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盛世買古董,亂世買黃金,古董收藏這玩意,也就是經濟繁榮大家有錢沒事干的時候時興談這個,現如今,人人都在擔心會不會裁員,會不會減薪,公司會不會倒閉,再看到《鑒寶》節目里,一塊石頭吹上了天,動輒成百上千萬的,都會覺得不合時宜。

這話說得有道理,不過最近很紅的馬未都在《百家講壇》中時常說的一些收藏感悟,卻挺有道理。他有一次舉個例子說他的朋友去河南鄉下收古董,路邊的老農民在刨沙子,刨著刨著,一揚手,正好一件東西就落在了他朋友的腳底下,定睛一看,正好就是一件鈞窯的寶貝。結果當然不言而喻,朋友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卻想不到為什么不早不晚就有那么巧的事,那件寶貝從天而降偏偏落在他的腳下。所以,馬未都語重心長地告訴大家,收藏的時候不要相信奇跡(大意如此)。
收藏是這樣的,大周末在潘家園逛地攤還能撿著非現代仿品,而是民國仿品的,基本上已經屬于奇跡了,而投資,用郎咸平教授的話說,在這個年代,能夠不賠錢已經是本事,還能夠賺錢,那就是奇跡了。郎咸平教授對2009年中國經濟大勢的預計之悲觀,已經到了頗為駭人聽聞的地步。他甚至很聳人聽聞地說,“2009年,什么都不要買,你買股票賠,買房地產也賠,你買任何貨幣都會賠。因為美國政府的舉措是你完全無法預測的?!彼f唯一有可能不賠的投資,是買歐元,但是同時還要買等值的美元做對沖,這樣做雖然可能不賠,但是無法對抗通貨膨脹。為了對沖通貨膨脹,就應該買地產,在日韓這些國家,在10年以上的長時期內對抗通貨膨脹,只有地產,可是中國的地產是否有這樣的特性,郎教授表示懷疑。不過,他仍然說,反正在2009年,什么都會跌的,所以買地產,已經算是一項比較有抗跌性的選擇了。
的確,在這個年代,既然我們不是郎咸平教授筆下那個比他還要聰明百倍,掌握堪可敵國的巨額財富,與各國政府保持不可告人的曖昧關系的國際金融炒家,就不能指望自己能夠呼風喚雨、戰無不勝。簡單地說,就是要放棄風險大卻可能帶來一夜暴富希望的投機計劃,而是采取相對穩健保守的投資計劃——當然,把錢存在銀行,這是任何經濟學家、理財顧問、股票經紀和售樓小姐都反對的一種理財方案。
那么,細看下來,投資房地產也的確會成為為數不多的尚可選擇的投資方向。首先因為房地產是不動產,它的價值基于土地和重置建筑成本。土地是稀缺資源,不可再生,尤其在城市,別看現在有的開發商手里拿著前幾年高價買下來的地,欲哭無淚,長遠來講,土地總是越來越少,越來越值錢的。
其次,隨著社會發展進步,勞動力成本將不斷上升,而目前可見,大宗商品的價格也據說隨著中國建設步伐的加快而水漲船高,從而導致建筑成本大大增加。決定房地產價值的兩大因素,都只有看漲不看跌的趨勢,那么從長期而言,房地產無論如何,都該具備股神巴菲特所說的“價值投資”的要素。
再次,房地產是生存必須品,手握房產就進可攻,退可守??梢宰饪梢再u,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還可以抵押融資,最不濟,還能自住。
可是,像在中國聲稱嚴格按照巴菲特思路操作的但斌在他的抒情出版物《時間的玫瑰》里闡述的那種絕對的價值投資理念,從宏觀來看是正確的,可是具體到每一次的操作上,卻并不能保證每一次都戰無不勝,因為人類經濟雖然總體永恒向上發展,可是具體到某一家公司某一支股票,生命周期卻是有限的,所以運氣不好,眼光有限的話,也很有可能買到停牌的股票而變成股東。投資房地產也是,土地資源雖然長遠而言總是越來越稀缺,可是從短期來看,房價卻充滿波動,運氣不好買到爛尾樓或者價格從此一蹶不振的樓盤的可能性還是很高的。不過,再用郎咸平的話來說,2009年,除了他的講課費不跌,什么都是會跌的,程度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