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階段學生數學學習成績兩極分化呈現出比小學階段更嚴重的趨勢,后進生所占的比例較大,特別在初中二年級表現得尤為明顯,這種狀況直接影響著大面積的數學教學質量。
筆者認為,造成兩極分化比較嚴重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缺乏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習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內在心理因素,初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要取決于學習興趣和克服學習困難的毅力,學習意志是為了實現學習目標而努力克服困難的心理活動,是學習能動性的重要體現,學習活動總是與不斷克服學習困難相聯系的.與小學階段的學習相比,初中數學難度加大,教學方式變化比較大,教師輔導減少,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增強,在中小學銜接過程中有的學生適應性差,表現出學習情感脆弱、意志不夠堅強,在學習中,一旦遇到困難和挫折就退縮,甚至喪失信心,導致學習成績逐步下降,成為數學學習后進生。
掌握知識、技能不系統,沒有形成較好的數學認知結構和系統觀念,不能為連續學習提供必要的認知基礎,相對小學數學而言,初中數學教材結構的邏輯性、系統性更強,首先表現在教材知識的銜接上,前面所學的知識往往是后邊學習的基礎;其次還表現在掌握數學知識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須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如果學生對前面所學的內容達不到規定的要求,不能及時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就造成了連續學習過程中的薄弱環節,跟不上集體學習的進程,導致學習分化。
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不適應數學學習要求,初二階段是數學學習分化最明顯的階段,一個重要原因是初中階段數學課程對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要求有了明顯提高,而初二學生正處于由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向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過渡的又一個關鍵期,沒有形成比較成熟的抽象邏輯思維方式,而且學生個體差異也比較大,有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發展快一些,有的則慢一些,因此表現出學習數學能力的差異,除了年齡特征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師沒有很好地根據學生的實際和教學要求去組織教學活動,指導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促進學生抽象邏輯思維的發展,提高學習能力和學習適應性。
解決初中生數學學習分化問題,可有五個方面應對策略。
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生如果能在學習數學中產生興趣,就會形成較強的求知欲,就能積極主動地學習,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途徑很多,如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并讓其體驗到成功的愉悅;創設一個適度的學習競賽環境;發揮趣味數學的作用;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藝術等等。
教會學生學習,有一部分后進生在數學上費工夫不少,但學習成績總不理想,這是學習不適應性的重要表現之一,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一方面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正確的數學學習觀念;另一方面要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學法指導和學習心理輔導。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加強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和培養,要重點針對后進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不適應數學學習的問題,從初一代數教學開始就加強抽象邏輯能力訓練,始終把教學過程設計成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探求知識的過程,指導過程中要突出評析課堂的糾錯優選功能,想多一些辦法幫助學生理解解題思路及步驟,這樣學生不僅學會了知識,還學到了數學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培養了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為進一步學習奠定較好的基礎。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人的情感與認識過程是相聯系的,任何認識過程都伴隨著情感,初中生對某一學科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情感密不可分,他們往往不是從理性上認為某學科重要而去學好它,常常因為不喜歡某課任老師而放棄該科的學習,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保證和促進學習的重要因素,特別要對后進生熱情輔導,真誠幫助,從精神上多鼓勵,學法上多指導,樹立他們的自信心,提高學習能力。
鼓勵后進學生建立自己的錯題本,每位學生都會在作業或試題中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導致答題失分.在如何防止下一次再失分的問題上一直存在多種爭議,本人認為,對于精心大意造成錯失的,教師應以及時提醒學生以糾正為主,但對于解題思路和方法上的錯誤,則要幫助學生認真分析,并鼓勵學生建立個人錯題本,對多種思路及過程進行立體對比,防止再出現類似錯誤.在復習和反思過程中,用好錯題本,對后進生增強學習信心,逐步提高數學學習成績有很大幫助。
責任編輯 羅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