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笑老師認為,兒童畫的意義并不在于操作技巧,兒童美術(shù)課或者更廣泛地說藝術(shù)課,其重大意義就在于它是對于孩子進行情感教育和個性培養(yǎng)的一個窗口和最佳通道。
1 學美術(shù)不是學技巧
張笑老師說,有些家長是以投資的觀念送孩子學美術(shù),與其說是學美術(shù),還不如說是學技巧,畫個什么東西,越像真實物品,家長就越覺得畫得好。東家的姑娘鋼琴考了八級,西家的小于二胡也考了8級,可自己的孩子只是不停地畫呀玩呀的,仿佛一事無成。說這些家長的教育觀念是投資和買賣觀念一點也不過分。
2 坐不住就坐不住
小孩子,天性如此。坐不住就隨他去,他的好奇可以在任何角落隨意施展,他總能找到比較感興趣的地方。張笑老師說這樣的做法并不是放任。假如給孩子一把剪刀一張紙,小小的他肯定剪得一塌糊涂,這才叫放任;我會剪一疊紙條,讓孩子拿PVC小管把紙條卷成筒,然后教他制成一把小椅子或者小桌子。指示一個方向,然后鼓勵他探索。
3 不干表揚一小撮打擊一大片的事情
張笑從來不給孩子評等級,更不發(fā)小紅花:“藝術(shù)有什么一二三名的?”他說自己從來不干那些表揚一小撮打擊一大片的事情。
用藝術(shù)教育這個通道呵護兒童寶貴的天性和潛質(zhì)到底有沒有作用?張笑老師說,那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之后才能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