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網頁設計課程是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和軟件技術專業的一門核心專業課程。本文提出將基于“任務驅動”的團隊協作模式應用于該課程教學,闡述了進行任務設計的相關原則,以及在任務驅動團隊協作模式教學中教師應注意的事項,分析了在高職計算機網頁設計教學中,能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團隊協作精神,以及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討了基于“任務驅動”小組團隊協作模式在教學改革中的有效應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任務驅動;團隊合作模式;網頁設計;任務設計
我們必須積極地構建新型的教學模式,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 基于“任務驅動”的團隊合作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尤其適用于計算機網頁設計課程的教學。經過一段時間的課堂實踐,筆者認為創建有效的基于“任務驅動”的團隊合作學習模式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 合理的團隊模式構建
合理地構建基于“任務驅動”團隊合作模式學習小組,既是學生合作的基礎,也是實現學生群體合作的基本手段。我們可根據學生的智力,能力,性格,心理素質等情況給學生進行分組,采取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模式。注意合理搭配,將內向的同學與善談外向的同學組合,并兼顧男女比例,以保證學生能夠最大限度的互補,互相幫助,發展智力,培養能力,使小組合作在短期內便能獲得成效。如將全班分成N組,每小組六至八人。在基于“任務驅動”團隊合作模式學習的課堂上,教師可根據不同的課型,教學內容,教學環節來利用不同的小組模式進行教學。在進行如對分析網站主頁等規模較大的活動時,可以采用自由討論的形式,在進行網站布局時,可采取兩人一組的形式,在設計案例講解時,可采用八人一組的形式。
2 精心的任務設計與安排
任務的設計與安排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們進行合作性學習的活動的效果,應秉承科學性,階梯性及實用性原則。
2.1 科學性
任務設計的科學性體現在不僅要考慮學生的學科能力的知識結構,同時要充分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特點,合理安排,具有針對性。網頁設計作為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和軟件技術專業的一門核心專業課程,其教學內容實踐性較強,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參與性,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學習中一定要注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其中實踐內容是教學的主線。學生應該有較充足的動手實踐機會,較熟練地創作出實用的動態網頁來。

2.2 階梯性
在給學生做任務的設計時應考慮階梯性原則,設計時既要考慮學習的層次性系統性,又要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要做到由淺入深地進行任務,然后再逐漸過渡到高級任務。在網頁設計教學中,先是課程的總體教學目標,然后根據總體目標,結合所用到的教材,分層次、分階段、分課時地設計好教學任務,同時為了便于教學的實施與評價,除了需要大規模實訓練習的案例設計內容之外,最好是以每兩節課的課堂教學為一個任務階段。
任務的設計應同時注意課程的有關知識的遞進性,新任務中既要有以前任務中已經使用相關知識,同時也必須加入新的知識點,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既鞏固已學過的知識,又學習新的知識,這樣循序漸進,逐步提高。
2.3 實用性
任務的確定,可以來自現實的生活,與生活相近或相關,這樣能使學生產生強烈的認知需求和動手實踐解決任務的沖動,以及持久的學習興趣。當然任務又要適當高于現實生活,可以涉獵他們未來可能的社會實踐以及工作需求,或者是現實社會中對計算機應用發展的需求。本人在進行網頁設計教學時,發現雖然有的同學在高中階段已學過相關的內容,但以前學的內容都只是點到為止,因而在進行Dreamweaver教學任務設計時,拿出一些諸如海爾集團,Samsung三星集團,本學院等網站模板讓學生來進行模擬處理,從而在課堂上學生表現出了很大的興趣。因而發現學生對貼近生活、具有一定的難度的應用知識還是有很大求知欲的。
3 教師的應注意事項
在基于“任務驅動”的團隊合作模式教學中,雖然強調學生為課堂的中心,學生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但是并不表明可以忽視教師的作用,相反,教師的作用更為關鍵,從而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作為課堂教學實踐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共同學習者,教師應注意以下事項:
3.1 角色的把握
角色的把握有兩重含義:一是組織、引導,教師必須認識到學生的知識不是靠教師的灌輸被動接受的,而是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主動建構起來的。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是可有可無,而是比傳統教學中的作用更加重要、更加不可或缺。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前提下,為學生搭起知識的平臺,對學生提出引導性問題,鼓勵學生去探究;二是走到學生中間與學生進行交流、討論,共同學習。教師不能總以師長的身份出現在學生面前,要學會與學生平等相處,互相學習,互相交流。特別是在計算機科學發展速度如此之迅速的今天,教師更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要“不恥下問”,不要以長者自居,要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要有韓愈“師說”中的“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之氣魄,“能者為師”是教師必須面對的事實。
3.2 任務的執行掌控
在基于“任務驅動”的團隊合作教學模式中,任務的設計非常重要,教師必須詳解教學大綱,針對教學大綱的知識點,精心制定教學計劃,將目標巧妙的蘊涵到具體的任務中,任務要具有靈活性,以適應不用層次的學生,同時任務要富有挑戰性,以調動各團隊小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任務執行過程中,針對任務的難點或可能出現問題的地方加以恰當的指導。關注每一個團隊的學生任務進展情況,及時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問題,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也應該看到因客觀條件和其他原因造成的學生團隊小組之間學習程度的差異,鼓勵互助、協作學習。教師還應盡可能為不同程度的團隊小組設計相適宜的學習計劃。
4 積極的評價
基于“任務驅動”的團隊合作教學模式要求應定期地對團隊任務進行評價,并反省團隊活動的經驗和不足,哪些活動可繼續或需要改進,以確保團隊活動的有效性。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給各團隊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其進行自評,從而得到真實的反饋。教師應給各團隊學生提供一個具體的評價表,如:
通過網頁設計的教學實踐,筆者發現基于“任務驅動”的團隊協作教學模式充分促進了師生交流與互動,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增強了學習探究能力,同時培養了學生可貴的團隊協作精神和競爭意識。每項團隊任務的制作完成后,同學們都充滿了成功的喜悅。新教學模式在我院校試行一年以后,即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效果,我院計算機專業學生在微軟國際認證等系列證書考試通過率一直在全省名列前茅,同年我院2007級ATA班共有三位學生成為微軟公司的實習生。此項教學模式成為新課程改革卓有成效的實踐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沈維政,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計算機專業課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東北農業大學學報,2007(2).
[2]蔡永豐,論團隊合作模式學習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中國校外教育,2008(3)
[3]李治軍、廖明宏、張巖, 數據結構與算法課程設計教學模式的探討[J].計算機教育,2006(2).
[4]王曉東,數據結構與算法設計[M] 電子工業出版社2002(6)
[5] 徐長江 新課程與教師角色轉變 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