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萌,遼寧芭蕾舞團青年舞蹈家,國家一級演員,曾獲得“瓦爾納芭蕾舞比賽特別大獎”、“第二屆CCTV電視舞蹈大賽金獎”。
無論是旭日初升的清晨,還是萬籟俱寂的夜晚,排練場里總能看到一個高挑纖細的身影,他時而起跳、旋轉、弓腳,練習著各種芭蕾技巧;時而鏡前直立,揣摩如何用動作、表情來表達快樂或者悲傷的情緒,這個人便是呂萌。
累并快樂著
自從14歲那年,呂萌下定決心要成為最好的芭蕾舞者起,他每天練舞的時間從未少于10個小時,遇上比賽或演出,他更將訓練強度加大到14個小時。他不但放棄了周末、“五一“、“十一”,就連過年也僅給自己放5天假,全年的假期也不過20天左右。雖然練舞的時間又長又多,但呂萌卻說:“我覺得跳芭蕾就像一個修行的過程。雖然每天在排練場揮汗如雨,但看著自己一點點進步,逐漸變強,這個過程讓我很充實,也很享受。”
也許是常年的訓練和平時嚴格的作息時間讓呂萌有了比常人更好的體力,長時間練習依舊神氣活現。當然,他獨特舒緩疲勞法也發揮不錯的效果,“練習時并不是一直在跳,偶爾我也會‘偷偷懶’,例如在一陣旋轉、騰躍之后,到欄桿上壓壓腿,或者做一些簡單伸展運動,調節一下體力消耗。在完成既定訓練后,更多的時間我是在調整動作的細節,這就減少了很多高強度動作。另外,每次訓練后沖個熱水澡,也是不錯的放松。”
壓力就是驅動力
18歲那年,呂萌奪得了有芭蕾界的“奧林匹克”之稱的“瓦爾納芭蕾比賽特別大獎”,同年他又在“第二屆CCTV電視舞蹈大賽”上嶄露頭角,少年成名對他來說確實是個不小的壓力,“干這行不進則退,而且觀眾希望每次看到的呂萌都有所提高。”不過呂萌的抗壓方法倒很特別,“每次演出前,我都會做200%的準備,這樣表演時,就會十分自信,舞蹈流暢而富于魅力,壓力自然也消失了。”
與芭蕾在一起就是快樂
遇上難得的假期,他會窩在家里看電影來放松。“假期里,我會把平時沒時間看的新片一次性看完。如果沒有新片可看,就會找些芭蕾舞資料來看。”呂萌饒有興致的談著,“有時也會讀一些名人傳記,從中了解人物的思想。像上次排練《二泉映月》時,我把與阿炳有關的文章和書籍看了個遍。”
不知道三句話離不開芭蕾的呂萌,在夢中是不是也再表演芭蕾?也許只要與芭蕾在一起,呂萌的疲憊、壓力早就消失的無影無蹤,只剩快樂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