔得不行。當時的心態真有些與賭徒無異。
如此這般,生活中像我一樣被股票所炒的人肯定還大有人在。與其說人在炒股,還不如說股在炒人更為合適。所以,無論贏也罷輸也罷,賺也罷虧也罷,總之被動的感覺總歸是不好。直到現在,我才仿佛理解朋友們在得知我炒股后,給我的許多善意提醒。其中,我還收到了_位剛認識不久,在證券公司做經理的朋友的來信。他是在報刊上看到我的一系列文章,知道我是一位兼職作家之后,才給我寫信的。他在信中說:但愿您不要在炒股這方面花太多的時間,我不愿一個作家的心境被股市所擾亂。
三
應該說,這是我參加工作二十多年來第三次如此鐘情于一項工作。第一次,是當兵到上學,后來提干的六年,為了改變自己的處境,我也曾如此努力和著魔過。記得當初自己愛好文學,而部隊卻重視新聞報道工作。新兵訓練結束,在自己成為團部的專業新聞報道員后,便痛下決心,發誓要通過手中的筆來改變自己的人生和命運。于是,我每日上午下連隊采訪,下午專門研究和分析各種報紙,晚上常常通宵達旦地寫稿。六年時間我寫出了上百萬字的各種題材的新聞稿件,硬是將右手握筆的食指磨出了一層厚厚的老繭。第二次是1996年下海經商創業,前后也有六年時間。印象中,最辛苦的是與第一軍醫大學合作辦學那陣,當時合同是三月份簽的,九月份就要開學,前后只有半年時間,而我卻要在一片荒地上建起一所占地近三十萬平方米的專業軍事學校。每天,我早晨六點鐘到工地,晚上兩點鐘離開,中午小睡一會兒,一天睡眠不足四個小時。半年后,學校建好,自己卻瘦了整整十斤。第三次就是迷戀股票了。
但踏入股市后,我便發現,無論是從身體的錘煉,還是精神的磨礪,這次都遠超當兵和創業的時候。用一句古話說,那就是: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在股市,容不得你半點松懈和懶惰,如果哪日你有所遺漏和疏忽,立馬就會遭到股票市場無情的“經濟懲罰”。為此,行內有位資深的股友提醒我:股海泛舟,你只能把股票當成情人,千萬不要和股票“結婚”。不然,你這輩子就不得安寧!
實踐證明,你抱著閑時、閑心、閑錢的心態和條件玩玩股票未嘗不可,但要專情于股票,特別是想成為股市的常勝將軍,你必須窮盡你生命的所有!因為股票沒有學校,誰也別想從股市學校畢業;因為股票每天都是新的,你永遠不能用老的經驗和眼光去操縱它;因為股票戰爭常常烽煙四起,拼殺無常,你必須時刻處于一級戰備的臨戰狀態。一本《股票高手》就曾記載了幾十位職業炒股手的血淚史和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的辛酸史。加之,我本文科出身,讀書時就嚴重偏科,數理化不好一直是我的心病,即使后來經商,一看到數字我也仍是頭疼,看到K線圖上來來回回織成的“蜘蛛網”,腦袋更是一片空白。盡管如此,我仍集中精力和心智與“股票美女”捉迷藏、打游擊,不斷地打虎開道、滾石上山。
然而,就在我初入股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第一境界,進入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第二境界時,開始有些猶豫,有些惶惑,有些停滯不前了。我開始懷疑自己當初義無反顧地進入股市的選擇,甚至后悔與股市結交——因為,我曾十分滿意進入股市前的生活狀態;因為我不想股市太多地影響我淡定的生活和與世無爭的心態。我常想,如果時光倒流二十年,我尚是一文不名的窮小子的時候,也許會克服一切困難,窮盡我生命的所有。然而,就目前的處境,我是作為朋友眼中的“成功人士”進入股市的,所以我才猶豫、惶惑、舉棋不定……人生的意義,不在于官位的高低、金錢的多寡,而在于滿足了作為一個正常人基本的物質生活要求后,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能找到心靈安適的地方。誠然,和“股票美女”的纏綿,也一度是我想做的事,但她讓人太苦太累,一輩子就這樣錢來錢去,顯然不是我的初衷;至于說到有意義,那就差得更遠了。雁過留聲,人過留名。當一個人百年之后,留下的僅是一堆金錢,也許那也稱不上是一段完美的人生。
四
現實中,真正讓我的思想產生改變的,是去年國慶前游歷了佛教名山五臺山之后。我的五臺山之旅,最后一站到的是離五臺山臺懷鎮三點六公里處的鎮海寺。該寺院坐西朝東,背靠蜿蜒起伏的金閣嶺,面臨奔流不息的清水河。相傳,康熙的父親順治皇帝就是在鎮海寺出家的。望著寺僧們低回的念誦,山溪水涓涓的流淌,天際間鴉雀的呢喃,還有繞梁三日不絕的《大悲咒》音符……那種幽靜,那種空靈,勾人神魂,讓人頓生無限的感懷——一個擁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皇帝一夜之間都能六根清凈,皈依佛門,我等凡夫俗子,又何必為了股市的方寸之得失擾得心煩意亂呢?
