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君
把中國的學生和美國本土的老師聯系起來,通過互聯網實現一對一的口語練習。
2005年的一天,正在斯坦福大學商學院念MBA一年級的英籍華人李國棟,在網上搜索到了一款很契合自己創業想法的語言學習軟件。興奮不已的他馬上給對方發了一封電子郵件,希望能夠合作。沒曾想,5分鐘后對方就回復了,對方稱自己一直做軟件開發,但沒有想出很好的商業模型,十分期待與人合作創業。更讓李國棟驚訝的是,對方竟然也是斯坦福的學生,而且住在同一條街區。當晚兩人就相約見面,“興奮的談了很久”,這位程序開發高手便是李國棟后來的創業伙伴喬納森·派雷(Jonathan Palley)。兩人創立了一德公司(Idapted),提供一對一的口語培訓服務。

斯坦福練兵
催生硅谷和孕育硅谷文化的斯坦福大學已成為美國科技精神的象征。雅虎、思科、Google等很多知名企業都由斯坦福在校學生創立,而AMD、戴爾、惠普等公司的創始人在校期間也曾深受斯坦福創業文化的影響。
李國棟對這種文化也十分向往。從英國劍橋大學本科畢業以后,他曾在一家投資銀行工作了3年。2004年,萌生了創業念頭的李國棟考取了斯坦福大學的MBA,“因為我知道那邊的創業環境非常好”。斯坦福大學商學院以案例性實戰的創業訓練而聞名,李國棟也希望能把斯坦福當作自己創業的試驗場。
他很快發現在美國的亞洲學生,特別是中國學生,英文學了很久,閱讀和寫作還算不錯,但往往口語很糟糕,“因為他們沒有太多機會接觸外國人,無法用外國人的思維方式來表達他們真正想說的意思。”李國棟由此覺得語言培訓領域可能存在創業機會,可以把現代互聯網技術結合進去,創造出新的教育方式。
通過一段時間的調研,李國棟發現整個市場最缺少的不是更好的軟件或教材,最需要可以有效幫助學生練習口語的老師和相應的輔導。參加過雅思考試的學生更清楚,提升口語的最好方法就是找一個母語為英語的老師練習,但在中國無法找到足夠多的外國人來陪那么多的中國學生練習。“那當然要利用互聯網”,李國棟想把中國的學生和美國本土的老師聯系起來,通過互聯網實現一對一的口語練習。
在幸運的遇上喬納森后,李國棟把自己的項目拿到MBA課堂上進行討論,兩人也對商業模型繼續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畢業時,考慮到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在需求,兩人于2006年來到北京創業。
越洋培訓
找老外練習口語,看似十分簡單。有人會認為,隨便找一個外國人通過互聯網聊天,就很容易做到,但這并不具備規模化的商業可行性。英語培訓會涉及到復雜的管理問題,管理老師、學生、課程進度等,如何幫助學生制定教學計劃,如何滿足學生的個性化要求,如何保證有效的反饋……。
一德公司開發的EQEnglish.com在線學習平臺正在應對這些問題,在“幫助中國學生連接上美國老師”的簡單邏輯背后,卻需要維持一套細致而復雜的系統。第一個平臺針對老師,負責招聘、培訓、管理,“保證學生不用預約,老師就在那里等”;第二個平臺針對內容,培訓課程和教學計劃都在其中,還可以實現中國學生和美國老師之間的信息互聯互通;第三個平臺針對學生,每次課程記錄以及老師的反饋錄音等都保存于此,學生可以聽錄音進行復習。“學生什么時候有時間都可以隨時學習,都是一對一的外教輔導,非常有效。”許多參加過雅思培訓的學生,通過與美國老師的對話訓練,口語成績一個月內就從4分提高到了6分。目前,平均每天已經有近千名中國學生在這個平臺上接受口語輔導。
不但學生覺得這套系統十分便利,參與輔導的老師也感覺工作輕松。因為所有老師都是在美國家里工作,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都是利用空余時間,他們“并不是必須要掙很多錢,而是覺得這件事情更能帶來成就感”。基于這種獨特的模式,培訓成本也明顯降低,相比較在中國當地找一個面對面的外教,便宜了80%。
對于教育培訓行業來說,服務質量是最核心的關鍵所在。據李國棟稱,目前每個月都有上千美國人申請成為該平臺上的輔導老師,但篩選流程十分嚴格,進入面試的只有幾十個,“比進斯坦福還要難”。通過嚴格的面試后,所有的老師都需要接受20多小時的培訓,并經過考試。在教學過程中,由于系統具備實時記錄功能,老師和學生的錄音都會保留下來,可以通過聽錄音來監督老師的教學方法是否得當,并將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給老師。學生對老師的教學效果也可以做出評估,“好老師就會有更多的機會教育學生”。
李國棟也從自己之前參加語言培訓的經歷中總結教育方法。1997年,高中畢業的他回到中國內地旅行,在北京五道口的一家語言學校學漢語。此前,李國棟學了包括法語、德語、拉丁語在內的多種語言,但傳統的學習方式帶來的效果是口語都較差。來到中國后,他在半年以內就學會了中文,而且只在語言學校上了兩個月的課。李國棟的方法很簡單,交了很多中國朋友,跟他們一起吃飯,一起玩,一起聊天,甚至還找了一個中國女朋友。
天使助力
7歲時便前往英國念書的李國棟,其實對內地并沒有多少了解。2006年決定回到中國創業時,他跟父母借了2萬美元,并選擇了五道口作為基地。由于資金十分緊張,李國棟將公司最初的辦公地點放在自己租住的房子里,他和喬納森各住一個臥室,大廳就是員工上班的地方。“基本上一無所有,臥室還被當作會議室,非常真實的創業感覺。”
幸運的是,資金問題很快得以解決,一德公司獲得了很多天使投資人的支持。新東方聯合創始人徐小平就是其中之一。李國棟在斯坦福讀書期間就在一個活動中認識了徐小平,“他讓我來中國創業時再跟他聯系,問他有沒有興趣投我們的項目。”國內較早社交網站UUMe的創始人,同樣畢業于斯坦福的千橡互動現任聯席COO劉健也參與了投資。
此外,還有不少來自美國的天使投資人。像美國的天使團隊Sacramento Angels就主動找到了李國棟并進行了投資,這是一個位于加州的天使投資機構,基金主要由英特爾的一些退休工程師投入。參與其中的天使投資人還包括著名風險投資機構KPCB的合伙人拉塞爾(Russell Siegelman)和Skype最早的天使投資人。
李國棟很看重天使團隊的作用,“找一些跟我們公司有關系的,在資金以外,可以給我們公司或者團隊帶來很好的資源,他們都在某一領域有專長和經驗。”而這些天使也確實為一德公司帶來了很大幫助。徐小平對中國的教育培訓市場非常了解,給了李國棟很多建議;Skype最早的天使投資人則對在線電話領域十分了解;拉塞爾在后續融資中提供了不少幫助。
2008年夏天,在創業兩年后,一德公司獲得了戈壁投資和Ambient Sound Investments等機構的風險投資,員工規模也從年初的20人擴大到了50多人。李國棟又利用現有平臺開發出了中文學習產品,教外國人學習中文,他很希望公司平臺上某一天能有幾百萬學生上課。