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精選與老百姓密切相關的臨界性、疑難性的保險理賠案例,以保險法和其他相關法律為武器,用最通俗淺顯的語言對其進行簡要、精練的剖析,以揭開其似是而非的假象,幫助老百姓掌握保險的真諦,更好地維護自己的權益。
本書主要以關心保險的老百姓和廣大保險業務員為主要讀者對象,是一本大家樂買、樂看的普及保險知識的書籍。
1995年4月5日,老梁給他兒子小梁買了5份少兒保險,保額為5萬元。不久后的1995年8月23日。小梁突然失蹤。據與小梁一起出去玩耍的小朋友說,當時幾個小朋友正在河邊玩,不知道怎么一下子就不見了小梁。老梁接報后,立即發動家人和鄰居到河邊尋找,除了在河邊發現了小梁的鞋子外,別無所見。大家都懷疑小梁已經失足跌下河里淹死了,于是又下到河里摸尋,但也一無所獲。過后幾天,梁家又派人到下游一帶巡查,看有沒有人發現尸體,但也是一點消息都沒有。小梁就這樣無影無蹤地消失了。兩年后,老梁到法院申請宣告其失蹤的兒子死亡。法院根據失蹤當日的情況,認為小梁溺水失蹤的可能性最大,應該屬于意外事故失蹤,符合法律規定的宣告死亡的條件,就作出了小梁宣告死亡的判決。半年后,老梁據此向保險公司申請小梁的保險金。保險公司審核有關情況后,按合同約定給付了5萬元的保險金。沒想到又過了半年,公安局破獲了一系列的拐賣兒童案件,小梁作為被拐賣兒童被尋回。老梁于是向法院申請撤銷小梁的死亡宣告。而保險公司也向老梁要求返還保險金,老梁不還,保險公司就把老梁告上法庭。
保險公司訴稱:被保險人小梁被法院宣告死亡,保險公司依照保險合同約定給付老梁5萬元保險金。但小梁并沒有死亡,現在又出現了,顯然已經不符合給付保險金的條件,所以,受益人應該將保險金返還給保險公司。
而老梁則辯稱:保險公司給付保險金,是完全依照保險合同去做的?,F在,保險合同已經因給付而履行完畢,合同也已經消滅,保險公司不能按已不存在的合同關系要求賠償。
雙方的意見到底是誰對呢?
這其實是一個宣告死亡而后又撤銷死亡宣告所引起的民事法律關系的問題。宣告死亡是一種由于公民失蹤很久、其利害關系人為處理與失蹤人有利害關系的民事關系而提出申請、由法院宣告其死亡的民事法律行為?!睹穹ㄍ▌t》第二十三條規定:“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他死亡:(一)下落不明滿四年的;(二)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從事故發生之日起滿二年的?!北景钢?,法院根據失蹤時的情況,判定小梁很可能因意外事故而失蹤,所以,只過兩年就宣告其死亡。
雙方爭議的實質是,死亡宣告被撤銷,人“死”而復生后,其民事法律關系是否應恢復到“死亡”前的狀況?
法院審理認為:公民的死亡宣告被撤銷后,其民事主體資格及民事權利就恢復到宣告死亡前的狀況?!睹穹ㄍ▌t》第二十五條規定:“被撤銷死亡宣告的人有權請求返還財產。依照繼承法取得他的財產的公民或者組織,應當返還原物;原物不存在的,給予適當補償。”這是單方面規定別人對失蹤人的財產權的問題。按照對等原則,失蹤人的這一法律權利也應該體現在與失蹤人對應的其他人身上?!睹穹ㄍ▌t》第六十一條又規定:“民事行為被確認為無效或者被撤銷后,當事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返還給受損失的一方。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本案中,當事人雙方在“宣告死亡”及“撤銷死亡宣告”這兩件民事行為中都無過錯,現在,“宣告死亡”這一民事行為已被撤銷,受益人因宣告死亡而取得的保險金應當返還給受損失的一方(保險公司)。
法院最后判決被告老梁要把5萬元的保險金返還給保險公司。
[評析]
嚴格地說本案并不是保險爭議,而是因保險關系而引起的一般民事爭議,它所涉及的問題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個宣告死亡后又撤銷死亡宣告而引起的民事法律關系的問題。按照《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公民的死亡宣告被撤銷后,其民事主體資格及民事權利就恢復到宣告死亡前的狀況。自然地,其債權債務關系也應恢復到原來的狀態。保險金是因為宣告死亡而得到的。現在,既然死亡宣告已被撤銷,取得保險金的基礎已不存在,被撤銷死亡宣告的人應該返還這筆保險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