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傳世,是一部作品最高的境界,也是作者最終的榮耀,是要在一百年以后依然會被人研究甚至津津樂道。《當次貸危機影響世界——中國怎么辦》就是這樣一本書,其作者是被眾多國內熱血男兒所追捧的時寒冰老師。書中,時寒冰先生用他一貫的風格,廣泛取材而不堆砌,而是詳盡分析、耐心解讀,用豐富而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地娓娓道來,使沒有一點金融知識的普通百姓也能輕松了解次貸危機的演變過程。用“解讀”來形容似乎不夠貼切,他是在剖析,用嫻熟的技巧逐步撥去次貸危機的層層外衣。
“用良知說話”,我在他博客中看到這樣的主題,這是他的座右銘,是他初為記者時,爺爺反復對他強調的話。不媚權不媚錢,在任何時候都堅守良知、正義與道德的底線,堅持講真話,客觀反映事實真相。他就是這樣不畏強權與邪惡勢力,在任何時候,都以民生為重,以民族利益為重的人。而我,有幸采訪到了這個“用良知說話”的人。

甲殼蟲:這是您第一次寫書嗎?是什么原因促使您有想法寫這樣一本書呢?
時寒冰:是的。看到已經出版的很多有關次貸危機的書,只是簡單的收錄,缺少透徹的分析和高屋建瓴的建議。如果要從經濟危機中復蘇,首先就必須正確認識次貸危機。這是我動手寫這本書的主要原因。
甲殼蟲:次貸危機突如其來,每個國家都在經受著洗禮,這場次貸危機的根源是什么?您認為這是不可避免的嗎?
時寒冰:表面上看,次貸危機是金融衍生品過度發達、監管缺位等導致的結果;而實際上在1970年美國政府抵押協會(GNMA)發行首只公開交易的抵押擔保證券,開創資產證券化的先河。正是從這個時候起,美國公共住房建設在住房政策中的核心地位被淡化,借助資產證券化,推動了房地產業的快速發展。借助全世界的資金,建設自己的房子,是次貸危機發生的根源。次貸危機其他國家是可以避免的,只要不購買美國的相關債券即可避免,遺憾的是,我們中國勇敢地做了冤大頭。
甲殼蟲:您認為您書中所說的次貸危機中最大的贏家是誰?
時寒冰:毫無疑問是美國。通過“募集”全世界的資金,很好地解決了住房問題。有人說次貸危機之下都是輸家,這是無知的。次貸危機過程中,油價大跌,直接挫傷了俄羅斯的元氣。而中國被一次次要求購買美國國債,儼然是被綁架的模樣,這種情形在我們看來非常悲哀,但在美國看來,則是非常歡樂的。同時,日本、英國及歐元國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危機所到之處,無不心驚膽寒,只有危機的主導者美國,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大贏家。
甲殼蟲:提高內需是解決我國在次貸危機中諸多經濟問題的關鍵,如今國家出臺的政策您認為力度是否足夠緩解危機壓力呢?
時寒冰:要想讓中國走出經濟危機,就必須對癥下藥。從目前政策來看,只有提高出口退稅和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中國最薄弱的環節是消費,是內需不足,無異于南轅北轍。我認為,這種拯救經濟的方式不僅不足以促使中國經濟復蘇。
甲殼蟲:您引用日本戰后發展的例子意在說明“民富則國富”的道理,那么對于“富民”這個問題,您有什么具體的想法呢?
時寒冰:首先要認識到民富的重要性,民富是解決長期困擾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瓶頸,一個根本問題。必須在國民收入分配中,向居民個人傾斜,讓民眾富裕起來。包括:減稅、加薪、降低房價、建立并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要做到這一點,政府應該裁員,嚴格限制乃至禁止公款吃喝和公款出國考察、旅游,嚴格限制公車消費,而節省出更多的資金用到民生當中去。
甲殼蟲:外界對您的評價一直用“憂國憂民”四個字來形容,您對此有何看法?
時寒冰:每個人都喜歡陽光,都喜歡輕松與歡樂,沒有誰喜歡憂慮。我過去說過,心靈是柔軟的,它不能承受過多的負荷。憂國憂民的人連靈魂都是累的苦的,我只是希望,一些讓我們憂慮的問題,能夠得到解決,民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歡樂的笑容回歸到每個人的心中。到那個時候,你會發現,我眼里、許許多多的人的眼里,都不再是憂慮而是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