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電力緊缺形勢嚴峻。勵磁系統作為水電廠重要輔機設備,在水電站的作用巨大。闡述了我國小型水電廠勵磁系統現狀,針對相關問題,分析了水電廠勵磁系統改造一般方案(勵磁變壓器以及滅磁方案),基于勵磁系統改造,探討了我國水電廠勵磁系統發展趨勢。
關鍵詞:小型水電廠;勵磁系統;改造;趨勢
中圖分類號:TV7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7953(2009)02-0093-02
勵磁系統是發電機的核心控制系統,其主要作用是調節發電機的電壓和無功功率,在發電機故障時快速滅磁,保護發電機組,防止機組事故擴大化[1]。同時,勵磁系統對電網的安全穩定起著重要作用,是提高電網穩定性和電網輸送能力的有效手段[2]。
1 我國小型水電廠勵磁系統概述
勵磁系統的更新是從上個世紀70年代初、中期開始的,總的來講經過了3次更新換代。第1代為繼電勵磁型:勵磁繞組由正、負極繞組組成,當電壓低于85 額定電壓時增磁,當電壓高于110 額定電壓時減磁,不能閉環控制,這使得機組電壓在整定范圍內來回擺動,很難穩定在額定工況下運行。第2代為三機勵磁系統,其晶體管調節器對機組的電壓調節性能有所改善,但大功率硅管經常燒壞,同時碳刷磨損嚴重,維護工作量大,無轉子過壓保護,與計算機監控系統的接口也不方便。90年代末期,為實現“水電廠無人值班(少人值守)”,對勵磁系統進行了進一步的改造,即第3代改造,也就是目前普遍采用的自并列可控硅勵磁系統,以實現水電廠全計算機監控。
一般來講,勵磁系統常見問題大體有:勵磁調節器為模擬式勵磁調節器,元件繁多、結構復雜, 因此對其試驗的工作量大,維護及故障處理困難;模擬式PSS裝置硬件電路繁多,反饋信號取自發電機機端轉速信號,參數整定困難,而且P功能一直未能投入,不能滿足電網對勵磁系統的要求;勵磁系統為半控橋電路,無逆變功能,其電壓下降時間較難滿足要求,滅磁時間常數較大;相關標準規定功率橋支路應滿足n-1原則,勵磁系統不滿足此項要求。勵磁系統在運行過程中,多次出現發脈沖板故障、交流阻容吸收保護故障、功率柜冷卻水管破裂造成的短路跳機故障等[3]。
2 小型水電廠勵磁系統改造措施
2.1 滅磁改造措施
勵磁主回路中的滅磁裝置由滅磁開關和滅磁電阻構成,用于當發電機內部或引出線上有短路時迅速滅磁,因此必須要求滅磁開關結構簡單,動作可靠,有足夠的熱容量和運行壽命,能滿足發電機運行方式的要求。
轉子過電壓保護器在轉子滅磁時不參與工作。當發電機處于非全相及滑極等非正常運行狀態時,轉子過電壓檢測回路動作,可控硅觸發器觸發過壓保護可控硅,將并聯在轉子回路中的ZnO電阻接入,確保發電機轉子始終不會出現開路,從而可靠地保護轉子絕緣不會遭受破壞。由于轉子過電壓保護器的存在,轉子繞組會產生相反的磁場,抵消定子負序電流產生的反轉磁場,以保護轉子表面及轉子護環不至于燒壞。可控硅觸發器為轉子過電壓保護回路的核心器件。
勵磁系統的滅磁方式分為直流滅磁和交流滅磁。小型水電廠一般采用勵磁專用P棒的特殊接線方式,因此勵磁系統改造后采用交流側滅磁。考慮到事故滅磁方式下轉子能量消耗、全控橋逆變控制、可控硅反壓選擇余度及轉子過電壓保護等問題,在直流側采用逆變滅磁投跨接器加線性電阻滅磁方式,滅磁方案一般可為:
