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能力的培養在學生當前的學習和未來的發展均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經常選擇典型問題,去訓練學生的思維,活躍學生的思維,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在教學實踐中,下面筆者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作一些探討。
一、注重培養興趣,激發思維能力
在數學教學中,采用啟發式的教學法就是要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讓其在學習中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知識,發展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求知欲和思考問題的積極性,以引發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其良好的思維能力。
在介紹一元一次方程的有關概念時,我要求學生先想一個整數,只要他們回答一個問題,我就能猜出他們所想的數.問題一出來,學生覺得不可思議,抱著好奇的心要弄個究竟,我問學生:“你們相信嗎?把想出來的整數,把它乘以2加3,得出來的結果再告訴我,我就知道同學們想的整數是什么了。”
教師用帶有懸念的問題,以趣引思,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處于興奮狀態和積極的思維狀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從而引起學生分析思考和歸納總結,進而達到對知識的發現和接受的目的,培養其良好的思維能力。
二、鼓勵探索求異,培養多向拓展思維能力
長期以來,我們都強調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固然很重要,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更不可忽視,因此,鼓勵學生求異質疑問題,一方面,要引導學生經常變換角度看問題,從多角度、多層次、多方位去分析改變提問的條件,誘導學生回答問題或改變結論,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探索,另一方面,引導學生聯想,對學生進行發散思維訓練,教師可以通過順向思維、逆向思維、多向思維的訓練,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廣泛性、深刻性、邏輯性、靈活性和獨特性等思維能力。
1. 一題多解,在數學教學中,一題多解是培養學生思維靈活性的一種良好手段.一題多解,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采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不僅有利于學生加深理解各部分知識間的縱、橫方向的內在聯系,掌握各部分知識之間的相互轉化,還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多挖掘一些行之有效的一題多解例題和習題,使學生的思維應變能力能得到充分的鍛煉和培養。
2. 一題多變,在數學教學中,可以運用一題多變,培養學生的探索性、創新性、敏捷性和批判性,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
(1)變更命題的表達形式,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可以使學生養成深刻理解知識的本質,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
(2)引伸、推廣例題的結論,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在例題教學中,通過對例題的結論進行引申、推廣,開展探究性學習教材中許多重要的例題和習題反映相關數學理論的本質屬性,提出新的問題并加以解決,既能有效地鞏固基礎知識,又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和探索創新精神。
(3)變換幾何圖形的位置,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幾何圖形的變換有折疊、平移、對稱以及旋轉等,通過這些習題多層次的變換,既加強了知識之間聯系,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4)改變題目的條件和結論,培養學生思維的批判性,這樣的訓練可以克服學生靜止、孤立地看問題的習慣,促進學生對數學思想方法的再認識,培養學生研究和探索問題的思維能力。
三、巧設問題“坡度”,培養探索思維能力
在設計問題時,教師要注意恰當的“坡度”.對淺顯的問題隨意提問,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學生隨聲附和的回答,并不能反映思維能力的培養;對超前的深奧問題的提問,又使學生不知所云,難以形成思維的力度,反而使學生思維活動受到壓抑.只有適度的提問,才能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
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別式”的練習時,可設計為:
(1)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6x+a=0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根,則a的取值范圍是什么?
(2)關于x的方程2x2-mx+x+8=0有兩相等的實數根,則m的值是多少?
(3)已知關于x的方程(a+c)x2+2bx-a+c=0有兩個相等的實數根,問正數a,b,c是否可以作為一個三角形的邊長?如果可以是什么形狀的三角形?
因此,在設計問題時應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有針對性地設置問題,才能使思考“坡度”循序漸進,恰到好處.這樣,學生每做一組題時,都能親身體會其中的規律,從而更好地發展創造性思維。
責任編輯 羅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