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讓學生快樂健康成長”的辦學理念雖然只有短短一年時間,但這一理念已經在我校扎根萌芽?!白寣W生快樂健康成長”,體現于學校所有教學工作,貫穿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學校希望通過實施“讓學生快樂健康成長”的辦學理念,讓學生每天都開開心心地背著書包上學,高高興興地放學回家,還學生一個燦爛的金色童年。
一、實踐快樂教學,打造“快樂課堂”
(一)加強課堂教學研究,加強集體備課,加強教學反思。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關鍵在備課。我校語文、數學、英語科組每周進行一次集體備課,加強對教材、課程標準的學習,促進教師交流。綜合科加強學科交流,開展了美術、音樂、電腦、舞蹈、體育匯報課,科組成員聽課、評課,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數學科組針對“快樂課堂”開展了特色教研活動——“課堂錄像+精細反思”教研,幫助青年教師成長。全體教師教學方法得到改進,能根據教材內容靈活多變,適時采用激趣教學法、情感教學法、合作教學法、激勵教育法等,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樂于學習,主動學習,參與學習。并合理布置作業,減輕了學生負擔。期中、期末,教師都對自己的教學工作進行了深刻的反思,總結了教學的優缺點,并提出了改進方向和方法。
(二)創造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努力打造“學生主動參與、快樂學習”的課堂。優化課堂教學,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課堂重視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熱情,精講精練,留出更多時間給學生探究知識。通過直觀演示、動手實驗、情景感染、角色扮演等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觀察、操作、體驗中積極思考,探究和形成知識,掌握學習方法,啟迪和開拓思維。各學科根據學科特點拓展學習活動方式。語文科組織了“故事大王——我講書中的故事”、經典詩文誦讀比賽、“節能減排”和“生日”征文比賽。數學科組織了計算比賽,英語科組織了書寫比賽,引導學生愉悅學習。學生在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中,初步形成了積極主動的樂學態度,有了質疑、探究、學會、會學的心理體驗,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地攝取知識,升華情感,磨練意志,提高心智。
(三)改革學生作業評價方式,推動學生自主學習。采用等級評定、星級評定和評語評定相結合。等級評定是教師根據學生作業完成的正確率給出相應的ABCD等。星級評定是以學生作業的書寫工整、干凈為依據,在等級旁邊加上1或2個★。評語評定,用簡短的文字描述學生作業中的閃光點,指出不足。特別是對于急需鼓勵的學生,進行及時的激勵性評價,如:對于錯題,旁邊寫上“格式對嗎”“請看清楚題目”等批語,對書寫尚欠認真的學生,給的評價是:“做得很好!如能把字寫得再漂亮點,就更好了?!弊寣W生主動按評語的提示去改正,改正后老師再檢查、表揚、激勵。
二、大力開展健康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一)提高體育課程質量,加強學生體育鍛煉,提高學生體質。結合學校體質課題的研究,加強體育課堂教學的研究,成立教研小組,針對“如何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如何加強學生的自主鍛煉能力”等具體問題進行研究。提高體育課程設置質量,重視體育常規教學活動,充分利用體育課時間開展體育鍛煉活動和體育相關知識的教學活動,做好體育達標工作。尤其加強培養學生主動參加運動和終身運動的意識,教會學生如何預防和處理運動損傷。成立田徑、乒乓球、籃球等體育興趣小組,培養學生對運動的興趣,組織和吸引更多的學生參加活動,并持之以恒地進行訓練,發展學生身體素質。在開足課程的同時進行創新,開設了形體課,培養學生形體美。
(二)聯合家長,開展“體育愛好家庭”活動,共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體育愛好家庭”指家中除學齡前兒童、行走不便的老人等外,其余全部成員都關心體育,不少于三分之二成員經常參加體育運動,或對某個或者多個體育項目具有較豐富的知識,有欣賞、評價能力的家庭。放學后、雙休日、節假日學校開放體育場地,體育設施利用率很高,很多家長和孩子一起打乒乓球、籃球、羽毛球等;開展家校體育論壇,家長通過學校網上論壇對學校開展體育運動提出建議等。
三、開展活潑多樣的課內外活動,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一)加強少年兒童思想道德建設,開展愛國主義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到浮竹山烈士紀念碑祭掃烈士墓,聽關工委領導盧金水同志講述當年發生在浮竹山的革命英雄事跡;組織學生開展“弘揚民族精神、體驗現代科技”實踐活動,到東莞海戰博物館、東莞市科技博物館參觀,感悟歷史的發展和科技的奧妙。在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際,學校少先隊開展“同一藍天,共建家園”主題教育活動,開展“心系災區孩子,捐贈少兒讀物”活動,我??偣簿璩?195本優秀少兒讀物給四川災區的小朋友們。
(二)加強對學生行為習慣的教育。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要求,結合本校實際制定一系列的具體措施,融入每節班會課中,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行為、文明習慣,促進學生行為美、語言美。
(三)開展科技小組活動。作為東莞市科普特色學校,學校開展了大量科技活動。今年參加東莞市航模比賽,獲得了團體總分三等獎和遙控模型飛機定點競時賽第一名。還獲得了東莞市小學生益智玩具比賽團體總分三等獎。學校科技小組的創新發明“帶記憶功能的升旗繩”參加廣東省第24屆科技創新大賽獲得三等獎。
(四)繼續深化“雛鷹行動”。繼續深化團中央、教育部《關于深入開展“中國少年雛鷹行動”,推進素質教育的意見》,擴大少先隊員的爭章面,利用校訊通平臺,開展南粵雛鷹之星評選活動。在第一階段梁健均同學以全鎮得票第一名的姿態進入全市的評選活動中,再利用校訊通向社會推廣此活動。在校內繼續開展爭章活動,隊員參與爭章率達100%,隊員獲得達標章達80%。每班教室都加了一塊“雛鷹星空”和隊員作品展示欄,供各中隊進行特色展示,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五)把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作為德育工作長期堅持的重點。充分利用班會、隊活動進行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規范學生的課間活動。多次邀請法制副校長、交警到校進行安全教育講座,引導學生從小就懂得自我保護,珍愛生命。
責任編輯 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