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張鵬濤
欄目:人物
字數:1642
頁碼:1P
原標題:馬英九:家風熏出人格魅力
7月26日,作為唯一候選人,臺灣“總統”馬英九以28萬5354票、93.87%的得票率復認國民黨主席,他將于9月份上任,接替現任國民黨主席吳伯雄。
作為臺灣政界一顆耀眼的明星,從他身上,總是自然而然流露出謙恭、溫和、自律、儉樸、勤勉、清廉的中華傳統美德。這種人格魅力看似渾然天成,實則是少承庭訓、嚴厲家教的結果,進一步說,他的人格魅力是受曾國藩影響的杰作。
父親逼出的“稀有動物”
“稀有動物”是人們對馬英九的形象比喻。每每提及此,其父馬鶴凌就一臉驕傲,顯得非常自豪。然而,馬英九之所以人格完美,無疑是父親“逼”出來的。
先后任職于國民黨臺北市黨部和國民黨中央考核紀律委員會馬鶴凌與夫人秦厚修共有5個孩子,馬英九是唯一的男孩。馬鶴凌以國士風范培養這個獨子,希望兒子“活在別人心,活在歷史上”,并且從不諱言自兒子出生時起,就將自己遠大的抱負全部寄托給他。
馬英九的名字是根據“上尊大人,英才繼起”的族譜而來,而為兒子取名“九”,則是希望他有“九思之德”“九經之志”和“九如之身”,去實現馬家祖輩未能實現的抱負。
盡管這種寄望日后轉變成對馬英九的嚴苛教育,但馬鶴凌對兒子并不是以簡單粗暴的方法進行約束管教,而是形成了一套科學的教育方式。除給兒子制定雷打不動的“學習時間”,規定兒子必須清早6點起床讀文籍習字外,同時也向兒子灌輸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觀,注重培養兒子的“士大夫”情懷,馬英九因此被同學笑稱為“古代的人”。
在馬鶴凌的育子計劃中,秦厚修的角色就成了重要的“督導”。她負責每天給兒子講一篇古文,并“監督”其臨帖習字,每天的“功課”沒完成,就不能出門和同學玩。
但秦厚修的管教方式又是溫和的,從來不責罰馬英九。有次馬英九和妹妹吵架,秦厚修只讓他拿來《左傳》大聲誦念《鄭伯克段于鄢》,讓兒子明白文章的意思,是說一家人要相親相愛,家庭如果不和睦,就會影響國家大事。這件事,至今還讓馬英九記憶猶新。
馬鶴凌用“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幫助馬英九開創成功的事業,建立美滿的家庭,并且擁有幸福的人生。事實證明,馬英九的完美人格與幸福人生,是通過父親科學的教育方法實現的。一個名揚海外的馬英九,無疑就是馬鶴凌“因材施教”最具說服力的成功案例。
曾國藩的文化滋養
馬英九的人格魅力無疑是優良家風“熏”出來的。然而,馬英九的文化血脈卻得歸功于衡山馬鶴凌的母校岳云中學。
岳云中學所在地是歷史上頗負盛名的湖湘學派的發祥地,在這里,出現了周敦頤、王夫之、魏源、曾國藩等杰出的思想家。馬鶴凌一生的思想、品德、言行,受岳云中學影響至深至大?!吧艺吒改?,再造我者是岳云母?!笔邱R鶴凌的肺腑之言。
馬鶴凌去世前給母校的最后一封信中說:“(英九)具有九思之德、九經之志和為官不沾鍋的美名,人們稱他是稀有動物,而他是岳云中學教育的產品”。馬鶴凌對馬英九的教育,傳承的就是岳云中學為代表的湖湘學派的文化血脈,最主要的就是傳承曾國藩的思想。
曾國藩是湖湘學派的集大成者,對中國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當年毛澤東、蔣介石,都曾對期推崇備至。曾國藩的學說,是馬鶴凌教育馬英九的重要內容。馬鶴凌曾以曾“唯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偽;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送給兒子作座右銘。尚誠尚拙,也成為馬英九一生的行為準則。
馬鶴凌對馬英九的家教,一如當年曾國藩對曾紀澤、曾紀鴻的教育。特別是將曾不尚空疏,注重經世致用的學問,對馬英九起到了正心、修身、齊家、治國的借鑒意義。
馬英九受“特別費”風波困擾的時候,曾經用“打脫牙齒和血吞”來形容自己的心情,而這句話恰恰就出自曾國藩之口,曾國藩每每遇到挫折,就以此話自勉。
從某種意義上說,馬英九是曾國藩人格理想的活標本。細看馬英九在正心、修身、齊家、為人、為學、為政等方面的修為,幾乎都能從曾國藩的言論中找到一一對應的關系。難怪,一些熟悉馬英九和曾國藩的人,評價馬英九有曾國藩氣象。
(《家人》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