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的“放”,是指班主任在把握班級基本情況、把握學生身心特征的前提下,根據學生的心理需要設計班級工作,充分尊重學生的需要、愿望,給學生以表現個性的機會,從而激發、激活學生自我接受教育的能動功能。當前的小學生需要“放”。首先,社會是一個展示人的個性的社會,是一個需要發揮個體的聰明才智的社會,學生需要通過“放”來培養他們的生存能力。其次,當前的學生大多是從受保護多而磨練少的家庭里走出來的,他們更多地需要糾正不少家庭中不正確的教育思想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比如只重學習成績而不重綜合素質,重讀書而不重生存。通過“放”的教育訓練,可以更好地體現學生個體的人格力量。“放”的手段、方式、途徑、內容,因班、因人而異,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可以進行以下設計。
一、座位自由編組,建立起學生之間的信任關系
學生自愿選擇自己的同座。其前提是,同座雙方要共同向班主任提出遵守紀律、認真學習、互相幫助的保證,班主任定期檢查各同座雙方執行保證的情況。這樣做的好處是,學生之間特別是好朋友之間可以獲得一種心理滿意感,他們會體會到老師對他們好朋友關系的尊重,也就會用好的行為來回報老師的理解和信任。
二、差生自由編組,建立起先進生與后進生之間的合作關系
教師有意圖但很隱蔽地,或者是真誠地、公開地讓優生與差生自愿選擇自己的同座,同座雙方共同向班主任提出遵守紀律、認真學習、互相幫助的保證,班主任定期檢查各同座雙方執行保證的情況。這樣做的好處是:優差生之間,一個樂意幫助對方,使對方與自己一道進步;一個樂意接受對方的幫助,盡力糾正自己的不良行為,使自己與對方一道進步。它有利于優生發揮自己的優點,獲得實際鍛煉,進一步培養自主能力;又有利于差生樹立進步的信心,在榜樣的影響下,進步得更快。
三、小組自由編組,建立起小組之間的公平競爭關系
通過民主選舉產生小組長后,由小組長選定自己小組的成員,或者是學生個人選擇自己喜歡的小組長,進入這個小組(這個小組既有先進生,也有后進生)。班主任定期檢查小組的各項工作,對小組進行總結評比。這樣做的好處是:增強了小組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小組的集體榮譽感、責任感更強;小組長在組內有威信,能有效地開展工作;小組的優生會更加發揮好自己的長處,影響、監督后進生;后進生會更加自覺地融入到小組中,把自己看作是一個有責任的成員,不為小組丟臉。
四、班隊活動自由編組,建立起教育內容的信賴關系
由學生特別是小組提出班隊活動的主題,然后各小組申請主持、實施豐富多彩而又符合學生口味的活動。班主任在各種活動中只起觀眾、輔助者的作用。活動結束后,由班主任和同學們一起總結評比。這樣做的好處是:班隊活動主題緊密結合學生實際生活,既具體實在,少空洞說教,又有說服力,學生感到這種活動內容真實可信,值得信賴。由于這主題是通過學生自己提出來的,學生有親身經歷,感受多,自然體會多,有話可說,開展起來,氣氛自然熱烈,如“老師應該怎樣上課”“我對爸爸媽媽的建議”“星期天怎么過”等等。
學生通過“放”,心里高興了,壓力減輕了,思維活躍了,學習自覺了,思想進步了。班主任通過“放”,負擔不重了,事情減少了,管理少費力了,工作輕松地做好了。
責任編輯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