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預期,今年投資環境會繼續不明朗及困難。任志剛公布,在百年一遇的極壞市況下,去年外匯基金錄得749億元的投資虧損;他預期,今年投資環境會繼續不明朗及困難,而第2波的金融沖擊或會更厲害。
任志剛1月21日公布外匯基金的表現時表示,外匯基金去年首3季共虧損833億,隨市場稍為回穩,上季則是全年表現最好,錄得84億元的盈利,減低了全年的虧損。
外匯基金去年全年錄得749億元的整體投資虧損,包括港股組合虧損779億、其他股票虧損732億、外匯虧損124億(主要由于其他貨幣兌美元貶值),及來自債券與其他投資總回報共886億元。
若剔除作為長期投資而持有的港股組合,外匯基金錄得投資收入30億元。
投資回報率負5.6%
任志剛表示,支付予財政儲備的款項為464億元,較預算的424億元稍多;但采用收費取代分賬安排后,預算已更準確,財政儲備的收入也更穩定。
連同利息及其他支出,以及策略性資產組合減89億元,外匯基金累計盈余下跌1,363億元。
由于資金流入,發鈔增多及銀行體系結余增加,去年底外匯基金的總資產,由2007年底的14,144億元,增至15,577億元,增幅1,433億元。
撇除策略性資產組合的表現,去年外匯基金的投資回報率是負5.6%。自1994年以來,外匯基金錄得6.1%的復合年度回報率,同期的復合年度通脹率是1.5%。
采取彈性投資策略
任志剛表示,去年金融市場極為波動及充滿危機,環球金融危機使全球的營商氣氛及投資者信心面對重大壓力。
年內金融市場內,資金轉投優質金融工具、信貸狀況惡化及投資者平倉等情況,引致資產價格大幅下調,市場急劇波動。
任志剛認為,全球金融體系仍動蕩不穩,第2波的影響開始出現,由于新興市場的經濟已下滑,加上心理因素,第2波的傳染性可能較第1波更厲害,引起市場更大的震蕩。
他說,主要經濟體系推出的寬松貨幣政策及大規模刺激經濟方案,能否有效地恢復投資者信心,仍有待觀察。金融市場正面對極大壓力,相信波動的情況仍會持續一段時間。
任志剛預料,今年將面對前所未有那么多的不明朗因素,因此難以作準確的預測;金管局會繼續保持高度警覺,采取有彈性的投資策略。來源:《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