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在探討教師發展時,人們往往將其等同于教師培訓,而忽視了教師發展的自主性。近年來,人們日益認識到,自主性是教師發展的本質,是教師專業自主的直接體現。教師不是專業發展的“被動接受器”,而是自身發展的積極、主動建構者。教師自主發展也是幼兒園發展的需要。為教師搭建一個自主發展的平臺,營造良好的學習、研討氛圍,使個體價值與群體績效得以最大限度的顯現,是幼兒園發展的基礎和保障。那么,如何促進幼兒教師自主發展呢?
一、 鼓勵自定目標,激發教師自主發展的主觀愿望
目標是人做事的內在動因。在影響教師專業發展的諸多因素中,能否設定適當的自主發展目標尤為重要。
首先,引導教師制訂個人計劃。幼兒園應給教師提供師德、業務、科研等方面的要求,讓教師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定目標。在教師明確了目標方向后,再引導教師結合幼兒園的發展規劃自主制訂個人發展計劃,包括自己的優勢劣勢分析、實現目標的措施及需要幼兒園提供哪些幫助等。為了更有效地促進教師成長,幼兒園還可建議教師制訂年度個人發展目標,把長期規劃與近期目標結合起來,讓教師通過自我分析,明確發展的起點,把發展的主動權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其次,引導教師完善自我發展體系。在教師個人發展目標確定的同時,幼兒園可嘗試建立教師自主發展個人手冊,讓教師全程關注自己的發展過程,并通過階段性的反思、總結、積累,不斷完善自我發展體系。還可鼓勵教師不定期地將自己自主發展個人手冊交流傳閱,互相學習借鑒。這種自主發展的參與機制的建立,對培養教師自主發展的意識,激發教師自主發展的內在動機,增強主體責任感,都能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二、 鼓勵讀書學習,營造教師自主發展的文化環境
“知識改變命運,學習成就未來。”讀書學習是教師專業成長最直接、最簡便、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近年來,我園一直致力于促進學習型組織的建設和幼兒園學習文化的形成,為給教師創造一個溫馨、開放的支持性的學習環境,幼兒園建立完善了自主學習機制,開展了一系列的讀書學習活動。如:開展“營造書香校園,創建學習型幼兒園”讀書活動,要求每位教師每學期讀書不少于3本(部),寫讀書筆記不少于15篇,寫教育教學論文不少于2篇。并向教師推薦好書,如《愛彌兒》《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就是培養習慣》《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做最好的老師》等。通過潛心“修煉”,教師們掌握了先進的理念,養成了讀書習慣。
三、 搭建各種平臺,創設教師自主發展的人際環境
1. 為教師搭建課題研究的平臺。創造條件吸引教師參加各級各類課題研究,在課題研究實踐中不斷與高水平的同行、專家接觸,提高教師的理論修養和研究能力。
2. 為教師搭建業務培訓的平臺。通過園內的有經驗的教師培訓青年教師以及園外的參觀學習、聽專家講座、參加各種培訓班學習、到高等院校進修等形式,為教師提供培訓機會,使教師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教育技能技藝。
3. 為教師搭建學習交流的平臺。幼兒園有效組織各級各類的教師團隊學習活動,可形成“相互學習共享成果,整體交流互動反思”的良好局面。如,由不同年級、不同學科教師組成教師教育教學研究會,定期開展學習研究活動,讓教師互相取長補短,得到鍛煉提高。
四、 實施成就激勵,增強教師自主發展的內在動力
成就激勵包括自我成就的內激勵和榜樣事跡的外激勵。成就激勵是教師工作的推動力。通過有效的激勵,可以調動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與主動性,促使廣大教師更加積極主動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激發教師工作的內在動力,調動教師的潛能,使教師經常處于一種有信心、有活力的狀態,增強教師的事業心、責任心和成就感,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
五、培養反思意識,完善教師自主發展的內在渠道
經驗+反思=教師成長。教與學之所以能“相長”,貴在教學后能及時反思。“反思是優質教學的本質因素。有能力反思的教師能不斷進步,為學生的學習負起責任。”反思意識是所有優秀教師的必備素質,是走向教育研究的必由之路。從“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循環往復以至無窮這個認識規律來看,教學反思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所起的正是一種承前啟后、不斷深化認識的作用。自我反思意識越強的教師,其發展欲望就越強,成長就越快。
責任編輯 黃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