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引言
《計算機網絡安全》是中職學生理解網絡安全重要性、熟悉各種網絡安全保護方法的重要課程,尤其對于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強化安全意識的灌輸并能使其對網絡中存在的威脅提供適當的解決方案,顯得格外重要。如何緊跟計算機技術發展及實際電子商務需求,并結合中職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促進學生有效學習是中職計算機網絡安全課程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本文從教材內容的處理、教學策略的改進、教學資源的利用及理論實踐一體化四個角度對如何實施有效教學進行了研究。
二、合理加工教材,重整教學內容,實施有效教學
“有效教學”要求教師在深入解析教育目標的基礎上,整理出相關教學內容,這要結合以下幾點進行考慮:
(1)從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科體系角度考慮重整教學內容。這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根據學生先前學過的內容,區分只做回顧介紹的內容和需要重點講解的內容;二是捕捉學生對學科中較感興趣的內容,并將其延伸到網絡安全的講解。中職學生對課程的學習往往不能深入,理解也較片面,因此有針對性的重溫如計算機基礎、數據庫等先前學科,是必要的。此外結合學生對電子商務其他課程的興趣與接受程度,安排組織網絡安全教學內容,對教學達到預期目標也十分有效。
(2)從計算機網絡安全自身的有機聯系角度考慮重整教學內容。許多教師的教學內容是跟著教材走的,就計算機網絡安全課程而言,內容一般先后由網絡基礎知識、安全概述、網絡安全技術、相關政策法規等幾部分,在邏輯上這足夠嚴謹,但對中職學生并不具備吸引力。顯然,有效教學中教師需要建立新的有機聯系體系,使內容更具效益。筆者有如下建議:首先介紹黑客、竊聽、假冒等一系列安全威脅,它們對學生很具吸引力;其次說說要保護的對象,如網絡中的秘密與隱私、信息的完整性等,引起學生對對象的重視;再次講解以網絡結構為主的網絡基礎知識;最后介紹各種網絡安全技術。
(3)從學生身心特點及學習狀況角度考慮重整教學內容。教師要從課堂調查開始,摸清學生的知識儲備和能力狀況,明確學生學習的習慣、渴望的知識及喜愛的教學方式等。
三、改進教與學的策略,情景激趣,培養專業興趣
有了好的教學內容還需要配合學生的“有效”學習來完成知識的灌輸,畢竟教是外因,學才是內因。因此,教師應該善于引導學生,努力提高學生的專業興趣。
中職學生通常沒有養成認真聽課的習慣,但他們喜歡新鮮有趣的事物。教師可以在教學媒體的選擇、有趣實例的搜集、效果明顯的實驗演示等方面盡努力。例如,教師可以選擇一段有人氣的影視片段,影片能夠反映實際生活情景中由于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帶來的困擾,拋出問題,引起學生興趣,然后通過討論和講解來分析解決問題。
實踐證明,讓學生喜歡學、容易學,能有效提高教學效果。讓學生喜歡學,就要讓學生看到課程學習的實際意義,能產生較直觀的感受,比如用圖說的方式,讓學生很直觀的看到實際網絡環境中安全威脅如何進行攻擊、安全技術如何發揮作用等。讓學生容易學,要嘗試把理論的東西通俗化,比如向學生介紹公開密鑰技術,就可以用發送電子郵件來比喻,電子郵箱的地址對應公開的公有密鑰,進入郵箱的密碼對應保密的私有密鑰,擁有郵箱地址便可發送郵件給指定主體,同樣的,擁有公鑰就可以加密發送信息給指定的接收者,接收者用私鑰解密得到消息。
四、有效利用教學資源,提高學習效率
學習效率是衡量有效教學非常重要的指標之一。筆者看重物力資源、學生資源及網站資源的利用,來配合計算機網絡安全課程的教學,以提高學習效率。
物力資源中的實驗和電教設備在網絡安全課程中不可或缺。電教設備通過動感的畫面、動聽的聲音,把難以理解的知識變得直觀具體,極大地促進中職學生的學習興趣。網絡安全課程中,生動的教學離不開實例的演示,這無疑需要現代化教學設備的幫助。實驗設備保證學生的動手能力,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更是學習中必不可少的資源。
學生資源是指在學生身上蘊藏的或表現出來的、可被教師利用并有利于教學的學生的知識、經驗等,如學生就某個知識點提出的教師意想不到的問題等。利用學生資源既豐富了課程資源,且有助于學習上的交流與創新。尤其是涉及計算機方面的課程,由于其更新極快,且大家關注的領域有差異,有的學生就其感興趣的計算機網絡領域有獨到的見解,為教師所不知的,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現今的中職學生善于也樂于吸取網絡上的知識,利用豐富的網站資源輔助教學的開展,是十分有潛力的。例如在計算機安全專業委員會網頁(http://www.china-infosec.org.cn)上,我們可以看到計算機網絡方面的新聞、政策規范等。
五、課堂教學實現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提升求解問題的能力
筆者認為,適合在網絡安全課程中應用的“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新教學方法主要有任務驅動法和案例教學法兩種。任務驅動就是根據中職學生的特點,在給他們一定自主性的同時強調要有一定的任務,當學生介入問題或承擔任務,會得到激勵,積極主動進入任務的求解階段。案例教學法是組織學生對案例進行研究討論,著眼點在于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及對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
提升學生求解問題的能力,可以采用“實踐-理論-實踐”的模式。第一步實踐由教師完成,以安裝一個防火墻為例,教師演示安裝時故意給自己設置一些“難關”使之無法順利進行,這反而會引起學生的興趣;第二步理論的講解,教師可以在嘗試安裝防火墻的同時,講解防火墻的重要作用;最關鍵的第三步就是學生的實踐過程了,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安裝中是哪里出了問題,對于教師“不能解決”的問題,學生會很有興趣研究一下的,當然前提是這個問題不是太難,太復雜。需要指出,在第三步驟中,教師要做到及時講解,給予鼓勵,幫助學生解決實際操作過程中的困難,提高學生求解問題的成功率。
六、結束語
離開有效教學,就如同失去了教學的生命力。當前,計算機網絡發展迅速,相關課題也不斷深入,這就要求教師緊跟時代步伐,并樹立“有效教學”理念。在中職計算機網絡安全課程教學中,貴在精心策劃教學內容,關鍵是建立良好的教學氛圍以培養學生專業興趣,重點在合理利用各類教學資源,立足點是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責任編輯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