因為悟道,所以慈悲;因為有感,所以恒定。
于是我開始了醒悟,開始了反思。我渴望回到我以前向往乃至已經擁有的生活狀態——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豈不快哉!我想起了一位十分敬重的外國文學前輩——出生于俄羅斯的文學大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段人生經歷。一段時間,這位大師也許是“是男人都有三分賭性”在作祟,也許是清貧苦澀的生活壓抑太久想追逐瞬間即得的“紙上富貴”,也許還有別的什么。有一天他狂賭了一夜,賭輸了所有的錢。天亮時,這位大師跪在妻子和上帝面前,無限痛心與懺悔……之后,他便回到書房,沐浴焚香,潛心寫作,最終創作出了偉大的作品,成為杰出的文學大師。
此時此刻,我也想在上帝的面前虔誠地跪下,不再想做一個念動咒語喊一聲“芝麻開門”,便能富貴的“阿里巴巴”,還想回到我以前自然的生活狀態,追尋一片心靈安適的歸宿。
股海無邊,心平是岸。
調整好心態,當我以淡定的心態再觀股市時,我似乎頓生一雙慧眼,看出了中國股市在發展過程中種種不盡人意的缺陷和弊端。其中,有證券監管部門的反應遲鈍,有制度的缺失與滯后,有上市公司的短期行為,有機構的貪婪,更有散戶股民的無奈與血淚。譬如,上證指數從2007年的10月16日見頂6124點后,股市就一路直瀉,僅半年多時間,曾一度跌破3000點。盡管后來政府宣布降低印花稅,股票開始了拉升,但政府應怎樣扶持中國股市健康穩定地發展,如何防止股市中上市公司的惡意圈錢,如何防止股市中的“大小非”減持,如何有效地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等問題上,并沒有拿出幾個像樣子的“紅頭文件”。盡管管理層一再聲明,要讓中國股市擺脫“政策市”的味道,但事實上“政策市”的烙印卻越來越深。對此,有位財經作家在他的一篇題為《有“半夜雞叫”就該有“雄雞報曉”》的文章結尾針對證券監管部門官員的不作為,曾十分沉重地寫道:“同志們,醒醒吧,你們已沉睡得太久了,人民真的很生氣了?!绷钊诵乃岬氖牵档陀』ǘ惡蟮墓墒胁]有反彈多久,僅一個來月時間,上證指數又跌回到了2800多點。
雖然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也包括我在內的億萬股市朋友在樂此不疲地追求證券市場的“紙上富貴”,但現時的證券市場似乎被產業資本所主導,形成了一種從沒有過的新的生態圈。上億中小股民是草,機構是羊,產業資本是狼。所謂的產業資本,就是指能夠再造兩個中國股市的“大小非”。他們一方面在二級市場大規模高價減持,一方面對自己利益相關人定向低價增發,或者高價公開增發,謀取暴利。
教師出身的黃先生最近被應聘到一個私募基金公司做操盤手。因新來乍到,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按照經理的吩咐掛單。他說,自己的工作雖然簡單乏味,但卻要心狠手辣,還要泯滅良心。開始時,他們會找一些交投清淡的股票,然后暗暗吃貨。吃到一定階段的時候,經理則會拿出一個從電腦中搜集到購買此股的股東名冊給他們,然后吩咐他們要把這些人清理出局。于是他們就開始不停地掛上賣出的大單,當然目的不是賣出股票,而是造成恐慌性拋盤,讓技術指標走壞,讓散戶拋掉股票。當技術形態完全壞死。散戶基本跑掉后,他們才開始拉升,并迅速修正技術形態。只要在盤中花點資金拉出幾個快速上攻,馬上就有眾多的散戶追捧,然后再順水推舟一番,股票基本就漲停了。整個過程,機構均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和資金。
至于談到機構怎樣出貨,黃先生說,因為現在的散戶風險意識比較強,一有風吹草動則馬上出逃。這個時候他們往往會改變手法,在大盤調整的時候順勢調整,等到大盤企穩的時候,把形態修復得很完美,請分析師發表幾篇推薦文章,上幾次電視,讓散戶認為即刻要展開二次拉升,繼而瘋狂進貨。這個時候,機構正好在暗暗地派發盈利豐厚的籌碼,把成捆的鈔票裝進自己的口袋。
從奧運會開始一直到結束的很長一段時間,股市仍在成交的地量中振蕩低位運行,大多數股民也均將前段的盈利賠了個精光。我的手機在這一段時間也連續收到幾位股市朋友發來的同一內容的短信:“近期不要進入股市,否則寶馬進去自行車出來;西裝進去三點式出來;老板進去打工仔出來;博士進去癡呆出來;姚明進去潘長江出來;鱷魚進去壁虎出來;蟒蛇進去蚯蚓出來;牽狗的進去被狗牽出來!”可夢想等到股市反彈、等待手中的股票解套、等待紙上富貴的人們,仍舊心存幻想,仍在樂此不疲地在拼殺和博弈。
我曾把追逐紙上富貴的股市,比喻成一場曠日持久的馬拉松賽。
你剛上路,還一眼望不到頭。
(選自2008年第11期《美文》) 原刊責編 穆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