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517
頁碼:0.5P
原標題:考爾斯商場:支持學校的“商業計劃”
澳洲一家名叫考爾斯的商場最近規定:只要學生們收集該商場的購貨發票,交給學校,再由學校累積起來,到一定數額,學校就可以用這些購貨發票向該商場交換電腦等教學設備。
考爾斯商場的這項新規定受到社會各界的迎和學校的積極支持,澳洲的中小學生都對此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和興趣。在澳洲,一般中小學的教學經費不充裕,學校每次添加設備就向學生家長開口要錢集資。學校開多了口不好意思,家長對此也很不情愿。在這種情況下,考爾斯商場的新規定無疑給學校和家長都解了圍。通常這樣的發票對學生家長都沒有多大用處,而且要獲得這種購物發票對家長來說也不是什么難事。
在這種心理的支配下,不少學生家長購物都特意選擇去考爾斯商場,這樣一來,考爾斯商場的銷售量直線上升。在巨額的經營利潤中,考爾斯商場不時抽出一部分換成電腦等教學設備,送給學校。
考爾斯商場自然從中得益最大,在社會公眾面前樹立了一個良好的企業形象,比一些商店的“有獎”、“讓利”,甚至高額“回扣”要光彩得多,考爾斯商場為學校購置教學設備的花費則早已從利潤中得到補償。
一個企業注重了社會效益,往往能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考爾斯商場的成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有時“無形之手”的力量要比高額廣告的效應好得多。
(《銷售與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