發電機滅磁采用逆變滅磁和P棒中性點安裝VD4 1220-50型滅磁開關滅磁,確保發電機在正常或故障情況均能可靠動作,滅磁電阻采用線性電阻。發電機轉子過電壓保護裝置簡單、可靠,動作電壓值高于強勵后滅磁及異步運行時的過電壓值,低于出廠試驗時轉子繞組工頻耐壓試驗幅值的70%,裝置動作后能自動記數、自動恢復,確保發電機不停機。在強勵狀態下滅磁時,發電機轉子過電壓值不高于4~6倍額定勵磁電壓值。滅磁過程控制分為2種:正常停機滅磁和保護停機滅磁。正常停機滅磁,由中控室發出停機信號,該信號先啟動勵磁系統逆變滅磁,延時2 S后,滅磁控制系統發出跨接器啟動命令,接通滅磁線性電阻滅磁,再延時3 S后,滅磁控制系統發出滅磁開關跳閘命令,跳開滅磁開關。保護停機滅磁,滅磁控制系統收到保護停機信號后,同時發出滅磁開關跳閘、滅磁跨接器啟動和逆變滅磁信號,無延時控制。線性滅磁電阻投切由2臺電子跨接器和1臺機械跨接器進行控制。電子跨接器啟動設置邏輯觸發和過壓觸發兩種。機械跨接器合閘信號由滅磁控制系統發出,機械跨接器合閘后延時10 S自動跳閘,機械跨接器僅在滅磁時使用。
2.2 勵磁變高壓熔斷器
勵磁變壓器高壓側不設自動開關,采用高壓側加裝高壓熔斷器(RDl~RD3)作為勵磁變的
保護。實踐證明,高壓熔斷器經常發生熔斷,甚至爆炸的原因主要是機組在剛起勵或強勵的情況下,勵磁電流比較大,造成勵磁變短時過負荷,有可能是一相熔斷器過載熔斷,所有的負荷轉移到另外兩相,造成另外兩相熔斷器也發生熔斷,當電流遠超過其熔斷電流時,熔斷器不能滅弧而引起爆炸。不難發現,勵磁變高壓側接線已在發電機差動保護范圍內,因此,將高壓熔斷器取消,同時在勵磁變二次側增加一組電流互感器,將其引入發電機微機保護內,增加一個三段式電流保護,作用于停機、跳發電機出口開關、跳滅磁開關。
3 基于改造條件下的勵磁系統發展趨勢
發電廠勵磁裝置發展至今,功率元件已基本定型,發展的重點是微機調節器。隨著新型CPU和PLC的推出以及新技術的應用,國內外勵磁系統發展重點是向運行可靠、自控功能強大、操作簡單等方向發展,具體表現為:
1)隨著CPU、PLC等關鍵模塊功能越來越強大,反應速度越來越快,硬件結構越來越簡單,可減少運行維護量。
2)由于自并勵方式動態品質優良、反應速度快,有利于長距離輸電,并能提高機組和電力系統的暫態和動態穩定性能,目前越來越多的機組對勵磁方式的選擇采用自并勵方式。
3)功率單元、滅磁單元、保護單元等勵磁系統基本組件趨向于模塊化和通用化,每個組件具有獨立的、智能化的數字式監控接口,進一步提高勵磁系統的可靠性和標準化。
4)由丁電子開關無機械觸點,無火花和瞬時過壓,動作速度快且易于維護,電子開關將逐步取代機械滅磁開關,目前此項技術已開始在國外采用。
總的來講,隨著通信和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勵磁系統正向遠程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在調節器方面,由于通訊技術的發展,在線遠程通訊成為可能,基于內部通訊網絡,調節器實現控制功能的同時,也成為勵磁系統信息處理中心;在可控硅整流方面,大容量、高參數
的硅元件將被廣泛采用,在滿足N-l原則的基礎上,可控硅整流橋的數量將越來越少,同時,整流柜的智能化正成為一種趨勢。
4 結語
縱觀我國小型水電廠勵磁系統的發展概況,從中可以看出,勵磁系統的改造一直是隨著我國水電廠的發展而相互存在的。隨著當今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智能化勵磁系統必然是我國勵磁系統的最終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 李基成.現代同步發電機勵磁系統設計及應用[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2.
[2] 發電廠勵磁及自動化新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武漢恒豐電工有限責任公司,武漢洪山電工技術研究所,1998,(11).
[3] 崔永青. 勵磁系統改造中一些問題的探討[J]. 山西電力技術,2001(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