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困生”是學生隊伍中一個較為特殊的群體,他們在行為習慣上容易與同學、老師發生矛盾,遲到、曠課、逃學、離家出走;在學習習慣上,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恍惚,上課不專心,不按時完成作業。雖然他們在學生隊伍中所占的比例不大,但對校風、班風建設卻有著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教師要站在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對每一個學生的未來負責、對社會的整體素質負責的立場上,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
平等是轉化學困生的橋梁
我曾遇到這樣的尷尬局面,我剛走進教師辦公室,一位班主任就沖著我說:“校長,這個學生我教不了,你把他調到其他班吧!每次上英語課他都在睡覺,每次作業都不完成,還用粗話罵老師,今天他不向我道歉,我就堅決不讓他上課。”為了做好學生工作,我把他請到我的辦公室。考慮到他已站了2個多小時,我搬來椅子讓他坐下,給他倒了杯水。他的眼淚嘩嘩地流下來,問其原因,他說:“老師讓我站了兩節課都沒讓我坐下,你不但讓我坐下,還為我倒來開水,我很感動。”為了讓他松弛下來,我先跟他聊天,問他的愛好以及家庭情況等,然后才了解他的學習情況,他說最喜歡上數學課,我表揚了他的數學成績,并鼓勵他在數學學習上再上一個臺階。此時,我再向他了解上英語課睡覺等問題。在平等寬松的氛圍下,他講出了自己的心里話,有一次上英語課,他趕做數學作業,被英語老師沒收了作業本,以致受到數學老師的批評。而他旁邊一個班干部也在做其他作業,英語老師卻視而不見。為了報復英語老師,他開始故意不完成英語作業,不聽英語課,考試故意交白卷。
為了糾正他的不良心理,我從網上下載了一些有關調控情緒的故事,例如《史記 管晏列傳》“管鮑之交”、戰國時期梁國與楚國化敵為友、清朝康熙年間張英化干戈為玉帛,并裝訂成冊送給他閱讀。結果,他每讀完一個故事,就寫一篇讀后感給我。經過近兩個多月的工作,他的情緒發生了可喜的變化,開始認識錯誤,主動向英語老師道歉,而英語老師也能反省自己的失誤,在平等的交流中,師生間的堅冰融化了,后來他還成為了英語科代表。
通過賞識樹立學困生自信心和自尊心
我曾接觸過這樣一位同學,無論是上課或下課,他幾乎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從不與同學交往,問其原因,他說:“同學都不愿意與我講話,我也不知道與同學講什么。”他是班里學習成績最差的,政治成績只有38分,但已是會考4科中成績最好的一門。上政治課時,我說:“我們班在本次期中考試以平均分72分的成績名列全級第一位,超過區平均分0.5分,比同級第二名的班多了2分,比同級第三名的班多了4分。請同學們猜猜,使我們班政治成績超區線并獲全級第一名,最大功勞的是哪一位同學?”同學們面面相覷。我宣布:“最大功勞的是某某同學。”全班同學一臉愕然。接著我說明,某某同學雖然只有38分,但如果他只考了37分,我們就不可能超過區平均分;如果他考了35分,我們也不可能獲級的第一名;如果他考了30分,我們就可能跌到級的第4位。這時,全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老師的表揚,同學的掌聲給這位同學極大的鼓勵,下課后,我繼續找這位同學談心,并希望他在期末考試中超越自己,考出更好的成績,他說:“老師,我從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一年級,第一次被老師表揚,也是第一次聽到同學給自己的掌聲,我一定會學好政治,不辜負同學和老師的期望。”為了鞏固這位同學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上課過程中,我設計了一些較簡單的問題讓他回答,指定一位學習好的同學幫助他,使他享受更多成功的喜悅。此后,該同學一改常態,上課積極舉手發言,課后認真完成作業,課間主動接觸同學,學習成績也在逐步提高,多次獲得學校頒發的“進步之星”獎。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他的學習成績也從原來全級的310位上升到全級的195位,前進了115名。
給學困生更多的信任
學困生的特點之一就是管不住自己,于是我們的教育往往是通過外壓式的強制管理,使學困生“服管”。但這種方式往往只管住了學困生的一時一事,一旦脫離了這種管理模式,他們又會故態復萌。這樣的結果,既扼殺了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也阻斷了學生的長遠發展。實踐經驗告訴我們,信任是有利于學困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約束的最有效的手段,信任可以強化學困生發揮自我潛能意識和實現自我價值的動機,是激發學困生振奮向上,追求進步的“妙藥”。
有位學困生文化課基礎很差,連家長都絕望地放棄了他。除了體育運動和體育課,他對其它學科毫無興趣,組織紀律渙散,無心向學。為了做好他的轉化工作,根據他的體育特長和興趣,我推薦他參加了學校足球隊。為了參加足球隊每天的訓練,他每天都能按時回校上課。根據他的訓練態度和能力,我又舉薦他為隊長。平時組織紀律渙散的他居然向全體隊員提出了按時到球場參加訓練的要求。在大家的努力下,足球隊取得了廣州市中學生“市長杯”比賽的亞軍。我不失時機地表揚了他,讓他當上班級體育委員,并希望他帶領班級爭取學校廣播操比賽的好名次。他十分珍惜這個職務,為了規范自己的動作,他在課余時間主動找體育老師學習廣播操,并自己掏錢購買了光盤,組織全班同學通過學校的多媒體設備觀看和學習,最后取得了學校比賽的第三名。之后,我又適時地糾正他的學習態度,通過談心使他明白體育技能的提高與文化知識的內在聯系。在一節足球訓練小結里,他寫下了這樣一段話:“所有隊員都必須在保證有較高足球訓練水平的同時,文化課也要達到一定的成績,如果文化課成績不搞好,即使足球水平再高也沒用。因為,未來的足球運動員應當是具有較高文化素質的新型運動員,球員不僅要能踢球,而且要會踢球,會用腦踢球。”自此,他在積極參與足球訓練之余,也加強了文化學科的學習,最終考入了本區重點高中的體育特長班。
教師對學生的信任直接影響學生的學業成績,對學困生的轉化更是如此。面對違反課堂紀律的情況,教師常常會批評和處罰學生,但如果教師用自己的肢體語言,一個眼神或一種手勢給予制止性的暗示,這時學生會體會到老師對他的人格上的信任而終止其行為。面對一個學習成績較差但勞動態度積極、帶頭完成勞動任務的學困生,可讓他當班里的勞動委員,這時,他會感受到一種榮譽上的信任而更積極進取。一個組織紀律渙散但有一定的號召力的學困生,可讓他當班里的紀律委員,這時,他會感受到老師對他的能力上的信任而自我約束。對于一些沒有明顯個性的學困生,我們可以讓他幫做一些簡單的工作,如收發作業、出墻報、考勤登記、成績錄入等,從側面讓他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重視,燃起自尊心和自信心。
責任編輯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