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人物
字數:1480
原標題:總理花心為何能贏得人心
阿拉伯有句格言:假如統治者是公正的話,他必然會受到一半居民的反對。在貝盧斯科尼身上既能找到古代羅馬帝王的影子,也能找到娛樂時代花花公子的行事風格,更能找到現代國家CEO式的領導駕馭術。
這位集國家領導人、億萬富翁、豪門意甲俱樂部老板、媒體艦隊舵手于一身的人物,儼然就是現代版的古佛羅倫薩王。
不管是企業管理還是政界領導,貝盧斯科尼身上一直透出一種鮮明的意大利文化符號。他做事總是能夠做到適可而止,讓民眾有反對,也有支持,并且還讓這種對比達到平衡,最終,他還能從中得到利益。
在銀行做普通職員的父母并沒有給這位有一頭棕黑卷發的少年帶來衣食無憂的快樂生活,他在上學后就開始思量著掙錢以支付學費。他幫助后進同學補習功課,如果補習后,同學考試不及格,小貝盧斯科尼承諾分文不取。這樣的“經營方式”應屬于中檔“風險”,然而,即便這樣,他靠“風險補課”賺到了不少零花錢,實現商場“高風險,高回報”定律。
大學畢業后,他開始涉足建筑業,第一個注冊的公司名頭很大,叫“米蘭聯合建筑公司”。他很快成為知名建筑商,并以此獲得意大利共和國“勞動騎士”稱號。但1978年,貝盧斯科尼開始從蕭條的建筑業中選擇了撤退,轉攻傳媒業和電訊業,創建家族企業費寧韋斯特集團,他的媒體帝國發展為意大利最大的書刊出版集團。上世紀80年代,他買下著名足球俱樂部AC米蘭,他的財富曾被《福布斯》排名在全球第十三、歐洲第三、意大利第一,一個窮小子終成令人矚目的億萬富翁。
就在這時,“全國勞動模范”貝盧斯科尼又適當的利用了“半人半獸”的方式,他在年近60歲時急轉身,一頭扎入政治江湖,創建意大利力量黨,聯合中右政黨,一舉奪得第12屆議會選舉勝利。
從組黨到獲勝,時間不超過3個月,從企業CEO到出任總理,時間間隔不超過4個月,堪稱為亞平寧半島一絕。有媒體評論說,AC米蘭老板的角色,吸走了意大利球迷的選票,而意大利國民沒有一個不說自己不是球迷。
但,進入角色轉換期的貝盧斯科尼做“總理”并不成功,因改革養老金等政策受阻,次年就被迫下臺,初嘗做“好人”的苦處。這之后,一直擔任反對黨領袖。2001年與北方聯盟結盟,再次出戰,大獲全勝,第二度出任總理。這一回他一干就是5年,相當于一個總理任期。2006年敗給了中左聯盟的普羅迪,但普羅迪政府很快就垮臺,2008年,貝盧斯科尼率領的政黨聯盟奪得選舉勝利,貝氏第三度出任總理,這時,他已經是70歲的“古稀老人”了。
阿拉伯格言說,假如統治者是公正的話,他必然會受到一半居民的反對。“君子型”的領袖難當,這幾乎是全人類的一個通病。
貝盧斯科尼完美地體現了意大利先賢的政治哲學理念,他雖涉足政壇較晚,是在自己成就為意大利首富、媒體巨頭、知名足球俱樂部老板之后,才轉身沖進政治舞臺,帶著一身“獸”氣,沖上意大利政壇最高峰,他沒有打算把自己重新打包,變成一個循規蹈矩的“人民好總理”。
在歐洲議會演講時,貝盧斯科尼大放厥詞,嘲笑一名對其持有異議的德國籍議員適合在電影中出演“納粹”,頓時引發眾怒,會議因此被迫中斷。德國總理施羅德要求貝氏道歉。貝氏拒不道歉,反稱“這是一個富有諷刺意味的笑話”。
2003年9月12日,貝盧斯科尼在羅馬為自己競選歐洲議員舉行的一個新聞發布會上,口無遮攔鼓勵民眾逃稅:“如果稅率達到了50%,那么,公眾拒絕納稅或者逃稅在道義上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意大利民眾普遍認為,貝盧斯科尼并不令人陌生,他活生生的,仿佛就是蕓蕓眾生的你我。
(碧水寒摘編自《環球人物》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