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楊楊
欄目:人物
字數:1436
頁碼:1P
與外婆獨處的日子
1972年,孔東梅出生在上海,媽媽李敏把她的照片帶給外公毛澤東,又把毛澤東的照片帶回給她看。他們只在照片上見過面,外公為她取了“東梅”這個名字,“東”取自他的名字,“梅”是他平生最喜歡的植物。
孔東梅自小與外婆賀子珍一起生活在上海,她們居住的湖南路262號成了她童年最重要的記憶。那個院子非常大,還有假山,孔東梅和外婆在花園里種了四棵橘子樹,還有桃樹,枸杞子樹等等。每當孔東梅想起外婆,都會想起那個大院子,想起外婆坐在椅子上,一支一支地抽著煙,望著遠方沉思。
在家中,孔東梅衣食無憂,工作人員對她照顧得很周到。然而,她沒有真正的童年,那時她就是一個深宅大院中的小女孩,不自由。哪怕是過馬路買一個五分錢的冰棍,都要費盡周折。外婆的病使她自顧不暇,父母又都在北京,工作人員對孔東梅的管教非常嚴格,不能像其他小朋友那樣隨便出去玩,童年的那種孤獨可想而知。
孔東梅6歲時被父母接回北京上小學。如今她對文化藝術的濃厚興趣,就源于母親李敏和家庭的教育。李敏從小在俄羅斯長大,受俄羅斯古典藝術的熏陶比較多??讝|梅小時候身體不好,也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樣隨便出去玩,母親就給她買了很多書。
讓“紅色經典”有個性
1992年,孔東梅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英美文學專業。大學畢業后,孔東梅進入剛剛創辦的泰康人壽保險公司。在泰康人壽的3年中,孔東梅從端茶倒水打雜干起,幾乎在各個部門都干過??讝|梅漸漸發現,這并不是自己追求的最終目標,她還有很多夢想,渴望走出去,尋找更廣闊的空間。
1999年是孔東梅人生的第一個十字路口。她想過辦企業,做自己的生意,當時公司都注冊了,卻碰巧遇到一個出國學習的機會。在美國讀書時,孔東梅感覺到西方年輕一代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程度非常好。他們不僅深知歷屆總統的經歷,對過世的總統每年還都去憑吊。《辛德勒的名單》、《拯救大兵瑞恩》等愛國、反戰題材的電影上座率都非常高??讝|梅開始反思,我們的紅色經典文化應該以什么形式出現,才能讓年輕人從內心深處真正接受和喜歡?
那時,母親李敏寄來的回憶錄《我的父親毛澤東》深深觸動了孔東梅。毛家三代女性都有在異國學習的經歷。29歲出國的外婆算是老留學生,4歲出國的媽媽是小留學生……從外婆到母親,她們有太多孔東梅不知道的歷史??讝|梅開始思索,如何將“紅色經典”傳承下來?
2001年,孔東梅回國注冊成立了北京東潤菊香書屋有限公司,從文化角度研究百年毛家以及中國,開始傳播和推廣“紅色經典”。在不斷的探索中,孔東梅對自己的外公、外婆、母親以及整個家族的歷史,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外公給我的最大影響就是一種執著、百折不撓的精神——堅定自己的理想,堅定自己的人生道路,不要因為一些小的挫折而放棄?!?/p>
“798”里的女老板
北京東北角的“798藝術區”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在這片充滿后現代氣息的街區中,靜立著一座古樸的藝術空間——“菊香書屋”。它的主人,就是孔東梅。
“菊香書屋”曾是中南海豐澤園毛澤東生活過十幾年的地方。如今,孔東梅把它“搬”進798藝術區,又給了它新的詮釋。這里的一切,都充斥著多元的融合與強烈的對比:德國包豪斯建筑風格,巴洛克樂曲回蕩其間;書架上,記載著中國歷史的紅色經典作品,整齊地排列著;大廳里,一根立柱上密密麻麻地貼滿了毛澤東畫像,熠熠閃光……新與舊,中與外,理想與現實,記憶與未來,在這里交融。
孔東梅始終希望能做一個在古典與現代、東方與西方之間自如穿行的女人,她也一直試圖用自己的視角追尋先輩的足跡。
(《女性經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